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公路小修保养中路面预防性养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分析公路小修保养中路面预防性养护

王美玉

海南省公路管理局琼中公路分局       海南琼中      572900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迅速,但我国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并没有跟上公路建设的步伐,我国的公路建设也随之推进,这也使得交通行业的运输压力逐渐上升,对公路的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促进沥青路面检测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实践中的广泛应用,针对公路路面养护的应用现状和养护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和优化建议。

关键词:公路路面;小修保养;预防性养护;

在公路工程中,小修保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养护管理水平与公路运营质量息息相关。而在其小修保养过程中,路面预防性养护管理工作必不可少,及时发现问题、提早预防病害,能够提高公路养护和使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只有确保公路小修保养中路面预防性养护管理,才能保障整个公路工程的品质。

一、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

1.全面调查,对公路情况进行正确了解,由专业人员进行公路小修保养检查,按照检查结果进行养护路段的合理布置。

2.当沥青路面出现裂缝时,需及时对其予以处理,避免病害的进一步恶化,例如:龟裂和网裂造成的路面大范围损坏,使其出现沉陷等情况,需根据其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方法进行处治。 与此同时,在完成裂缝处理后,为了达到最佳视觉效果、图形美观,可以进行外观的加工处理。

3.网裂处治过程,应该将提升沥青的渗透裂缝深度、效果作为重点,采取阳离子或阴离子乳化沥青进行灌缝处理。 在进行刮油法的应用时,矿料应该保持干燥,且少尘洁净,避免出现扬尘等情况。

4.龟裂处治过程中,应该进行病害原因的深入研究,然后进行处理方法的科学制定,避免出现不必要操作。 如果龟裂并非由基层原因所造成,此情况并不适合选择挖补方式,可以通过先封缝、灌油,对其进行薄层罩面或封层处理等。

5.针对路面纵横裂缝,需要对缝内杂物进行及时清除,以灌和压水泥等方式进行养护。 与此同时,裂缝方式还应该强化季节性养护,尤其是防水养护工作。

6.在预防性养护中,及时养护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降低公路养护成本,而路面裂缝和沉陷等病害应予以及时维修,严禁以等待态度进行集中处理。通过对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流程的分析发现,此项工作内容较广,且具有一定注意事项,因此,在实施预防性养护时,需要对以下几点予以特别注意,以保证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包括:对排水沟与边沟等设施中的淤泥等进行清除,以保证畅通排水,并进行冲刷和损坏设施的修理、加固;强化边坡地表水、地下水疏导,将其中地表水的疏导最为重点,确保边坡裂缝得到及时填充,避免雨水侵蚀发生滑坡、坍方等事故;公路路肩墙与挡土墙等结果,需加大汛期前检查力度,判断其是否出现基础冲孔等病害,通过提前处治,保证修复自检得到有效运用。

