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倾向性平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6
/ 2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倾向性平衡

秦帆

天津工人报 天津 300211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媒体行业也在迅猛发展当中,新闻报道中各类声音呈现出来,其报道平衡性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和受众的关注与思考。新闻自身的特征决定了它的客观性,但是新闻的属性又决定了报道需要一定的倾向性,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指导思想、引导舆论的作用。因此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倾向性并不矛盾。新闻报道中的客观性与倾向性都是制作过程中的必然存在,应该运用辩证的角度去看待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新闻的作用和价值最大化呈现出来。本文就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倾向性平衡作出具体探究。

关键词:新闻报道 客观性 倾向性 平衡

引言: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倾向性是新闻报道指导性作用的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做到平衡好客观性与倾向性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保持新闻客观、公正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实际新闻报道中要始终将客观性与倾向性体现出来,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有方向、有意识地添加主流观点或者自身见解。本文将从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倾向性概念分析、新闻报道客观性与倾向性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平衡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倾向性三个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

一、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倾向性概念分析

(一)新闻报道客观性

新闻报道客观性即新闻工作者在对新闻进行报道的过程中要将新闻事实以公平公正且客观的态度反映出来,将新闻内容本来的“面目”呈现在受众面前。在内容、形式以及方法上都要切实做到“用事实说话”。新闻工作者要将自己看到的、经过核实的新闻通过语言或者其他方式传递给受众,不添加任何自身的感情语言,也不添加任何情感色彩,单纯地对新闻事实进行报道和信息传递。

(二)新闻报道倾向性

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即新闻报道者在对事实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包括编写新闻、安排版面)时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的对事实带有某种偏向的评价和看法。倾向性的表达方式根据新闻内容,时而隐晦,时而开放。但是从整体上来讲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是客观存在的,它往往表达着一种无形的意见,但是也在潜移默化当中引领受众的思想和价值观。

二、新闻报道客观性与倾向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倾向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在实际新闻报道中客观性与倾向性都是新闻的两个重要特性。客观性反映新闻的特征,倾向性反映新闻的价值属性,两者的关系看似是对立的,但实际也是相互统一的,以辩证的方式存在。因此要允许新闻报道中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存在,要以辩证的理念和思维去看待新闻报道。

(二)新闻报道客观性与倾向性相互依靠、相互制约

新闻报道当中单纯对内容进行传递叫做信息,而不是新闻报道,因此立场纯粹客观的新闻报道是不存在的,也不能够称之为新闻报道。但是脱离新闻事实,单纯发表立场观点也不能够称之为新闻报道,因此新闻倾向性要受新闻客观性制约,客观事实是新闻工作者表现其倾向性的基础。

新闻报道中的客观性是强制性要求,而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是绝对存在的,两者并不矛盾。因此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要高举报道客观性的旗帜,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倾向性相互结合起来,正确恰当的表达新闻事实与内容,在新闻报道整体过程中要体现应有的立场和观点,倾向于正确的方向引导受众。

  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要充分尊重相互依靠以及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保证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有意识、有方向地发表相关观念,保证观点的理念、内容不脱离新闻事实,能够给予受众正确的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引领。

三、如何平衡新闻报道中的客观性与倾向性

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性语言,其本身是客观的,然而由于使用语言主体的介入,并服务于特定的群体,新闻报道必然会通过其运用的语言来传达正确的、主流的主观倾向或者态度。那么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就要在保持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思想舆论引导,其必须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引导作用,具有实际意义与价值,这样才能够全面平衡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倾向性。

(一)深化新闻报道客观性 强调透明性和介入性

新闻报道始终要以客观性为基础,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即将新闻事实报道的更加全面,突出真实性与客观性。客观性是新闻报道所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是新闻的生命,没有事实就不能称之为新闻。因此在实际新闻报道中要强调透明性和介入性,主张对新闻报道的过程,对新闻信息采集以及制作进行全方位地呈现,让报道透明化,能够让受众看到新闻报道以及制作的整体过程,让受众加深对新闻报道的认识与影响。当在新闻报道中出现一些观点和见解时可以让受众自行去判断内容的真实性,根据他们自身的思维以及价值观去思考问题,判断问题,让新闻报道不再受到客观性与倾向性失衡问题的困扰。

