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江海一期01B-05号地块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5
/ 3

数字江海一期01B-05号地块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技术

徐飞龙

宝钢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钢筋桁架楼承板可以直接固定在钢梁上,通过焊接后可以浇注混凝土。该方法大大减少了施工时间并显著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工程步骤,有助于提升工程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本文以数字江海一期01B-05号地块项目为例,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吊装技术、钢筋桁架模板安装流程、钢筋桁架楼承板铺设、边模施工与栓钉焊接操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钢筋桁架楼承板;吊装;边模施工;楼承板铺设

引言

在钢框架结构的楼板施工中,钢筋桁架楼承板是直接安装在钢梁上的。只需要进行绑扎和焊接,便可以开始浇筑混凝土。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应用能够替代镀锌钢板,并与桁架结构共同承担负载。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该构件可以作为钢梁的侧向支撑,与钢梁共同承受荷载,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在楼板的建造过程中,钢筋桁架楼承板被铺设在钢梁上,并与板边紧密相连。此外,竖筋和梁的上翼缘也进行焊接。随后进行钢筋安装,并浇筑混凝土,最终形成现浇板。这种模板的应用优势在于无需搭建木模板或脚手架,显著减少了钢筋绑扎的工作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1工程概况

数字江海一期01B-05地块新建厂房项目(除桩基工程)—T1号楼位于上海市奉贤区汇丰北路与嘉园路交叉口。建筑面积为40392.55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2860.52m2,地上建筑面积为37532.03m2。主要功能为厂房、研发、配套、整体地下车库。T1#楼为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地下部分1层,地上部分13层,其中地下一层为停车库。地下室1层,为型钢混凝土结构,层底标高为-5.7米。地上13层,建筑高度为79.65m,地上箱型钢柱内浇筑混凝土。地上1~7层层高为6.5米,8~13层层高为5.5米。其中8~13层有部分悬挑结构,悬挑长度为9米(本工程难点重点)。

2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特点

钢筋桁架楼承板与传统建筑施工材料在连接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所以,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准备,以提升主体施工速度。由于不用搭设脚手架,不仅施工进度得到了充分保证,而且可以在多个工作平台上同时进行,有效满足了交叉作业的实际需求。在支撑模板时,采取了以下措施:设置宽敞的工作范围,创新混凝土浇筑方式,以满足立体施工的标准。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缩短施工周期,还充分展现了钢筋桁架楼承板在施工中的优点[2]

在应用钢筋桁架楼承板时,可以使用普通型钢板,将施工厚度降低30cm,从而逐步降低工程自重。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混凝土的使用,并尽量减少其消耗。为了降低建设成本,需要深入理解施工结构的内在需求,并为其创造适当的施工条件,以实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目标。

在生产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过程中,选择使用了0.5毫米的钢板。这种特定厚度的钢板使得焊接工作更加容易,同时保证了焊接表面的平整度,使得最终的产品外观更加美观。该设计不仅满足耐火与防腐标准,还进行了科学的力学性能分析。为了更真实地了解钢筋桁架楼承板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通过降低镀锌钢板的厚度,成功提高了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的可靠性。这一举措对增强钢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外,减少钢板的厚度也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废料产出量,更加环保,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技术

根据该工程的结构特点,钢结构楼面采用压型钢板。压型板均设计为无须支撑的压型板板型。

3.1吊装方法

钢筋桁架的整体长度必须严格控制在12m范围内,并且重量也应当结合实际长度做出科学管理,即每沿米的重量以3-16kg为最佳。尽量避免人员搬动,以免影响节点之间精准度。针对地面在进行配料处理之后,必须将所需材料吊装到对应楼层之后,再进行后续操作。在整个吊装操作过程中,需要做好包装标记与布局设定,以便提升吊装位置的精准度。在实施安装操作期间,则需要保障下一层模板完成相关操作后再进行上一层处理。若在实施安装中,出现了顺序颠倒,可能引发斜向进料问题,严重情况还可能损坏桁架模板。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上述问题,就必须做好充分的通道预料处理,以确保安全运输和安装。

