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2
/ 2

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研究

杨富爱

371323199110274042

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建筑工程也不断增多。同时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也越来越常见,因此,建筑工程行业要想实现长远健康发展,需引入先进检测技术设备,提高自身质量控制和竞争力,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文章深入探讨了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内容,并提出了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在实施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的关键点,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控制工作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而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给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建筑质量作为建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建筑质量,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创新必不可少。

1概述

1.1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造建筑物的各种原材料,一般包括天然材料、人工合成材料、混合材料等。天然材料有石头、木材、竹子、土、石膏、大理石、花岗岩等。人工合成材料有钢材、玻璃、陶瓷、水泥、聚合物材料等。混合材料是悬浮在固体基质中的颗粒形成的材料,比如混凝土、砖块、石墨嵌入材料等。建筑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和成本预算来决定。

1.2建筑材料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材料质量管理对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保障建筑结构安全和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少后期维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其一,保障建筑结构安全。建筑材料是建筑物坚固、耐久的基础。选用满足强度标准的材料,可以保障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其二,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优质的建筑材料可以降低损耗率,提高材料的防腐蚀性和耐久性,并且在长时间使用后还能保持稳定性。其三,支持可持续的城市发展。选择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有助于减少浪费、污染且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大的损害,可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工程材料检测

2.1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建筑工业中最常用的基础材料之一,其质量控制对保证建筑物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优秀的混凝土质量控制系统首先需要控制原材料,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石料、沙子和水组成,施工过程中要选择高品质、符合规范的原材料进行生产,以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在混凝土配制中,要注重配制比例,过高或过低的配制比例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应按照设计要求对配制比例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原材料存储、搅拌、运输等操作,这些操作都需要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例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均需要满足相关标准。最后,建立完善的检测和监察体系对建筑工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这包括原材料的检验(如水泥的包装情况和水分含量)、混凝土强度和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监控、塌落度检测以及成品强度测试等方面。

2.2钢筋质量控制

钢筋是建筑结构中最常用的重要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建筑工程中,质量控制是保证钢筋使用效果的关键因素。钢筋的质量控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生产环节、储存条件、检验与评估等。在生产环节,钢筋的生产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操作,对原材料进行认真选择,确保符合产品生产标准要求。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把控加工工艺,比如纵向拉伸和弯曲制作等工序的控制,防止拉伸不均匀和折弯处出现微小龟裂等问题。同时,引进质量优良的关键设备如张力机、冷却器和超声波探伤仪等以供进行扫描、剪断、裹袋等操作,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钢筋。在储存方面,钢筋在野外运输或吊装卸货的情况下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损伤。因此,在储存过程中,需要采用专业设备和保护材料,避免钢筋由于受到阳光晒暴、雨水浸泡等而可能造成的氧化反应损伤或持久腐蚀性损毁。在检验与评估环节,钢筋在建筑工程、道路、桥梁、隧道、码头等地方使用前应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应包括拉伸强度、弯曲性能、硬度、骨架率、断裂延伸率等细节指标的检测。

2.3外加剂

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提升水泥混凝土性能,制备过程中需添加塑化剂和早强剂等外部添加剂。这些外加剂在提高水泥混凝土强度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外加剂应用应坚持如下原则:第一,在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的掺入过程中,必须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避免出现任何腐蚀或其他不良反应;第二,注意外加剂对水泥水化产物及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第三,在选择外加剂时,需要考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的不同类型,以确保最佳效果;在确定外加剂的掺量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混凝土原材料的比例方案和标号,以实现最佳的配比效果。第四,在选择外加剂时,需要综合考虑施工条件和混凝土运输距离对其的影响。

2.4掺合料

2.4.1粉煤灰

粉煤灰(PFA)是一种由锅炉所产生的烟气中提取而来的微小颗粒,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钙。根据氧化钙含量的不同,粉煤灰可被归为高钙粉煤灰和低钙粉煤灰两类。高钙粉煤灰主要分布于电厂的尾部烟道内,由于其颗粒小、比表面积大等特点,能够起到良好的脱硫效果。粉煤灰是低钙煤粉,有着十分广泛的来源,且当前其在混凝土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4.2硅灰

在高温熔炼工业硅及硅铁所产生的烟气中,存在一种被称为硅粉或硅烟灰的物质,经过收集整理后,它以一种无定型的二氧化硅形式呈现。它具有良好的化学活性和物理力学性能,能够提高混凝土抗折、抗压强度以及抗碳化能力等性能。在混凝土生产中适当添加硅灰可以促进水泥发生水化反应,反应中生成的水化硅酸钙能够在水泥颗粒中均匀分布,达到混凝土早期强度提升的效果。

3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研究

3.1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从根本上提高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质量和精确性,需要全面提升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避免在材料检测工作中产生人为错误。因此,在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中,要求相关检测人员和管理人员,须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确保每位工作人员具有上岗资格证。为确保建筑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必要加大力度,给予专业的培训,使他们熟悉最新的检测技术,熟悉各种检测仪器的操作,以确保检测过程的高效和准确。

3.2建筑技术的创新

建筑技术的创新不仅可以给建筑带来更多的功能性和美观性,还可以通过提高建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来保障人们对建筑的信任度。首先,建筑技术创新可以保障建筑的结构安全。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新型结构体系被提出,如现浇钢筋混凝土梁、钢桁架结构、空间网壳结构等。这些技术的不断创新能够使建筑结构更加牢固,形成更加科学的结构形式和力学性能。其次,建筑技术的进步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可持续性发展。例如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创新,出现了多种预制构件和现场浇筑新技术,不仅节省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并且实现材料的重复利用,有效减少建筑活动对环境的损害程度,保护生态环境。最后,现代建筑技术通过应用智能化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了对建筑的全面实时监控和管理,避免发生重大事故。

结束语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正在向着集约化、规模化、高效化发展;在现代化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耐久性,就需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通过对建筑材料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和管理,并对建筑材料的性能进行严格地把关,确保建筑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曾小双.基于建筑工程项目中材料质量控制的实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98+148.

[2]秦波.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难点与对策[J].江西建材,2015(03):287.

[3]李静.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之浅见[J].科技展望,2014(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