介入性理念的引入可以使新闻从业者通过撰写引人入胜而非冷峻客观的新闻报道,参与对新闻进行观点传递。介入性可以是引入当前最热门的话题,最热门的观点,即得到大众认可和支持的观点,或者存在一定争议性,矛盾性的观点都可以成为新闻报道倾向性表达的方式。介入性理念让新闻报道不再单一具有客观报道性,而是通过更为大众化的理念或者更加权威的观点引入报道,保证新闻报道客观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思维,突出了新闻报道的作用与价值。

(二)采集多方观点 多维度进行新闻报道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要多听从各方的建议和观点,尤其是主流观点和矛盾点,这样在进行新闻报道的同时也能够平衡一定的观点倾向性1

要从内容、形式以及多方观点上呈现新闻报道,对报道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观点陈述。客观事实只能称之为“纯新闻”,只有通过报道和传播才能够成为新闻。不同人的认知和观点对新闻的理解也不同,但是可以拓宽其视野和认知。而观点的实际来源主要是当前流行的话题、思想方向以及主流观点。但是,对于一些立场非常明确的新闻报道,在进行观点表达时要始终坚定新闻价值引领作用,将客观事实与观点相结合,相互配合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新闻报道要融合各方的建议,观点既要具有权威性,同时又要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所想与所需。对于一些报道它的客观性事实只是报道的一部分,受众更希望听到具有建设性、判断性的观点。这时就要根据新闻报道的实际内容从客观层面、主观层面,涉及新闻当事人时也要做到多方意见采纳,多方观点采纳,这样给予受众更加全面的新闻信息,既传递了新闻信息,又表达了相应的观点,保证客观性与倾向性始终能够保持在平衡状态,不偏向任何一方,也没有失去新闻报道的内涵与价值2

(三)合理协调观点 让情感规范注入新闻报道

如果在新闻报道中投入太多主观的观点或者感情,很容易在客观性和倾向性中找不到平衡点。一些新闻报道的内容情节容易引起情感共鸣,会导致在报道过程中过于突出自己的情感观点,而没有将其与客观的事实联系起来,还有一些甚至主观见解更为突出。用事实说话,用正确的情感表达,是平衡两者关系的重点。因此在新闻报道中要控制好“主我”与“客我”的矛盾,既要融入新闻内容中去体会当事人感受,又要将其能够准确、客观地表达出来,并理性的注入情感观点。新闻报道自身的观点要做到明确和专业,在情感投入上要更加具有边界感和规范性,让受众体会到恰到好处的分寸感,即情感的主观表达全面并具体,能够突出新闻的特征与属性,提高新闻报道质量与效果。

新闻报道要在立足事实的基础上寻找带有客观性的情感规范,在观点表达或者情感表达中不违背事实,不扭曲事实,不夸大自身的观点和建议,而是以更加合理的状态,更加专业的情感态度去传递观点,符合受众需要,也满足新闻报道的条件和意义3

四、结束语

随着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报道要在新媒体环境下不断更新自己的意识观念和形式模式。但是要始终保持客观冷静的报道态度,在新闻观点的表达和陈述中要对倾向性予以正确的理解和实践,将新闻报道注入透明性和介入性,以多维度、多方面对新闻进行报道,并规范自身的情感态度与见解,平衡好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倾向性,从而带给受众更加专业、更加具有思想引领力的新闻报道,持续扩大新闻报道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林芸.多维度报道避免新闻倾向性和客观性的失衡[J].东南传播,2019(05):150-151.

2】肖园园.试论县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平衡[J].传播力研究,2018,2(10):35.

3】熊媛.超越客观性原则:浅析情感注入客观新闻报道的合理性[J].视听,2021(01):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