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配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临床合理用药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2
/ 2

静配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临床合理用药及安全性分析

费元巧

咸宁市中心医院 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湖北咸宁 437100

摘要目的探讨静配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临床合理用药及安全性。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220例静配中心用药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护理质量控制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不合理用药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护理质量控制用于静配中心用药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关键词】静配中心;护理质量控制;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性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也被称为静配中心,它是医院的药学系,这个科室要按照医师开出的用药处方或医嘱,经过药师的审核后,在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或护理人员的情况下,在无菌的条件下,对药品进行调配,在调配完成后,将成品送入输液中心[1]。在静配中心科室,因为工作人员的操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他们对药品的成分和医嘱的方案等认识不足,经常会在配置药剂的时候发生错误,造成病人服药后的不良反应。为此,要提高静配中心的品质控制,以减少药物的损耗,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本研究探析了静配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临床合理用药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220例静配中心用药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男60例,女50例;年龄21-76(45.21±2.27)岁。对照组男58例,女52例;年龄21-75(45.78±2.55)岁。两组资料可比性高,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按照传统的管理方法,按照医生的吩咐,在药师的引导下配置药物,并登记药物名,记录静脉用药的有关记录。

观察组采取护理质量控制。1、强化培训:按照有关的管理规定,静配中心要对科室内的工作人员展开定时的培训与学习,强化对工作人员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培训,提高调配人员的认知程度。在训练中,除对无菌作业进行训练之外,还应对调配人员进行关于各类药品调配禁忌的有关知识的训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诸如中成药用药、抗肿瘤药等用药知识的讲座,以提高员工的用药知识和用药技巧,特别是在对孩子用药的时候,要对调配人员对药品剂量、配伍禁忌的认识进行严密控制,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2、落实制度:在制订了有关制度之后,要对 VIP病房的各项制度进行严格落实,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检查,以避免出现药物使用失误和其他意外事件。3、环境控制:静配中心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部门,其环境是非常关键的。由于静配中心是一种封闭式的清洁区域,因此,在上班和下班期间,必须进行换鞋,洗手,更衣等,在进入操作室之前,必须佩戴一次性无菌手套,帽子,口罩,连体衣等,只有在做好基础的佩戴后,才可以进行手术。4、室内消毒:在静配中心,每一次操作之前,均须用紫外线灭菌30分钟左右,并用75%酒精擦拭工作台。调配药剂时,一定要在洁净的、层流动的工作台上进行,并要按照无菌工艺操作的标准,避免发生药剂被微生物污染的意外。5、优化医嘱的审核。这既是静配工作的首要步骤,也是药剂师参与到临床合理用药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它需要审方药师具有丰富的药学工作经验,具有良好的药学专业素养,对药理专业知识以及一定的临床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对不合理用药进行事前干预,从而达到提高药品效果,降低副作用的目的[2]。对药物的配伍禁忌、溶媒选用适合性、用法用量、用药顺序、滴注时间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审核。审方药师在审阅医嘱过程中,应当与临床医师保持紧密的联系,充分发挥其职能,如发现临床用药有不合理之处,要及时告知医师对其进行修正,超出规定的使用要有充足的理由。6、分批和贴签、摆药。药剂师按病人的液量,将病人的输入量分成不同的批次,以确保药品的新鲜与稳定。标签、摆设、检查等工作都是由不同的药剂师来完成的,这样就可以做到多个药剂师一起参与,从多个角度来考虑药物的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多人多环节来审查药物的合理性。7、集中化分配。药师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稳定性、不相容性、进行调配时,可以确保输液的高质量性,并可以随时对输液展开检测,真正做到为患者安全用药负责。核对药师不仅要对各类常用的静脉用药的外表、性质了如指掌,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并对输液过程进行最终的审核,以确保输液的准确、安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各环节不合理情况、满意度和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23.0软件统计进行了 x2、t检验,P<0.05则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各环节的差错情况

两组对比,对照组总缺陷率110%(44/110),观察组总缺陷率21.81%(24/110),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两组各环节的差错情况

组别

例数

贴签错误

摆药错误

配药错误

溶媒错误

总缺陷率

对照组

110

15

12

9

8

44(110.00)

观察组

110

9

6

5

4

24(21.81)

X2

-

-

-

-

-

8.5139

P值

-

-

-

-

-

0.004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两组对比,观察组满意度98.18%(108/110),对照组满意度79.09%(87/110)(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110

70

38

2

108(98.18)

对照组

110

50

27

23

87(79.09)

X2

-

-

-

-

19.9015

P值

-

-

-

-

0.000

2.3两组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少,有3例出现恶心,对照组有12例不良反应,当中有5例恶心呕吐,4例穿刺部位过敏,其他有3例(P<0.05)。

3讨论

在临床中,最常用的一种给药方法就是静脉给药,它将药物直接注入到血液中,具有起效快、血药浓度和治理效果稳定等优点[2]。然而,它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不当的使用会对病人的疗效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威胁到病人的生命。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在符合国际标准、以药物特性为基础的操作环境下,通过药师审核的配方,再加上接受过特殊训练的药学技术人员,对全静脉营养、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的静脉药物配置,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药学服务的机构,将原本分散在病区治疗室的开放环境下进行分配的静脉用药,变成了由专业技术人员在万级洁净、密闭环境下,局部百级洁净的操作台上进行分配。

静脉药物集中调配指的是药学人员在此机构对静脉配置药品展开加药调配,使其变成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使用的成品输液的操作过程[3-4]

为了提高静脉治疗效率,各个医院相继成立了自己的静配中心。但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质量控制方法。在使用药物之前,需要对药物的剂量,浓度,速度,途径,时间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以保证药物的使用安全性。因此,对于在静配中心工作的工作人员来说,一定要加大对他们的药理学知识的训练力度,从而提升他们的工作品质,防止病人发生药物副作用[5-6]

本次研究发现,就各个缓解的不良情况而言,观察组错误发生率为21.81%,而对照组错误发生率为110%;就护理满意度而言,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8.18%与79.09%,且不良反应观察组更少,这说明,在静配中心临床配制药品时,采取强化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可以使各个步骤中的错误减少,提升病人的用药安全性与满意度。

总结来说,在静配中心,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增加病人的满意度,是一种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方法[5]。

参考文献:

[1]詹月敏,陈凤莲,周艳. 静配中心首批输液配送限速影响因素分析与改进策略[J]. 海峡药学,2022,34(12):153-155.

[2]闫秀芬,左国华,范国鸿. 护理标识联合垂直管理在静配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20):3661-3663.

[3]苏婷. 护理风险管理联合护理标识在静配中心管理中的应用[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06):737-739.

[4]王丽丽,刘炳芳.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人员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心理月刊,2022,17(11):17-19.

[5]夏冬梅,许华晨. 浅谈医院静配中心药品破损原因及对策[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16):186-189.

[6]张奕平,林素珍,廖淑兰. 静配中心细化药护分工对静配工作效率和质量影响的分析[J]. 北方药学,2022,19(05):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