多学科团队在老年听力障碍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8
/ 4

多学科团队在老年听力障碍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陈婕  花迎雪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上海 201314)

【摘要】目的:探索有效的老年性听力障碍患者的多学科团队管理的社区康复服务模式。方法:选取社区中符合条件的60例老年听力障碍的患者验配助听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为社区专科医生的听力障碍综合技能训练的康复干预;实验组为社区多学科团队的听力障碍健康路径的康复干预。两组患者在佩戴助听器三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在老年性听力障碍相关知识掌握率、助听器佩戴的依从性、听力障碍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方面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服务模式的连续性及规范性在老年听力障碍患者的康复管理中起到一定的正向效果,可以在社区中得到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性听力障碍;多学科团队:康复管理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ultidisciplinary teams in rehabilitation manage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CHEN Jie HUAYingxue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Xinch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general practice )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 effective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service model with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anagement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Method: Sixty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who met the criteria in the community were selected to receive hearing aids.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through comprehensive skills training for hearing impairment by community specialis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a community multidisciplinary team that provides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s for hearing impairment health pathway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underwen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ree months after wearing hearing aids. Result: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knowledge mastery rate, compliance with hearing aid wearing, improvement of hearing impair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related to elderly hearing impairment. Conclusion: The continuity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 multidisciplinary team service model have a certain positive effect on the rehabilitation management of elderly hearing impaired patients, and can be promoted and applied in the community.

[Keywords]Senile hearing impairment; Multidisciplinary team: Rehabilitation Management

伴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近年来我国老年听力障碍患者的数量迅速增加,老年听力障碍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器官也随之发生缓慢的进行性的听觉老化的生理过程[1]。因其发展具有渐进和隐匿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伴有听力下降和心理状态改变的表现,不仅降低了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家庭照料和护理的负担[2]

老年听力障碍在患病率上是继关节炎和高血压之后的第三大慢性病,我国关于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的宗旨是以社区为基础,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综合防治[3]。故现阶段老年听力障碍患者的康复最适宜的形式是社区康复[4]。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多学科团队服务模式在老年性听力障碍患者的康复管理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12月至20221月,在我院参加老年人健康体检且经纯音听力检测符合老年性听力障碍诊断标准的60例病例。入选标准:符合老年听力障碍诊断标准且愿意佩戴助听器且符合佩戴条件;年龄>60岁;临床上言语听力的检查<4 m居住在本社区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其它类型的听力障碍(如噪音性、药物性、感染性等)伴有严重的多器官疾病史;有精神障碍疾病史或严重认知功能障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在多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组别

例数

性别(例)

平均年龄

(岁,

对照组

30

16

14

73.23±8.61

实验组

30

18

12

74.54±9.23

组别

例数

听力情况(例)

文化程度(例)

轻度

中度

中重度

重度

文盲

小学

初中及以上

对照组

30

5

15

9

1

3

19

8

实验组

30

4

17

7

2

2

18

10

1.2.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为专科医生的听力障碍综合技能训练的康复干预

由耳鼻咽喉科专科医生与护士成立的培训小组,内容主要是助听器相关的健康宣教包括:1) 适应;2) 听觉补偿;3) 生活技能;识别耳毒性药物。康复干预于佩戴助听器后至三个月内实施,对患者及家属的提问必要时进行解答。

1.2.2 实验组为多学科团队的听力障碍健康路径的康复干预指导

由耳鼻咽喉专科医生、全科医生、康复专科医生和护士组成的多学科的医护团队,康复健康路径指导包括:1)认知干预:通过集中授课及个别指导普及听力障碍及助听器的相关知识,发放健康路径表,由全科医生完成;2)行为干预:建立专业团队进行个体化和多元化的咨询及指导,判断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后各方面的行为是否有所改善,由耳鼻咽喉科专科医生与康复专科医生完成;3)心理干预:使用助听器需要一个逐渐接纳和适应的过程。通过实施全程心理干预,促进了老年患者对配戴助听器的适应,由全科医生及护士完成;4)日常康复保健及相关慢性病的康复指导:包括饮食、运动以及慢性病用药的指导,由康复专科医生与护士完成;5)综合指导和问题反馈,根据康复路径及患者反馈进行互动,由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完成。

2.疗效评价

两组患者在佩戴助听器3个月后进行以下问卷调查:(1)老年性听力障碍的相关知识掌握率:自行设计问卷,包括病因、治疗、预防以及注意事项等,总共100分;(2)助听器佩戴的依从性: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依从性量表[5],自行编制的老年性听力障碍佩戴助听器依从性的量表。量表包括依从行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共5个项目,20个题项,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依从性越高。(3)老年听力障碍筛查表(hearing hangicap inventory for the elderly-screening,HHIE-S)[6]主要由最常见的10个听力及心理相关问题的筛查量表的得分来评估患者的听力状况;(4)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通过得分情况来评估生活质量。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4.1两组患者康复治疗的情况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老年性听力障碍的相关知识掌握率、佩戴助听器的依从性以及老年性听力障碍筛查表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在相关知识、依从性及听力障碍筛查得分比较