二、公路现阶段病害的类型及成因分析

公路大部分采用沥青路面, 而其路面的早期病害是指路面出现的形式多样的路面破坏。 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不仅影响沥青公路的基本的运输功能, 且还会对国家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我们可以将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概括成两类: 第一种早期病害主要指通车后的短时间发生的病害。 这种病害类型的损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例如冬季的冻融。 主要表现在沥青混凝土在内部结冰膨胀, 融化后形成微裂缝, 支撑道路的损伤。 在冬季发生的危害, 这种损伤通常是局部的;第二种类型的早期疾病是因为路面内部的原因形成的。 沥青路面具有耐久性差, 使用寿命短的特点, 该种疾病是在全球都有的破坏形式, 这是沥青公路的特点造成的。 为了快速鉴别出沥青路面存在的损伤情况, 我们分析了沥青路面实际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沥青公路路面早期损坏形式的特点,可以把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可分为裂缝、 变形、 表面损伤、 其他病害等。 沥青路面裂缝的特征和产生原因。 无论是沥青公路还其他公路, 裂缝病害都是路面最典型的病害之一,我们可以根据路面产生的裂缝的原因和表现出来的形式把裂缝病害分成下面 3 个类型。 分别是: 裂纹、 腹板裂纹、和龟状裂纹。1) 裂纹: 造成裂纹程度严重的主要因素有很多种并且很复杂, 包括路面采用沥青混合料的性质、 路面基质材料的性质和道路所在地方的气候条件、 该沥青路面的交通量和施工等。2) 腹板裂纹: 腹板裂纹是公路裂纹中严重比较常见的裂纹。 其产生原因是因为路面在重复交通荷载作用下, 沥青路面或稳定基层因为疲劳破坏引起的, 路面发生互穿裂纹是腹板裂纹的初始形状。 严重后将发生顺在车辆的车轮履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的纵缝, 在纵缝之间逐渐出现横缝或斜缝、 裂纹。3) 龟状裂纹: 而龟裂裂纹是一种不具有规则的裂缝,然后发展成一个尖角的多边形裂缝, 通常伴有下沉现象和粘贴现象。 该裂缝的产生从应力角度看, 裂缝是沥青路面上的交通荷载反复作用形成的, 该荷载是往复荷载, 在往复荷载的作用下路面整体结构牢固度变差, 让沥青路面的拉伸应变超过了极限拉伸应变, 路面就发生疲劳破坏。

三、公路路面的养护维修技术的分析

1.雾封层技术。目前,因为公路路面进行施工时,经常出现施工离析与孔隙率大等情况,即工程施工前期已经存在缺陷和隐患问题,最终导致路面出现严重渗水情况。所以,对此情况进行处理时,雾封层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属于预防性养护最直接措施。雾封层技术主要是指:对沥青面层进行改性乳化沥青的喷洒,使其形成防水层,以实现路面的完全封闭,并呈现保护路面与隔水防渗等特点,尽最大可能降低路面水破坏,从而加强路面粗细骨料之间黏结力,并延长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

2.开槽与灌缝技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早期病害主要为裂缝,加之基层频繁出现反射裂缝,致使路表水渗入至路面结构,甚至出现于路基结构,在车辆的荷载作用下,路面极易引发安全事故,情况严重可能出现坑槽等。当对面层进行开挖后,如果基层裂缝超过5 mm,需要在完成裂缝清理之后直接进行灌注,通过密封胶将其完全灌满,确保裂缝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微表处技术。微表处主要选择摊铺设备进行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和集料等配比,然后将混合料迅速摊铺于原路面,使其和原路面紧密粘连,并具有较强抗滑、耐磨性能,在进行1~3 h的摊铺后,往往会形成薄层结构。因此,微表处罩面技术的应用,可以对道路的表面功能予以恢复,在进行公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时,微表处可以充分发挥其抗滑与耐磨等功能,以实现综合成本控制、施工质量提升,同时将其广泛应用于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

4.微表处修复车辙技术。微表处修复车辙技术是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作为主要黏结料,通过相关摊铺设备的应用,对混合料进行厚薄层不等的摊铺。由于此项技术具有成本低和施工速度快等特点,能够快速完成原路面平整度的修复,进而提升其防水性、抗滑性。

5.采用路面养护方法可以节约沥青、 砂等原材料, 降低国家的资金投入, 同样。 有利于保护环境。 从我国下发的对于公路建设和养护发展的政策为导向, 研究的公路养护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路面养护技术。 对于中国高速的公路养护的发展方向是适宜的。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全掌握沥青混合料处理技术。 所以该路面养护技术的使用我们在实际和理论两方面需要进行深入。 并且我们在进行实际工程的时候要注意广泛引进和开发相关专用设备, 这样将有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工程资金, 降低我们公路养护的工程造价。 可以起到节约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也对促进我们国家公路建设具有极其深刻意义。

总之,强化公路小修保养中路面预防性养护管理措施,既要树立预防性养护管理意识,也要在小修保养积极采用养护管控措施,通过在公路工程运营过程中的不懈努力,为强化公路小修保养中路面预防性养护管理、提升公路品质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林宏伟.浅谈公路小修保养中路面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2021.

[2]宋浩宇.分析公路小修保养中路面预防性养护探讨.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