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加固与鉴定结构

/ 2

建筑结构加固与鉴定结构

许浩然 吴文博张政 姜鑫绪

山东现代学院 山东省 济南市 250104

安全、可靠的建筑结构是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阶段需要严格注意的事项。近50年来,我国的建筑结构检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局部到整体的结构发展过程。特别是近20年来,建筑结构的检测和加固技术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在对建筑进行投入使用之前,一定要对建筑质量进行检测,检验建筑是不是能够满足人们对安全性、稳定性、耐久性和适用性的需求。人民从普通的平房逐步扩展成了楼房,再由楼房住进了现在的高楼大厦,体现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的不断进步和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提高。下面,我们要针对建筑结构检测和建筑物的加固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如果发现有安全隐患存在与被检结构当中,则需要采用相关加固技术对其进行加固作业,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的原因

在对建筑的施工质量进行评定的时候,如果建筑由于某种原因不能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这时候就需要对整体的建筑结构或者是某一部分的建筑结构进行检测。第三,施工的质量不高,比如混凝土的强度低于设计等级的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建中有孔洞、露筋的情况及钢筋力学性能不符合设计的要求等。第四,砌体砌筑的方法运用不当,导致空心砌块没有根据相应的设计要求灌筑混凝土芯柱。

2 常用的建筑结构检测方法

2.1对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检测方法

为更好的检测混凝土建筑的结构与材料质量,通常需要用到回弹法与钻芯法去。其中,从建筑物外部钻取混凝土芯是钻芯法需要完成的工序,以便检验建筑材料的受力强度。测量数据准确是钻芯法的主要优势,然而该方法需要破坏不建筑物外部结构,所以难以在规模较大的检验工作中应用。此外,尽管超声法、回弹法可以保护建筑免烧破坏,但是上述检测方式的准确性比较低,所以会影响最终检测的真实性。与此同时,为了克服上述几种检测方法的缺点,拔出法也因此应运而生,并且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操作更加方便可靠,同时时可以更好的保护建筑免受破坏。另外,随着拔出法技术水平的提升,前期扩槽、打孔以及嵌入等复杂的工艺均已经取消,从而可以在各类混凝土建筑物中中施行,并且极大的提升了检测的准确率,进而提升了拔出法未来的发展空间。

2.2对砌体建筑结构的检测方法

回弹法、轴压法、推出法、扁顶法以及原位单双剪法等是主要用于砌体建筑结构检测方法。其中,间接检测法主要是测试建筑结构的砂浆强度,其优点主要是易于操作,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不高,并且不会破坏被测建筑物结构。但是间司接检测法的缺点是容易出现较大误差,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检测法和间接检测法是两种根据建筑施工特点和其基本性质而归纳的检测方法。为了更好的检测砌体建筑结构的抗压能力,通常会使用可以直接反应被测建筑材料质量和结构牢固性的直接检测法。然而,此方式是会对建筑物本体结构有所破坏,而且具有较大的施工难度和施施工强度。鉴于此,检测方法的选择应从实际情况进行考虑,以便被测建筑的结构参数可以更好的被了解与掌握

3 检测的后续——补修与加固的措施。

3.1加固连接方法的选择

加固连接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结构加固的原因、目的受力状态、构造及工作条件和原有结构采用的连接方法,一般可与原有结构的连接方法一致。在钢结构常用的连接方法中,其连接的刚度,即破坏时抵抗变形能力的大小,依次为焊接、摩擦型高强度螺栓、铆接和普通螺栓连接。一般应用刚度较大的连接加固比其刚度小的连接,在同一受力部位连接的加固中,不宜采用刚度相差较大的,如焊缝与铆钉或普通螺栓共同受力的混合连接方法,但刚度较大的连接(如焊缝)承受全部作用力时除外。如有根据可采用焊缝和摩擦型高强度螺栓共同受力的混合连接。

3.2焊缝连接的加固

可依次采用增加焊缝长度、有效厚度或两者同时增加的办法实现。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对施焊前后和过程中焊缝连接强度进行计算。负荷下用焊缝加固结构时,应尽量避免采用长度垂直受力方向的横向焊缝,如果在负荷下加固垂直于受力方向的横向焊缝时,必须采取适当施焊工艺及安全技术措施,以免施焊中因焊件过热引起的构件和其连接的承载能力急剧降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当仅用增加焊缝长度、有效厚度或两者共同的办法不能满足连接加固的要求时,可采用附加连接板的办法,附加连接板可以用角焊缝与基本构件相连,也可用附加节点板与原节点板对接,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需进行连接的受力分析并保证连接(包括焊缝及附加板件、节点板等)能够承受各种可能的作用力。

3.3螺栓和铆钉连接的加固

螺栓或铆钉因松动、损坏失效或连接强度不足需要更换或新增加固其连接时,应首先考虑采用适宜直径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当负荷下进行结构加固,需要拆除结构原有受力螺栓、铆钉或增加、扩大钉孔时,除应设计计算结构原有和加固连接件的承载能力外,还必须校核板件的净截面面积的强度。当用摩擦型高强度螺栓部分更换结构连接的铆钉,组成高强度螺栓和铆钉的混合连接时,因同直径的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承载力一般仅为铆钉连接抗剪承载力的85%,为保证连接受力的匀称,故应对称地更换松动、损伤的铆钉,即将缺损铆钉和与其对称布置的非缺损铆钉一并更换。

参考文献

[1]袁海军,姜红.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工程安全鉴定与加固技术[M].2004.[3]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S].2004.

[3]王鑫,王明星.浅析建筑结构常用检测方法与加固技术[J.民营科技,2011(05).

[4]董海波,董海涛.加固施工技术与建筑结构检测[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7)

[5]郑兰能.房屋建筑施工结构加固技术的探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