3.2钢筋桁架模板安装要求

根据建筑的整体平面结构特征来做好相应的桁架铺设以及后续绑扎、安装等操作。当建筑平面形状出现变化时,我们采用了一种方法,即针对桁架模板进行切割处理,随后采用支座钢筋焊接在端部位置,再进行后续操作。在实施切割操作时,主要以氧气切割方案完成。在保障模板成功穿过横梁之后,若观察到腹杆脚架部位并未达到对应横梁位置,那么就必须配合钢筋焊接处理。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钢筋桁架模板伸入梁边的长度必须严格满足设计要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不符合设计要求,可能会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在模板搭接长度方面,钢筋桁架下弦钢筋直径的5 d和50 mm的较大值。底模与钢梁在模板宽度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应少于30 mm,以保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不出现漏浆情况。

在施工期间,钢筋桁架模板的位置应严格按照图纸和相关规范精确调整。对于板材的直线度误差,必须将其控制在1mm的范围内,而板的错口误差应小于0.5mm。一旦钢筋桁架模板铺设完毕,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成品,以防止表面出现凹陷。完成所有操作后,需要及时检查验收,以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完整性。

3.3钢筋桁架模板安装

3.3.1施工顺序

平面施工顺序:在设计图的起始位置,从一边开始按顺序安置钢筋、搭建模板,最后处理边缘和角落部分。在每一层的建筑过程中,应遵循此顺序。具体顺序必须是先立面,再铺设和模板搭设。

3.3.2施工方法

在下一节的钢柱和配套的钢梁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钢筋桁架模板的安装。安装过程应精确地对齐基准线,然后按照规定的顺序安装第一块模板。模板与模板之间的连接采用扣合方式,这种连接应确保紧密,以防止在灌注混凝土时出现漏浆的情况。

一旦钢筋桁架模板就位,必须立即将其端部的竖向钢筋与钢梁稳固地焊接在一起。接着,需要沿着板宽度的方向,将底模与钢梁进行点焊,这种焊接方式采用手工电弧焊,且焊接间距不得超过30cm。此外,为了防止钢筋桁架发生侧向失稳,应及时进行附加钢筋的绑扎。与此同时,还应按照设计要求设置临时支撑,以保证支撑稳定可靠。其次,在铺设到特定区域后,必须及时将其固定,以防止钢筋框架在侧面发生失稳。同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设置临时支撑,并确保支撑稳定、可靠。另外,在板的边缘和与梁重叠的地方,应避免出现缝隙和空隙[3]

3.3.3安装流程

楼层的主次钢梁验收通过后即可安排钢筋桁架楼承板铺设及栓钉焊接。安装流程:角钢包装件→吊运→现场堆放→现场铺设→边模板安装→竖向钢筋支座点焊→现场管线铺设→栓钉焊接→现场附加钢筋捆扎→浇注混凝土→混凝土磨平

3.3.4附加钢筋工程及管线敷设

在进行施工操作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设计要点,以便正确处理各个部位钢筋位置和顺序,确保整体可形成捆扎连接。结合设计方案中的要求,在楼板上方开设一个相应的孔洞,必须配合做好孔洞周围边模和强筋处理。在进行强筋设置过程中,则需要基于面筋下方来处理,直至楼板混凝土能够达到设计强度,随后才能够进行模板切割处理。在实施切割操作时,主要以氧气切割方案完成。

在板中铺设管道时,如果管道是垂直穿越,刚性管道可以满足要求。但若采取的是斜向穿过的情况,考虑到钢筋桁架所带来的影响,那么需要尽量选取柔韧性较佳的材料。因钢筋桁架之间的间隔距离非常有限,那么就需要尽量避开多根管道的束缚,以更小直径的管道来处理,使得其能够分散到对应预埋孔中。

此外,电气接线盒可以预先固定在底模上。安装时允许钻直径小于等于30mm的小孔,以免模板变形,影响外观或漏浆。在敷设附加钢筋和管道时,必须注意保护已敷设的模板,避免在底模上行走或踩踏。严禁随意拉剪钢筋。如果必须切割钢筋,应将钢筋与同类型钢筋重新连接,以便恢复。

3.4钢筋桁架楼承板的铺设

在进行楼承板操作处理之前,必须将对应板块的位置做出设定,并吊装到相应为止后,再进行后续操作。铺设楼承板期间,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起点和结点位置来做好对应参考线设计。通过保障参考线与第一快板相互对齐之后,即可进行首块板块的安装。随后通过相同方法逐项完成其他版块处理。最后,配合非标准板材完成后续的铺设处理。

