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控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控措施分析

郭利宏

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

摘要:近几年,随着电力系统建设和电网质量不断提高,电力运行维护效果也出现了很大转变。从电力系统整体情况来看,变电运维属于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城市地区都有一定数量的变电站,这些变电站能够对电力系统发挥稳定维持作用。在电力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不同环节与流程的监管和把握,加强对故障发生地区的监测和重视,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故障都是由于管理维护不当所形成的,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变电技术的改进或者更新,提高变电运维建设质量及工作成效,为我国电力事业的繁荣和升级奠定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变电运维;误操作

1 增强变电运维安全监管的必要性

我国人口基数比较大,人员分布不均匀,因此体现出复杂、混乱的形态。政府向来推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理念,即使是很偏远的地方,也要通上电,因此,电力系统和国家电网覆盖范围十分宽广。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电网的安全与稳定情况,由于目前变电站的数量比较多,运营维护人员任务十分艰巨,这对变电事业规范化运行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变电系统作为整个电网的核心与中枢,如果不能彻底保障运行维护质量,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断电停电现象,进而影响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转。

2 变电运维事故危害根源

2.1 设备原因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和维护是十分关键的,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变电运维容易遇到各种问题和阻碍因素,其中最普遍的就是设备故障。变电所的设备质量,直接关系到变电维护工作的质量及成效。由于我国电网分布较广,变电站数目比较多,因此无法保证每个变电站的设备都能达到最佳状态,部分机器设备容易遇到设计方面的问题。

2.2 人为因素

电力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工作人员既是参与方,又是实施方,因此,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变电运维事故风险产生的原因与人为因素有很大关系。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日益成熟,变电站数目也在逐渐增多,技术人才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科技发展使得工作人员能力水平面临更大考验。目前,很多变电站的运维人员还没有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仍然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一旦发生故障危害,就会产生严重影响或者后果,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工作人员都会下意识地“逃避”。其次,随着变电所数量增多,变电维护工作也越来越复杂,技术人员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他们肩负的责任也比以往更多,无论是精神状态还是心理压力都会明显变化,部分技术人员的身体和心理都承受极大的考验。

3 变电运维事故风险预防路径

3.1 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视。近几年来,国家领导人多次针对安全生产提出要求,设定安全生产红线,《安全生产法》修订周期越来越短、各省市应急管理部门各类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文件层出不穷。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和鼓励下,各类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安全防护设备、自动化设施等层出不穷,如轨道交通的可视化接地系统。通过引起新设备或升级原有的安全设施、装置,使用技防手段,从根源上消除人为误操作,实现本质安全。

3.2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

变电站维护工作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同时,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危害事故频繁发生。电力系统运行维护需要工作人员参与实施,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电网运行维护质量和使用成效,由于缺乏对电网运行人员的管理和重视,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安全程度得不到有效保障,从而导致事故危害的间断性发生,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目前,相关领域要对全体技术人员进行分批式教育或者培训,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风险防范意识等层面入手,使每位员工都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其次,在培训时,要选择有经验、有技术的员工进行专业指导,并将具体案例融入实际工作中,使每位员工都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同时开启小组讨论模式。再次,传统的师带徒模式时至今日仍然有重要作用,只是当今的模式应更侧重教学相长的作用。因此,提升员工思想观念和综合实力,才能够保证变电设备运维质量和效果都不受损伤,从而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和升级,增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度,把电力系统优势价值发挥到最大层级。

3.3 强化电力系统的维修与管理

变电站设备种类繁多,设备复杂性也比较强,因此对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变电站的运维工作关系到电网体系的安全、稳定程度,设备在电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不加强对电网的维护、管理,就很容易造成事故危害频发,对电网发展建设也会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国内变电所的数目还在不断增多,而且一些已经建成的变电所,也有不少的老式的设备要被替换或者淘汰,所以,在设备选择方面,一定要严格控制质量,保证设备质量性能都符合基本要求,同时要注意资金的合理分配,在购买设备的时候,一定要选用性能优良、质量过关、价格适中的设备,并且要购置先进设备来替代那些陈旧破损的装置。通过建立健全设备台账,及时对维护数据进行分析,对设备进行可靠性、可用性分析,制定设备长期资产更新计划,不断健全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实现设备科学管理。其次,对设备的故障情况建立分级管控,对关键系统运行情况开展定期分析,对频发、多发、重发的故障开展深入分析,找到故障发生的根本原因,加强维修管理或采用技术改造手段来减少故障发生、甚至彻底消除故障隐患。根据海希里提出的300∶29∶1法则,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因此,通过控制设备各类大小故障,来实现避免发生大的安全事故。

3.4变电运行中的安全风险评价及控制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应用范围也在逐渐变广,人们生产生活面临的选择逐渐增多。目前,电力系统中的风险控制、电力调度等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地运用于电网建设中,使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有效保障。为了确保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顺利进行,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的使用和推广程度,建立网络平台和风险信息数据库。通过网络平台,对各类操作风险、设备风险、施工风险等进行登记和评级,并制定对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将风险管控措施分解落实到日常各种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作业工艺卡等各类一线人员频繁使用的文件中,让参与作业的人员、监管人员等均清晰相应的风险及管控措施,实现精细化管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有力支撑下,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力系统作为生产建设的核心要素,其运行维护质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前行。与传统社会环境相比,电力系统在覆盖率和影响范围层面缺乏有效保障,时至今日,我国电力事业仍处在不断上升和完善的繁荣局面,电力系统建设数量和普及范围越来越大,不同地区和城市的电力使用情况也在逐年递增,从实际情况来看,电力事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仍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变电运维质量不高,各种失误现象和风险危害频繁发生,这也导致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度受到了严重威胁,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基于此,本文对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运维工作展开详细论述,从中寻找变电运维可能面临的风险和隐患,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变电运维质量进行改进或者提升,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高设备运行质量和技术手段的先进性为变电运维工作保驾护航,力求为电力事业的发展和升级指明思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步伐大幅迈进。

参考文献

[1] 张晓庆.对于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控措施的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7):300.

[2] 阮木燕.对于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控措施的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