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废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3

危废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对策分析

金元刚

中煤能源新疆煤电化有限公司   新疆昌吉

摘要:在国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对于我国危险废物排放超标的问题,应快速使用科学方式进行管理,解决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问题。在国家发展中关于危险废物防治管理的工作,应该列入现代化建设管控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化社会建设的同时,关注危废管理并从源头处进行控制。在此期间,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我国在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期间,应基于环境保护要求,对防治技术与管理方法进行优化,通过科学模式在危废污染防治方面得到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生态文明建设;治理技术

引言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强调了到2025年年底,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物环境监管体系,并且在对环境考核的过程当中,将危险品的规范管理纳入到环境保护以及考核的体系当中。除此之外,针对一些经营危险废物,将其生产单位纳入到管理范围之内。为了能够更高效地做好危险废物的防范管理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不断地加强这方面的研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地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更好地为危险废物的排查工作打好基础,从而有效地遏制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1危险废物的相关概述

危险废物是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与方法,认定存在危险性的固体废物,一般将经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认定的固体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一般具有一定通性,分别为反应性、腐蚀性、易燃性、感染性等特性,对动植物造成致命性伤害,对环境的危害也不小。危险废物可以是半固态、固态、液体或具有外包装的气体。对已出现的危险废物进行分析,当下危险废物产生量大,废物种类繁多且涉及的领域较为宽广。如果不能对危险废物进行合规管控,将会因危险废物非法倾倒、转移等情况的出现,对我国环境与人民健康造成不小的危害,导致生态圈的平衡遭到打破,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国家作出战略规划后,较为关注环境治理方面的工作,关注危险废物管理工作,对我国环境治理工作开展起到一定作用。

2危险废物管理现状

2.1对危险物认识不到位

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企业在生产的过程当中,往往会缺乏对危险废物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小型企业,不管是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方面,还是在环节的执行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导致对污染物不够重视。并且,现阶段企业在生产的过程当中,更多的是将注意力放在废水,废气的排放上面,从而忽略了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工作,甚至一些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将危险废物作为产品进行非法售卖。一些企业因为对危险废物的危害程度缺乏明确的认识,加上企业针对这方面的管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企业台账资料、储存场所等等,都不能够合理的满足环保的要求,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三个方面,首先,在仓库废物和地面废物处理的过程当中,地面存在着裂缝、缺乏照明、没有明确的观察口。其次,一些有毒的气体被排放到仓库当中,并且没有经过有效的废气收集和处理装置。最后,仓库当中存在环保死角,对这些地区缺乏有效的监控设施。

2.2危险废物管理不规范

在危险废物环境监督管理中,经常出现以下违法行为:(1)将废弃油漆桶、废弃润滑剂桶、废弃切血液桶和废物探测器等几种危险废物放置在非危废暂存间位置。(2)与有资质的处置单位未签订危险废物处置协议。由于加工成本低、生产率低、运营成本低、加工设施数量少,尚未就催化剂废料、碳掺杂、废料桶等性能低下的危险废物的处置及时达成协议。(3)转账程序不规范,转账不完整,金额与实际金额不符,例如将危废类别单价较高的换为价低的。(4)收集流程不规范,危险废物循环收集桶没有标签,或标签内容有误,或临时存放没有警示标志。(5)危险废物处置场所的位置没有明确管理制度或规定;(6)没有现场危废警告标志或粘贴了错误标志;(7)台账信息记录不规范不完整,危废进出信息填写不及时,数量不准确,称重器具不齐全,甚至很多未配备称重器的情况。(8)危险废物未及时储存和及时处理。(9)未及时在属地环保部门进行危废注册备案、管理计划备案、年月申报等。(10)危废暂存间内存放有非危险废物。(11)应急处理设备不足。

