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5
/ 2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

刘青松

51302819750604167X

摘要: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中取得广泛应用,有效融合了微电子和机械技术,集多重优势于一体,以模块化的方式组织设计与配套工作,富有智能化、模块化、个性化等多重特征,对提升工程机械运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工程机械中的具体应用要点,提出思路与方法,以期提升工程机械运行水平。

关键词: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机械运行水平

引言

生产效率高、能耗低,践行节能环保的发展路径,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充分发挥工程机械在自动化方面的优势,以便更高效地施工,减轻人工劳动强度,保证施工精度,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机械设备的功能丰富,操作较便捷,需在设计阶段践行人性化理念,提高人机交互水平,使操作人员能够根据自身需求更为高效地操作。工程机械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随着工程机械使用时间延长,其在经济效益方面的优势逐步彰显,能够实现高质量、低成本的发展目标。

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

1.1传感器检测技术的应用

传感器检测技术可以实现非电量向电量的转换,应用于工程机械能够完整且及时地显示最佳数据,实现对运行数据的有效控制。随着传感器技术发展,融合信息化、计算机等技术,在灵敏性、稳定性、适应性等方面均具有突出的优势。工程机械的使用环境复杂,粉尘、泥浆等对机械设备的影响较明显,传感器应具备密封、耐磨的特性,以免出现异常。应用优质电子器件可以保证温度补偿的标准化与线性化,将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2 I/O接口技术的应用

工程机械对信号的多元化提出较高要求,为了顺应行业发展,在配套微处理器的基础上联合应用I/O接口技术,能够实现对信息的有效处理;联合应用传感器,获得能够反映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并对其进行逻辑分析、判断、转换,结合设备运行要求,生成执行机构的一体化控制指令,达到动态化调控效果。工程机械具备自诊断功能,可以基于U。接口技术完成基于信息的一系列操作,如信息优化、系统显示。配套单片机能够完成数据采集、传递、处理相关操作。

1.3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工程机械运行效率较高,存在噪声低、稳定可靠等特点。功能层面的提升丰富了工程机械的配套技术,技术融合时,可能出现协调不佳或其他方面的问题。此时,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建立安全容错体系,帮助工程机械规避风险,保证机械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故障自诊断功能模块属于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基于算法确定故障的具体部位,对故障形成正确的认识,及时定位和修复设备故障。电子故障诊断技术体系中,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用红外线分光光度仪、金属微粒含量分析仪、超声波探伤仪等仪器。

1.4在柴油机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工程机械的运行负荷较大,对机械的动力核心提出较高的要求,为顺利推动机械运行,通常配套柴油机。技术人员通过降低柴油机污染物等级和提高燃油效率等方法,实现柴油机运行状态的优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柴油机的自动控制提供可能,在合理的控制机制下,可以降低柴油机日常运行中的废气排放量,提高其动力性能;能够及时监测工程机械的运行状态,进行合理的调整,保持运行全程的最优化,使用自动控制调速器能够保证柴油机的合理运行。在动态化调控机制下,柴油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均提升。

1.5实现工程机械自动化作业

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提高工程机械的自动化水平,对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减轻员工劳动强度等均具有积极意义。现代大型工程机械中,在技术层面进行大量突破,如配置电子系统控制的自动变速箱,可以提高挖掘机、推土机等相关工程机械的燃油经济性,有效地控制运行全过程的发动机功率。

1.6分布式系统的应用

在工程机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中,分布式控制系统能够对现有控制内容进行分类,分别对应特定的子处理系统,能够取得传统集中式控制方式不具备的良好控制效果。分布式控制系统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频率逐步提高,能够给实时调度、在线最优化等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持,逐步朝着“测、控、管”一体化的综合性系统方向发展。分布式控制系统主要实施二级或三级模式,在部分应用要求更高的工程机械中,具备更多的分级数量。

1.7在改造机床方面的应用

数控机床对产品加工精度具有较高的要求,配套模具存在偏差可能导致加工后的产品难以满足质量要求,实际使用中存在异常。机电一体化技术对精确度的要求较高,配套高效的检测系统,将其应用于工程机械,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方式下数控机床精度有限的问题,有利于数控机床自动化目标的实现。

1.8在包装机械中的应用

包装机械的内部组成复杂,任意部分存在异常均会对机械设备的整体运行状态造成不良影响。控制连杆属于机械的关键部分,可能影响机械整体运行效果。向包装机械中融入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使包装机械更顺畅地运行,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在检维修方面的成本投入。

1.9一体化智能化轨排

轨道成套智能化建造设备主要由智能分枕机、智能粗铺机、智能精调机、承轨台检测机器人等设备组成,能够实现混凝土浇筑质量和精度智能控制、轨排轨枕自动分枕定位组装、轨排智能运输定位和粗铺、轨排自动精调锁定,进行数据实时上传、承轨台数据智能测量、扣件自动精准配置的智能一体化施工工法,提高施工功效及工程质量。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展望

(1)智能化。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理论的成熟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融合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促进工程机械的智能化运行。(2)模块化。模块化发展方式下,工程机械的复杂度降低,达到产品标准化生产、减少资源浪费等多重效果,工程机械的性能优势得到有效发挥。(3)个性化。市场竞争日趋紧张的环境中,厂商推出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应能够提供定制服务,满足不同个体的特定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稳定市场份额。工程领域中,个性化的机械设备能够有效推动工作开展。(4)微型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纳米技术、机械技术的融合是必然趋势,能够保证工业产品的生产质量,减少成本投入。(5)高性能。工程机械需要具备足够的性能优势,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因此,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中,需要向高性能的趋势迈进,凭借良好的性能优势为日常工作助力。CNC系统中含有多个CPU结构,配套多条总线,显著提高工程机械性能。(6)节能环保。面对资源日益紧缺的发展环境,节能环保发展之路势在必行,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中,应充分关注资源的节约化利用以及生产废弃物的深度处理,最大限度减小因生产作业导致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

3结语

工业生产中,工程机械属于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优质工程机械的配套,能够给工业的发展提供助力。在工程机械的技术配套中,机电一体化技术极具代表性,能够引领工程机械行业向高品质、自动化、智能化等方向迈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正确认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把握发展机遇,注重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与创新,以期取得更为显著的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高小奎.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炭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2(16):151-153.

[2]郑书岚.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概述[J].时代汽车,2022(18):130-131.

[3]程致梁.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工程与装备,2022,49(04):25-27.

[4]姚非非.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分析[J].农业工程与装备,2022,49(04):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