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运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2
/ 2

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运用分析

王硕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08

摘要:为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确保建筑工程落实。本文围绕建筑施工管理展开分析,发现现阶段建筑施工管理存在诸多不足,包括机制不完善,处理措施不健全等,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危机管理功效的发挥。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安全施工环境,完善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强化人员危机管理意识、成立专业危机管理团队等建议,以提升危机管理意识及施工管理融合度,实现保障建筑业持续发展的目标,以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危机管理意识;施工安全;安全意识

引言:近年来,建筑业安全事故发生次数愈发频繁,伤亡事故数量亦如此,建筑项目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据统计,在2022年上半年发生的建筑工程业事故数量达到上千起,近1300人死亡。强化对建筑施工安全重视迫在眉睫。而在施工管理期间,运用危机管理意识,能强化对危机的认知,以事前预估介入,减少风险损失,从根本上提升工程安全水平,实用价值显著,故研究本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施工管理中常见的危机问题

随着工程数量的显著增多,施工管理落实面临压力越来越大,自然灾害危机、冲突危机、组织危机等出现频次明显增加。建筑施工中常见危机种类可见表1。

表 1 建筑施工中危机常见种类

具体种类

内容

属性

实体表现

自然灾害危机

由自然因素所诱发的危机

人为不可控

地震、持续暴雨等

技术危机

因技术设备故障所导致的危机

人为可控

机械设备故障或损坏、系统故障

组织危机

组织管理失职

人为可控

组织间所传达的消息存在信息偏差

冲突危机

多员工之间或单位与员工间产生的冲突,进而诱发的非生产属性行为危机

人为可控

员工罢工、利益纠纷或工程协调不一等

对于建筑施工管理工作落实而言,风险因素可能会存在助推危机问题出现几率提升的危害。如若管理人员并未及时对隐患风险实现处理或因危机管理意识投入不够,而错过最佳解决问题时机,极易造成使工期受到耽搁,造成不可预估的严重经济损失[1]

2基于实用性的建筑施工危机管理意识

2.1降低不确定因素影响

绝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会处在开放性较强的环境中展开施工,再加上建筑项目自身具有工程量大,生产周期长等特征,为此可能对施工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种类繁多,施工管理风险已然成为施工常见问题。为减少施工期间风险出现频次,施工单位会积极借助危机管理处理措施,实现针对性处理,以合理纠错管理错误行为,凭借强大洞察力,高效定位施工期间隐蔽危机,有机减少施工问题出现的同时,也为助推施工顺利运作夯实保障。

2.2提升施工安全性

通常情况下,在危机出现之前,都会有存在有明显特征的前兆阶段,但只要管理人员细致观察,也可顺利定位诱发前兆出现的成因。在此时,危机管理意识就有着十分显著的应用价值。在日常管理之中,主动将危机管理理念注入,可实现对施工作业危机精准预测的同时,还能提前制定与之对应的应对措施,尽可能降低危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考虑到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期间始终处于动态运作环境,为此,可凭借危机管理意识的注入,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洞察力,使其对相关问题具有较强敏锐性,以顺利实现提升施工安全性目标[2]

3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在工程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建设施工危机四伏,在实操期间依旧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安全隐患问题正严重影响着施工进程。如若不及时对工程危机实现管理,极易为工程建设带来不可预估的危害,严重者甚至会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危险。为此,建设项目必须树立危机管理意识,对工程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实现全方位挖掘,以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合理运用,科学强化危机处理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3.1建立安全施工环境

安全施工环境可确保建筑工程作业有序落实。在危险管理意识注入下,施工环境局要积极提高自身站位,以保障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思想高度一致,强化团队凝聚力,实现提升危机管理成效目标。需注意的是,在建筑场地落实危机管理期间,要明确管理重点,及时承担监督及检查重任,严格保障安全管理落实事故隐患排查都在工地现场进行,进而把可能存在的危机隐患彻底消除[3]

3.2确立危机管理预警机制

确立危机管理预警机制也十分必要。为保障危机预警机制更为适用,需从多维度出发丰富信息来源,并严格依据所搜集来的海量信息,展开施工过程在线监控管理,以保障在遇到危机期间,组织管理者能够快速选择最佳处理方案,最大限度避免危机出现。考虑到信息收集作为施工危机管理之中重要工作内容,故强化信息准确性也十分关键。只有保障信息来源准确,才能最大化激发危机预警机制功效。实操期间,信息收集人员要明确定位危机控制要点,并及时对危机信息类别实现系统分类,以此为预先预测危机生成动因落实提供严谨数据支撑。

3.3强化人员危机管理意识

想保障建筑施工管理期间危机管理意识能够实现全生命流程渗透,就要有意识强化施工人员危机意识培养,以推进危机管理与施工实践有机结合,保障危机意识能顺利落到实处。实操期间,可积极展开危机意识培训,以培训教育手段介入,强化人员意识培养,使其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建筑施工落实期间呈现危机种类,实现更优质地强化自身危机控制水平目标。

3.4成立专业危机管理团队

专业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也属于危险意识渗透重要载体,它的成立可为危险管理工作提供更实质帮助,直观减少危机事件出现概率,实现最大化经济收益目标。在具体成立期间,要保障团队之中各独立个体都具备优质危机管理意识,保障在面对危机期间,其能够更为冷静解决;同时还要保障团队之间各部门都彼此了解自己工作职责,以权责分明,最大化激发危机处理质效,为后续打造全新型安全管理模式助力。

4实际案例分析

2020年,某建筑工地突发坍塌事故,致使一人遇难,五人轻伤。施工管理人员在到达现场之后,为防止二次坍塌现象出现造成更为严重的人员伤亡,要求全部人员立即撤退,待撤离后,即刻展开事故原因。

调查发现,出现此次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企业员工危机意识不足,安全意识欠缺、施工不按规定实现安全设备佩戴、整体危机管理意识薄弱、危机管理机制匮乏。针对此不足,施工企业决定对现存危机管理机制实现优化,以高效化信息处理,形成更为严谨的危机分析判断,进而为整体的危机策略部署提供更为精准的动态化检测数据。优化后的危机管理机制见图1。

1 危机管理工作优化后的体系示意图

同时,该企业还对施工管理人员还基于施工特点对相关从事者展开全方位危机管理培训,以此强化人员危机意识,使人们能够更快地针对危机种类,实现优质布控。在危机管理意识注入后,因安全事故所出现的人员伤亡情况明显减少。由此可见,危险管理意识对建筑施工管理有着十分显著的介入成效。强化危机管理意识后,此企业安全事故出现次数统计具体数据可见表2。

表2 危机管理意识介入后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具体次数统计表

程度

时间

2020

2021

2022

轻微伤害人数

5

4

2

重伤或者死亡人数

1

0

0

结论: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属民生性工程,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控尤为关键。而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落实期间,危机管理意识作为关键管理手段,它的有机介入,可高效解决管理效率不达标问题,确保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的同时,还可实现更为优质灵活的危机处理,避免建筑企业遭受额外损失,促使建筑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瑞华.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的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0):31-32.

[2]胡云卿.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6(09):227.

[3]王健,孙红芳.基于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门窗,2014(07):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