2.3环评编制与危险废物的实际情况不符

现阶段我国企业在生产的过程当中,企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在进行编写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出现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并且因为一些环评报告在进行编制和编写的过程当中所消耗的时间较长,那么一些企业所用到的生产工艺以及所采用的原材料等等一些方面都会可能发生改变,如果不能够及时更改,将会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影响未来的环境质量,导致产生的废物种类统计不全面,产生废物的环节不明确等等一些方面,这都会为后续的管理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可以看出在在编制环评的过程当中,如果做不到与时俱进将很有可能在后续管理工作的当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2.4环保部门监督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和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纳入固体废物信息管理系统监督管理,增加了环保部门监督管理的复杂性。而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与第三方环境服务公司合作治废,虽有利于相互监督,但双方都是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有失公允的可能,增加了环保部门监督管理的复杂性。而环保部门人员有限,可能会导致监督管理缺位、执法不力的现象发生。危险废物处置单位接收协调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畅通。目前,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对固体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使用不够熟练,靠环保部门单方面指导,力量单一,有可能造成危废转运、处置不及时等现象。多部门和区域联防联控机制需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缺乏环保、乡镇、开发区管委会以及卫生健康、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多部门联合监督管理的统一的协调机制,合力难以形成。

3危废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对策

3.1强化源头控制

对于因危险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应该快速进行介入,从源头处进行处理。在源头处管理,基于危废产量控制需要,企业应该在生产活动中,在三化原则下控制区内危险废物产生数量,由此通过生产模式的调控,减少危险废物排放量。在源头控制期间,相关部门需要对管辖区内企业进行严格审核,分析企业生产项目是否存在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的问题。如果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进行干预,使企业的生产模式进行调控,不会因生产活动产生过多危害环境的危险废物,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步推进。各地应在国家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工程的过程中,基于环境保护需要对各类生产类企业进行管理。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进行引导,鼓励企业选择清洁类的方式开展生产活动,减少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危险废物排放量,对区域内环境保护工作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3.2强化企业的环保责任

第一,建立企业环保责任制。建立企业环保责任制,规范企业环保行为,明确企业的环保义务和责任,促进企业环保投入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第二,加强企业环保监管和评估。加强企业环保监管和评估,建立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加强对企业环保行为的监管和管理,推动企业环保行为的规范和良性循环。第三,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能源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排放,为环保治理和市场化机制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第四,鼓励企业社会责任投入。鼓励企业加强社会责任投入,通过加强环保宣传、公益捐赠等方式,推动企业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提升。第五,强化企业信息公开。加强企业环保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提高企业公众信任度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企业和公众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3.3强化市场整治

市场监督管理是有效的,进行污染因素控制与监管的重要路径之一,能够极大程度上避免企业排污等问题,并保证一系列排放都符合相关规定。目前,要加强对这部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充分认识,并强化在市场方面的监督管理,通过这些措施,避免执法力度方面的削弱,并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乱排乱放的现象,有效地提升工作的质量,实现资源的优化,并在市场环境监督的过程中完善相应的配置,全面完善环境建设工作之中的各类具体管理内容。通过这样的一系列处理之后,总体市场环境可以得到更好地治理和保护,同时,促进现有的工作模式得到全面完善,让其现有环境工程建设的质量,在相关工作的支持下得到持续优化,有效地支持后续的环保工作,并强化其在城市管理与规划方面的运用。

3.4加强政策法规支持

第一,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针对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运营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规定,明确政策目标和要求,为市场化机制的顺利实施提供法律保障。第二,推进环保法制建设。加强环保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监督机制,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提高环保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促进市场化机制的实施和环保治理的有效性。第三,鼓励创新政策和措施。鼓励创新环保政策和措施,例如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广清洁能源等,提高企业环保投入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市场化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更多的可操作性。第四,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促进环保信息透明化,提高公众参与度,为政策制定和市场化机制的顺畅运作提供依据。第五,加强环保合作与协调。加强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的合作与协调,加强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动形成全社会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同时也为政策法规的执行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

