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呼吸气囊集中处理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消毒供应中心呼吸气囊集中处理效果研究

原金凤1宋红玉通讯作者

解放军第九七〇医院威海医疗区 264200

【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呼吸气囊集中处理效果。方法:选取院中2021年01月-12月120个呼吸气囊作为对照组(简式清洗),另取2022年01月-12月120个呼吸气囊作为实验组(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对比组间清洗达标率及随访患者使用过程呼吸系统感染概率。结果:面罩、呼气阀、球形气囊内外部清洗达标率情况表现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系统感染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操作对医用呼吸气囊进行清洗,可有效提高清洗达标率,降低患者使用过程中造成呼吸系统感染概率。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呼吸气囊;集中处理;效果研究

呼吸气囊是临床常用的治疗仪器,其在呼吸科应用较多,同时也是医院感染的易发部位,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一种集消毒、清洗、灭菌、包装于一体的专业化医疗服务机构[1]。其工作流程包括回收、核对、清洗消毒及灭菌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对最终的消毒灭菌效果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呼吸气囊进行集中处理,了解其对最终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为今后呼吸气囊集中处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院中2021年01月-12月120个呼吸气囊作为对照组(简式清洗),另取2022年01月-12月120个呼吸气囊作为实验组(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

1.1.1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入选呼吸气囊均为医疗用品且已使用;②呼吸气囊整体无缺损情况;

排除标准:①排除呼吸气阀功能损坏;②排除球形气囊囊体破损;③排除面罩变形、发黄;④排除使用及清洗后外包装无贴明信息标签;⑤排除已过呼吸气囊使用期限。

1.2方法

1.2.1对照组(简式清洗)

待呼吸气囊使用完毕,由负责人员使用沾满95°酒精纱布对呼吸气囊进行擦拭,随后通风晾干回收备用即可。

1.2.2实验组(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

回收:待患者使用完毕后,并由专门回收人员对使用过后的呼吸气囊进行回收,要求回收的呼吸气囊安置在同一回收容器中。

清洗操作前:清洗负责人需着装好隔离衣物,如无菌头帽、手套、袖套、防水围裙、防水靴、护目镜等;随后将呼吸气囊组装体拆卸成独立单位待清洗。

清洗过程:将拆卸呼吸气囊独立单位提前浸泡清洗液中,浸泡时间约15-20min,待浸泡完毕在清洗池中拧开水龙头使用流动水源对其进行冲洗,待迳口和呼吸气囊内外被流动水源冲洗过后,放置清洗框中等待进一步清洗。

进一步清洗:将洗好装满的清洗框作为新的清洗单位,随后再使用流动清水清洗,清洗完毕用多酶液擦洗再纯水漂干净,利用75°酒精进行内外擦拭。

干燥处理:将洗完呼吸气囊使用气枪进行干燥处理,随后一同放入紫外线灯照柜进一步干燥处理,干燥柜温度55°定时30min即可。

包装:待干燥完毕,处理人员再换一身隔离装,并对干燥完毕的部件放置工作台进行组装,并观察气囊功能与质检,随后提前写好标签统一贴在包装袋右上角,标签包含清洗日期及使用科室。随后发放至所需科室中。

1.3观察指标

由检查人员通过目测方式观察各组120个呼吸气囊各拆卸部位(面罩、呼吸气阀、球形气囊内外部)清洗达标率。

随访调研呼吸气囊使用者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别120个呼吸气囊清洗达标率情况

实验组达标率:120/120(100.0),对照组清洗达标率87/120(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组别120个呼吸气囊清洗达标率情况(n,%)

组别

个数

清洗达标

达标率

对照组

120

87

72.50%

实验组

120

120

100.0%

x2

38.261

P

0.001

2.2组别120个呼吸气囊使用感染率

实验组呼吸气囊使用后呼吸系统感染率1/120(0.83%),对照组呼吸气囊使用后呼吸系统感染率39/120(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组别120个呼吸气囊使用感染率情况(n,%)

组别

个数

感染情况

感染率

对照组

120

39

32.50%

实验组

120

1

0.83%

x2

43.320

P

0.001

3讨论

呼吸气囊是临床上常用的医疗器械,它主要作用是对呼吸道的压力支持,为临床上一些呼吸道疾病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因此呼吸气囊在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呼吸气囊在使用后需进行集中清洗处理,而传统的清洗方式是将其使用酒精擦拭或酒精棉片处理,由于气囊本身材质的特殊性,该方式会减少气囊使用期限且不易清洗,并使其成为细菌滋生环境,甚至会导致进行二次清洗过程,影响工作效率,进而造成严重的消毒效果下降,增加患者呼吸系统感染概率。因此,本文对所在医院在消毒供应中心设立了集中清洗间并将呼吸气囊进行集中处理,对传统清洗方法进行改进,并通过观察呼吸气囊的清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而使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处理后不仅可以提高清洗效率,还能降低气囊损伤率,更好地保证消毒效果

[2]

众所周知,呼吸道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其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呼吸道而引发的疾病,该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会增加医疗成本,因此预防呼吸系统感染对于临床治疗十分重要。而在呼吸气囊使用后进行清洗灭菌处理也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对呼吸气囊进行集中清洗灭菌处理不仅能减少对患者的伤害,还能降低医院感染概率,对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将集中清洗处理应用于呼吸气囊清洗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可通过设置专用清洗间来对呼吸气囊进行集中清洗处理并使其达到消毒灭菌效果[3]。相较于传统清洁方法而言,集中清洗处理可以避免患者反复消毒带来的经济负担及危害。呼吸气囊在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为了防止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影响,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方式为酒精擦拭消毒。而酒精是临床上常用的消毒剂,但单一性使用酒精擦拭容易腐蚀橡胶和塑料等材质;且在擦拭前未将呼吸气囊表面的污渍去除或未使用清水冲洗干净,这导致酒精容易残留在气囊内外部,且灭菌周期长,不能完全保证消毒效果。而消毒供应中心可以对呼吸气囊进行集中处理,在多酶清洗剂加持下,配合紫外线双重消毒方式可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灭菌效果。此外多酶清洗剂在灭菌过程中产生的特殊蛋白质与微生物数量密切相关,其可迅速分解污染物达到高效灭菌的效果。本次实验结果反映,实验组最后呼吸气囊清洗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261,P<0.05);此外该组经患者使用后其呼吸系统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20,P<0.05),则证实了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对呼吸气囊的作用性。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处理方法实践性强,可作为呼吸气囊清洗的长期使用方式。

【参考文献】

[1] 杨嘉慧. 不同清洗方式清洗消毒简易呼吸气囊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2):174-176.

[2] 曹敏. 消毒供应中心对呼吸气囊进行集中处理的效果评价 [J]. 大健康,2023(13):73-75.

[3] 张霞. 探讨简易呼吸气囊在消毒供应中心统一管理与消毒灭菌[J]. 养生保健指南,2022(44):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