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信息化服务在港口发展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1
/ 2

试论信息化服务在港口发展中的作用

吴磊

天津市天科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  300192

摘要:近年来,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推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沿海城市经济日益繁荣,港口作为城市交流的重要设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在沿海城市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结合当前的市场发展形势,在港口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信息化技术更好的为港口服务,满足港口建设的深入。信息化技术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改变了以往传统型的落后模式,实现了生产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信息化服务在港口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服务;港口;发展

引言

信息化是当前各个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信息化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计算机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改变了以往传统型的生产方式,实现了生产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人力进行调控,而信息化技术在引进之后能够满足自动化生产以及自动化的信息调控,实现了生产的高效性。港口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对于推进经济进步具备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在港口中应用信息化服务能够促进港口发展的科学性,全面践行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相关要求。

1 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1 有助于对水文信息的收集

港口信息化建设能够在港口运行过程中实现水文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尤其在港口运行过程中能够满足对沿海天气、气候变化以及承载量等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结合数据化技术进行分析与判断,满足对数据的探讨,及时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异常,并且满足预警功能。在现代化港口的建设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建立健全的数据库,及时分析港口建设的具体状况,协助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和信息的采集,分析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而建设单位可以结合数据和信息精准把控工程项目的方向与进度,在实现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之上加快管理效率。

1.2 提高信息监控的有效性

在港口信息化建设中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需求,在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进行工程项目的全面监控,保持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跟踪。比如,可以进行虚拟AIS航标发射站的建立,利用激光流量检查方法对重点位置进行分析,包含停泊区、汇流区等的全面监控,通过此种方式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投入,达到较高的成本管理要求,而且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实现全面监督,积极解决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够精准的进行现场数据和信息的收集,而且可以将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转化为视频和图像资料,给港口建设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在监控时能够满足对各施工环节的调整,坚决杜绝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出现的施工错误或者施工交叉,通过数据和信息的保存给后续项目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查询便利,保障了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港口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的具体作用

2.1 在交通方面的作用

港口是沿海城市发展的重要设施,港口交通状况也会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质量与效率,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能够满足港口运输与空运、海运、铁运以及陆运等进行融合,结合信息化技术实现对资源的整合,满足运输效率的提升。在信息化的管理过程中,设置监控设施,通过监控设备满足对交通运输路线的实时监控,避免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出现的交通管理问题,结合信息化管理要求整合所有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在空运信息化中包含了航班计划以及货物准备工作,能够及时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信息,了解航线以及航运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保障运输效率的提升。道路交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可以结合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满足运输过程中数据和信息的探讨,在发生交通安全事故能够结合数据分析,及时作出线路调整,降低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隐患。轨道交通信息化中可以结合港口运输以及轨道交通变化情况等进行探讨,实现运输过程中的资源整合,做到港口运输与轨道交通运输之间的数据和信息共享,真正达到管理的一体化,促进运输效率的提升,也确保在运输过程中具备较高的安全性。水上交通运输信息化管理能够满足在运输过程中实现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尤其针对重要线路或者重要船只等进行实时监控,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满足船只运输的安全性,同时也为船只的离港、入港等提供有效的数据和信息支持。

2.2 在管理方面的作用

港口信息化在管理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商务管理信息化。在港口的运行过程中,每天都会涉及到多种类型的交易项目,也是各类物资的聚集地,港口的发展也就代表运营不断发生变化与调整,通过商务管理信息化能够实现对贸易模式的更新,为港口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同时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在商务信息化管理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港口的物流服务,结合物流管理要求建立相应的物流运输平台,对物流、仓储、海关等各个环节加大管理力度,结合业务信息以及相关数据等形成区域性的管理平台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在管理平台中能够实现各部门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及时进行相关信息处理,做到对运输的实时监控,满足货物仓储以及运输的高效性。第二,办单管理信息化。在办单管理系统中,相关工作人员只需要按照货主出具的相关手续,在系统中进行货物清单的登记,便可以将其认作为港口生产的证件。货主提供相应的证件或者合约有权进行货物的交易,在取货时按照费用预交状况签订取货通知单,在所有的货物流程结束之后,需要进行货物账目的注销,结合手续办理能够在港口管理过程中保障证件的有效性,实现对货物交易的全面监控与管理。

2.3 海事信息化

信息化服务体系在港口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结合港口的水文状况、地理环境特点等选择合适位置进行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满足对船舶的自动识别,可以设置雷达站、视频监控点以及水文气象监测点等满足对水上交通的全面监控,达到较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为了满足信息化管理要求,还需要及时进行水上交通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尤其针对重点的船舶以及重点水域等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结合电子巡航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满足对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发挥管理系统具备的价值。除此之外,建立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在满足了运行的智能化与信息化程度时,能够在交通组织方面提供有力支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利用物联网或者移动终端等手段实现在管理过程中违章、事故等的查询,并且结合设置的管理系统满足抓拍取证要求,在进行事故的统计与分析中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确保了事故处理的高效性与合理性。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自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以及信息化服务涵盖了我国的各个行业。在港口发展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服务,满足管理的高效性,实现港口运行过程中数据和信息的传输,建立全面的监控系统,达到港口管理的规范化与合理化。另外,结合信息化服务实现了商务活动效率的提升,促进管理的高效性,增强了运作效率,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金伟,雷唯.我国港口信息化发展的通信需求研究[J].广东通信技术,2017,37(06):39-41.

[2] 林捷.港口信息化建设中物联网技术的现状探讨[J].通讯世界,2017(10):274-275.

[3] 崔璟琳.港口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共享障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05):44-45.

[4] 李玉民.港口与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17(05):84-85.

[5] 王鑫.浅谈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J].商业故事,2017(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