图1 钢桁架楼承板铺设起始线设置

在安装钢筋桁架楼承板时,应随时进行点焊,将支座竖筋与钢梁或支撑角钢固定。板与板应紧密贴合,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漏浆。在铺设钢筋桁架楼承板时,必须将桁架的长度和搭设长度尽量保持在5d与50mm范围之间。除此之外,宽度也应当控制在30mm以上,以防浇筑漏浆问题。

图2搭接长度示意图

钢桁架楼承板与钢梁搭接时,宽度方向应遵循板边点焊的原则,并与钢梁牢固连接。焊点之间的距离应满足图纸要求,焊点间距的允许误差为+50mm。支撑板位置应严格根据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调节,为了确保板材的直线度误差不超过20 mm,以及板材的错口误差小于20 mm,当平面形状出现偏差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可以切割钢桁架楼板支撑板。在切割前,需要检查切割尺寸,并在地板支撑板上进行放样。可使用机械切割或气割进行切割。只有当端部支撑钢筋恢复到正确位置后,才能开始安装,并且可以与钢梁或支撑角钢点焊固定。在钢柱处切割时,可以直接将钢桁架的上下弦筋与钢柱焊接牢固,并根据图纸要求增加柱边筋。在将钢筋桁架楼承板吊装至高空存放后,敷设前不能解开包装装置。当敷设工作停止时,未铺筑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应及时捆扎固定。

3.5栓钉焊接

在进行栓钉抗剪连接时,一部分栓钉直接在钢梁的顶部进行非穿透性焊接,而另一部分栓钉则与钢筋桁架楼承板夹在一起进行穿透焊接。为了保证良好的栓钉焊接质量,必须将钢筋桁架模板底模与母材之间的间隙控制在1.0mm以内。当钢筋桁架模板较厚时,板形容易变得不规则和平整度差,导致间隙过大。因此,在施工期间,需要密切关注钢梁的顶部高度与挠度,以尽量降低间隙并确保施工质量。遇到钢筋桁架模板向上翘起导致与母材之间出现过大间隙的情况,可以使用手摇杠杆式卡具,对钢筋桁架模板的邻近焊接部位进行局部加压,从而使其与母材紧密结合

[4]。此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如使用特殊材料填充间隙,或对焊接部位进行加固等,以增强结合效果。

图3栓钉焊接示意

3.6边模板安装

在实施模板安装操作期间,需要确保其与钢梁的表面能够紧密结合,钢梁的表面和模板每间隔30cm的位置就必须做好焊接处理,整个焊缝的长度也需要达到25mm,高度则需要达到2mm。在开展全面检查过程中,必须保障所有边模已经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完成了安装,不会有任何的漏浆现象。边模的封堵操作,见图4。

图4边模封堵示意

3.7附加钢筋的施工

附加钢筋的施工顺序为:先铺设下部附加钢筋,接着绑扎洞边附加筋,然后铺设上部附加钢筋,焊接连接钢筋,最后布置支座负弯矩钢筋。

在钢筋桁架楼承板中,当遇到钢梁断开时,需要设置连接钢筋。这需要将钢筋桁架的上、下弦钢筋在断开处用相同等级、相同直径的钢筋进行连接。其次,还必须在楼板支座钢梁上增设附加的负弯矩钢筋,连接钢筋应通过焊接或绑扎的方式与附加的负弯矩钢筋相连。具体的连接方式需要根据平面配筋图各部位的要求进行。在焊接时,应采用单面焊接,焊缝长度应为钢筋直径的10倍。

3.8混凝土工程

在浇灌混凝土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标准《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混凝土浇筑时,保持混凝土的平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高度超过0.3m和两倍楼板厚度中的较小值,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离析、泌水,甚至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操作混凝土振捣器时,建议使用平板振捣器。禁止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在施工缝处振捣时,尽量减少对已初凝混凝土的破坏。在混凝土养护期间,为避免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楼板不应承受过大的施工荷载。

4结语

总的来说,钢桁架楼盖支撑板施工技术是施工技术的创新,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而且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相信在未来的建筑行业中,该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钢筋桁架模板》Q/HDB01-2006

[2].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应用研究[J].郭伟.纯碱工业.2023-06-13

[3].装配式钢结构厂房的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技术[J].吴镝;陈建良;许家庆;邹慧强.安装.2023-05-15

[4].钢筋桁架混凝土组合楼承板施工技术探究[J].徐旭;武杰;强世伟;张高峰;殷海院.四川建材              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