3.5加强环境监测的应用

在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深入的今天,环境保护工作更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收到人们的重视。其中,环境规划是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环保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实现绿色目标的有效保障。并对环境监测工作展开研究,以原协同机制为依托,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在先进技术的推动下,采集各种数据信息,运用大数据平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解析,加工,确保了数据信息准确,在给环境规划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它对环境规划的发展方向起着重要指导作用,形成了环境保护工作与社会经济两者共同发展的态势。现阶段,我国环保事业正在不断改革创新过程之中,环境监测是其中一项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地保障生态环境质量,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目标。此外,因污染问题的动态性变化而在各地区、各阶段造成环境污染因素都有所不同,所以在监测工作过程中,所用方法有一定差异性。将环境监测体系运用其中,认识环境污染的未来趋势,查明不同污染源,规避突发事件。

3.6提高危险废物综合管理水平

鼓励产废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和其它研究机构合作。这样有助于危险废物的综合管理和处置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石化厂正在产生大量的含油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储存在工厂的储罐中。公司积极参与多家科研院所,并与生产和研究领域合作,进行油性沉积物的整体使用、加工和加工,应用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对所有的油性沉积物进行精确管理,以解决公司的实际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的综合管理能力,满足增加废物增加风险的需求,政府需要建立危险废物的总体管理能力。鼓励大公司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投资,努力消化浪费。同时,在行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了危险废物交换和处理中心,管理和支持几个高效的危险废物处理设施。支持危险废物处理回收行业,进一步做好危险废物处理工作。

3.7做好工业生产的改革

在现代工业生产的过程中,贯彻节能减排理念要以环境保护和监管为前提,保证工业监督和环境管理,避免资源的过度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企业逐渐增多,但是由于其生产工艺较为落后,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在这方面应着重推行工业生产改革。在当前阶段,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领域逐渐朝着环保化方向转变。具体而言,有必要对传统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进行优化,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降低和控制污染物,还要对能源利用和转换进行合理调控,从而减少生产成本,保护环境。当前我国工业行业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以及能源危机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节能降耗工作,将环保理念贯彻到整个工业生产活动中。

3.8 危险废物的减量化处理

所谓减量化处理,即指在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过程中,对危险废物进行筛选、分离、提取等处理方式,以此来实现危险废物减量化处理。该技术能够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整个过程中,主要包括危险废物破碎预处理、分选提纯、分离处理等环节。首先,在收集危险废物的过程中,需要将其破碎。其中包含机械破碎和化学破碎两种方式。其次,在对危险废物进行分选提纯环节时,需要对危险废物进行分选提纯(包括物理选矿和化学选矿)。再次,在分离处理阶段,需要利用物理分离技术,将其中的有用组分分离出来,如将固体废弃物与废液进行分离时应用膜分离技术;最后,需要采用特殊工艺进行分解、浓缩等工作。这一过程主要是利用物理原理和化学原理,实现了对危险废物的减量处理,将其转化成无毒无害物质并加以利用。在整个过程中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没有产生新的资源消耗。可见减量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处理方法,应用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危险废物处置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很多方面需要完善提高,针对全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本文认真对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处置情况、规范化管理的对策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简析。建议加快建立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对危险废物实行分级规范化管理,开展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处置试点,加紧编制《“十四五”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从而优化“十四五”期间全州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结构,推动建立“州域内能力总体匹配”的处置体系,有效防控危险废物环境与安全风险,通过以上方式增强危险废物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推动全州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不断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玲敏.闽侯县工业危险废物现状及环境管理思考[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2,(07):289-290+269.

[2]张伟男.工业企业固体废物审计模式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2.

[3]邱胜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现状及管理对策[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7):126-127.

[4]邱胜祥.危废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对策分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4):75-76.

[5].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追溯数据采集对接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第一次工作会在苏州召开[J].资源再生,2021,(07):4-5.

[6]焦淑谦.严格危废管理确保环境安全[J].中国环境监察,2020,(11):72-73.

[7]罗昌银,邹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核查与分析——以某工业园区为例[J].环境与发展,2020,32(09):225+228.

[8]杨净.依靠信息化手段推进危险废物精细化管理[J].海峡科学,2019,(05):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