组别

听力障碍相关知识得分

戴助听器依从性得分

听力障碍筛查表得分


实验组

86.34±2.75

7.18±2.71

28.21±3.43


对照组

70.52±3.16

6.07±2.46

34.62±4.43

t

12.236

2.623

7.491


P值

0.000

0.006

0.000

4.2两组患者在康复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

两组患者在康复干预前后的SF-36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康复干预前后的SF-36得分

±s)

组别

实验组

对照组

干预前

3个月

干预前

3个月

总体健康

50.6±8.6

64.2±4.7*#

51.2±7.6

52.1±10.5

生理功能

61.4±10.5

79.3±11.4*#

60.8±13.2

61.2±12.7

生理职能

37.2±17.2

54.2±16.9*#

38.3±18.4

39.4±19.5

躯体疼痛

60.3±26.7

75.4±17.6*#

61.7±27.1

63.8±18.3

情感职能

49.6±16.7

74.7±16.4*#

48.9±14.3

51.2±15.1

精力

58.8±11.2

72.5±10.1*#

59.4±10.4

63.4±12.3

社会功能

61.6±14.6

75.5±10.7*#

60.7±15.3

62.6±11.8

精神健康

65.3±11.8

80.2±7.8*#

66.1±12.7

69.3±8.2

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1. 讨论

目前我国老年听力障碍的社区康复治疗的现状令人堪忧,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相比有着相当大的距离。主要原因是社区干预措施不完善且不成体系,老年人配戴助听器后因缺乏相应的社区康复训练导致对助听器的适应性下降[7],最终因体验差无法坚持使用而放弃。其实听力障碍的康复治疗与其他慢性病的康复治疗是一样的,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及适应的过程,因此实行有效的社区康复干预措施来促进老年人去适应助听器的佩戴是非常迫切需要的[8]

国内的老年性听力障碍患者的助听器的佩戴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认知、行为、心理及周围环境等。故国际上评估老年人佩戴助听器后实际佩戴效果及收益程度的客观公正的评价表主要是老年听力障碍筛查表(hearing hangicap inventory for the elderly-screening,HHIE-S),这个量表可以用来评估患者佩戴助听器后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近年来,国内已经有一部分的研究是通过这个量表来分析不同的社区康复干预的手段的实施效果,有研究已经表明适应性训练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听力障碍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10];也有实验指出对老年听力障碍患者进行耳聋相关知识的普及日常康复保健等指导能提升患者佩戴助听器的依从性[11],但是这些干预措施较为单一无法对比,故本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比较不同的康复干预的措施的效果来选择出最适合老年听力障碍的社区康复的手段。

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老年性听力障碍的相关知识掌握率、佩戴助听器的依从性以及老年性听力障碍筛查表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多学科团队服务模式在老年听力障碍患者的康复管理中的显著效果。

目前在社区的常见慢性病的康复管理多采取的是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12]。这个模式成本低,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适宜在社区使用,国内的一些常见慢性病的社区康复工作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多学科团队的管理模式[13],但国内针对社区老年听力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的多学科团队管理的建设仍不完善、缺乏系统性。

而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多学科团队管理上有一定的优势,于2017年已建立了一支多学科的医护团队,前期在社区管辖区内已调查摸底、建档立卡、筛查听力,已为39例老年患者提供了验配助听器的服务,验配后根据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制订康复计划,为本次实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当然本次的实验因为样本量较小且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所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希望通过后期更多的实验来进一步佐证实验的结果,为老年性听力障碍的在社区康复中的连续性及规范性的实施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春红,岳川,韩琤琤等.社区老年人听力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6):1889-1891.

[2]余艳萍,范娜,张新等.老年性耳聋病人情绪体验及应对行为的质性研究[J].全科护理,2019,17(35):4422-4425.

[3]曹静.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现状及居民对慢性病防治的认识和需求状况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7):149-150.

[4]于丽玫,孙喜斌,魏志云等.全国老年听力残疾人群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28(3):63-65.

[5]周丹,高岩,包乌仁等.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依从性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21,38(3):409-410,415.

[6]翟秀云,刘博,张玉和等.老年听力障碍筛查量表在老年性聋调查中的应用与相关性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23(1):27-30.

[7]任红苗,任基浩.老年性聋的防治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555-557.

[8]孙喜斌,魏志云,于丽玫等.中国听力残疾人群现状及致残原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 29(7):643-646.

[9]黄治物,杨璐.老年性聋的早期发现、诊断和预防[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8, 16(3):382-388.

[10]卢红建,江钟立,肖玉华.技能训练对社区老年性耳聋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10):776-778.

[11]罗椅民,师昉,邹华.建立国家康复辅具服务体系的构想[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2):162-163.

[12]王辉,赵付,英姜岳.全科医生主导的多学科团队服务模式管理老年人共病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8):798-800.

[13]WATTAMWAR, KAPIL,QIAN, Z.JASON,OTTER,JENNA,et al.Increases in the Rate of Age-Related Hearing Loss in the Older Old[J].JAMA otolaryngology-head & neck surgery, 2017,143(1):41-45.

【基金项目】上海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民生科研专项资金(医疗卫生)项目(项目编号:PJ2020-Y95)

通讯作者:陈婕,副主任医师,硕士,专业方向:社区常见病及慢性病的诊断、治疗和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