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复位不良矫正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腓骨复位不良矫正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分析

方磊

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甘肃省天水市  741020

摘要】目的 探讨腓骨复位不良矫正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30例踝关节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30例患者均接受腓骨复位不良矫正术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疼痛评分效果。结果 3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随访37-52个月,均值(46.12±0.25)月。患者术后踝关节疼痛程度明显缓解,治疗前(5.45±1.26),治疗1年(3.26±1.26)、2年(2.36±0.26)、3年(1.12±0.11),疼痛程度与术前对比明显得到缓解(P<0.05);术前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52.36±11.24),术后1年(72.36±9.15)、2年(80.15±6.24)、3年(86.26±5.49),可见术后3年时间内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逐渐提高(P<0.05)。结论 腓骨复位不良矫正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疼痛程度,提高踝部功能评分,值得应用。

【关键词】 腓骨复位不良矫正术;踝关节骨折术;创伤性关节炎

    踝关节是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因此对灵活度与稳定性要求较高。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一种情况,占据全身骨折总发生率9%左右[1]。后踝骨折或是内外踝骨折均可导致踝关节出现不稳情况,导致踝关节压应力或接触面积发生巨大改变,这时急需开展固定与复位相关手术治疗,进而将踝关节生物力学快速恢复。经研究证实,踝关节骨折术后易合并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甚至严重时需再次接受手术治疗[2]。经临床实践发现,针对踝部骨折术导致创伤性关节炎采用腓骨复位不良矫正术治疗效果良好。本次研究选取患者踝关节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30例,研究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30例踝关节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30例患者均接受腓骨复位不良矫正术治疗,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22-68岁,均值(46.12±2.13)岁。以上患者一般资料统计无显著差异(P>0.05),有比较性。

1.2方法

 手术方法:踝关节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采用腓骨复位不良矫正手术。术前对患者以往疾病史、临床出现症状、明显体征变化综合评分,后续结合标准影像学相关资料对腓骨复位不良情况以及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情况明确;依据腓骨旋转及短缩位置对手术方式及入路确定;将骨折端存在的纤维瘢痕组织有效切除,同时将外踝及内踝与距骨间嵌顿或是有增生的纤维组织有效清除,格外注意将冠状位、腓骨短缩、旋转移位、矢状位、成角恢复,进而复位腓骨的解剖学;当各项组织与关节达到解剖复位标准后使用内固定物进行固定。内固定方法:使用单纯钢板螺钉进行固定、外固定架、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等多种固定方式有效结合;格外针对恢复胫骨关节面的边缘距骨滑车与对应关系提高重视,进而确保踝关节的稳定性;若需采用截骨矫形方法时,可将内固定与外固定有效结合方式进行固定。

腓骨复位不良矫正手术与韧带修复重建手术结合使用。术前对踝关节不稳情况、腓骨复位不良程度、三角韧带损伤程度、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情况明确,手术顺序可按照从外踝到下胫腓韧带的先后开展;单纯腓骨复位不良矫正手术步骤如上文所述相同;当骨骼相应关系恢复后,但是踝关节被动活动情况不太理想时,可对三角韧带、松解下胫腓韧带、胫前肌的滑液腱鞘进行探查,进而保证术中背伸活动度及被动活动踝关节跖屈情况属于正常情况。

腓骨复位不良矫正手术与关节镜手术有效结合治疗。腓骨复位不良矫正手术步骤如上文所述相同;根据术前对患者踝关节综合评估情况,可在踝关节镜下执行关节腔清理术,同时也可采用开放式踝关节清理术。

术后相关措施:随时对患者体征变化观察,待麻醉完全清醒后指导患者可尽早开始功能锻炼,初期患肢可进行间断性被动活动,也可进行主动活动锻炼,包扎时可使用弹性绷带,适当将患肢抬高,随时观察伤口变化,无异常情况下可以10-12天拆线;若患者术后无明显积液、肿胀等不良反应出现,可随病情恢复逐渐提升活动力度与频率,术后4周可循序渐进进行负重锻炼。

1.3指标观察

3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随访3年时间踝关节疼痛缓解情况、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整理研究数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x²检验,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随访37-52个月,均值(46.12±0.25)月。患者术后踝关节疼痛程度明显缓解,治疗前(5.45±1.26),治疗1年(3.26±1.26)、2年(2.36±0.26)、3年(1.12±0.11),疼痛程度与术前对比明显得到缓解(P<0.05);术前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52.36±11.24),术后1年(72.36±9.15)、2年(80.15±6.24)、3年(86.26±5.49),可见术后3年时间内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逐渐提高(P<0.05),见表1:

表1:30例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VAS评分、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对比((n=30,

时间

VAS评分(分)

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分)

治疗前

5.45±1.26

52.36±11.24

治疗1年

3.26±1.26(t=6.732)

72.36±9.15(t=7.558)

术后2年

2.36±0.26(t=13.155)

80.15±6.24(t=11.840)

扩后3年

1.12±0.11(t=18.751)

86.26±5.49(t=14.843)

P

<0.05

<0.05

3讨论

踝关节是位置最低、承受负重最大的关节,任何生物力学发生变化都会对负重功能造成影响,无法为机体其他关节有代偿功能,易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出现。若腓骨中下段有复位不良情况存在,尤其出现短缩移位或旋转情况下,都易致创伤性关节炎发生。

临床引发创伤性踝关节炎病理复杂,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手段改善,若腓骨复位不良没有及时得到纠正,易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3]。针对踝关节骨折复位不良情况,不论处于哪个方向复位出现不良,通过腓骨复位不良矫正术都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证明,30例患者接受腓骨复位不良矫正术治疗后,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明显提高,疼痛程度明显得到缓解,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踝关节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采用腓骨复位不良矫正术治疗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黄雪辉,曾蔚林,陈春松,张庆龙. 活络舒筋汤在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2023,16(22):63-66.

[2]李鸿阁,宗慧凯,陈宝刚. 踝关节骨折术后小腿三头肌低强度离心收缩训练的效果观察[J]. 青岛医药卫生,2022,54(04):270-272.

[3]刘宇. 影响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1,5(22):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