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人如何实施夜间自我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9
/ 2

冠心病人如何实施夜间自我护理?

罗静

宜宾市第三中医医院 644600

摘要:冠心病本质上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心脏病,当该疾病发生之后,患者的心脏血液供给将会显著减少,从而导致胸痛,一些患者会感受到肩部、颈部和咽喉部位的放射疼痛,出现濒死感。冠心病在夜间发作的情况比较多见,这种现象与夜间人体的一系列生理变化有关,为了尽可能避免夜间发作导致的救治不及时等情况,患者应当加强自身的夜间护理力度。

关键词:冠心病;夜间护理;自我护理

1 为什么冠心病常常在夜间发作?

冠心病在当前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形成了巨大的危害。冠心病的发生群体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在30~40岁之前的人群之中比较少见,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则发病可能性将会增加。虽然冠心病常见于中老年群体之中,但是冠状动脉的病变却并不是只在中老年阶段才开始发生,大量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在童年阶段就已经开始。此外,脑力劳动者的冠心病发生率也会超过体力劳动者,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脑力劳动者长时间处于精神高度集中和紧张的状态。在发作时间方面,冠心病在24h之中均有发病的可能性,但是从以往的临床工作,以及相关的调查研究之中可以了解到,夜间发作的情况显然多于白天发作。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核心原因是,当处于夜晚的时候,患者周围的环境比较安全,患者自身的运动量也相较白天显著减少,因此心脏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将会增强,并处于主导作用,而这种现象将会对心脏形成显著的抑制作用,让人体的心率出现减慢,心房的收缩力降低,由此造成冠心病在夜间发病的情况高于其他阶段。当然,在夜间出现冠心病发作的现象的时候,多数患者可能会对自身的病情缺乏重视,因此在发病之后往往出现干预不及时,导致患者死亡可能性增加。整体而言,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相关患者必须对自身的夜间护理工作形成高度重视,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来展开自我护理,避免出现生命危险。

2 冠心病患者的夜间自我护理方法

在冠心病患者的夜间护理工作之中,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比较多样的,但同时只有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的把握和统筹,才能够确保夜间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首先,相关患者应当形成良好的睡眠姿势,睡眠姿势对人体心脏的影响深远,而冠心病患者本身心脏功能相对较差,夜间冠心病也比较容易发作,因此对自身的睡姿进行合理选择尤为关键。对于存在重度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以及因为冠心病而出现心功能不全的个体,在睡眠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减轻自身心脏的负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睡姿选择的时候,可以选择头高脚底的姿势,从而可以降低心脏法进行血液输送的负担,避免因为睡觉过程中心脏负荷过重而引发病情的突然发作。当然,如果相关患者所使用的床为可以调节的类型,那么在患者夜间睡眠的时候可以按照自身的感受,将床头适当抬高10~15°左右,以充分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

其次,为了降低夜间发作冠心病的可能性,相关患者还应当对自身的晚餐进行科学选择,充分地控制糖类、脂肪以及钠盐在晚餐之中的摄入量,尽可能减少荤食、烟酒的摄入,避免在睡前喝茶或咖啡。吸烟本身对人体的身体即存在大量危害,香烟之中的尼古丁可以对血管形成刺激,并导致血管痉挛,且可以促进血压的升高,心跳加快,增加心脏的负担,从而诱发心绞痛。部分中老年人习惯在晚餐饮酒,这也是导致其夜间病情突发的重要原因。酒精的摄入将会刺激人体脂肪组织的分解,从而增加血液之中脂肪酸的水平,让肝脏合成的前脂β-蛋白量呈现出迅速的升高,由此则可能导致冠心病的发作。咖啡和茶等饮料也应当在晚间避免应用,一方面咖啡之中的咖啡因会刺激人体的血脂及血糖水平升高,另一方面咖啡因、茶碱、鞣酸等会刺激神经使之兴奋,导致患者的睡眠状况不佳,从而让心脏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容易促进冠心病的发作。

此外,保证睡眠的充足也是冠心病患者进行夜间自我护理的关键。对于成年人而言,保证6~8h的良好睡眠,将能够保证其身体各个系统运行状态的改善,一些冠心病患者可能对充足睡眠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足,从而让自身在夜间始终处于劳累状态,心脏负荷过重,促进了疾病的发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相关个体应当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自身过度的人脑力劳动以及精神紧张,同时睡眠应当形成规律,让自身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和充足的睡眠。夜间的情绪也是造成其冠心病发作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睡眠之前应当对自身的情绪进行合理的调节与管理,如果持续处在精神压力和抑郁情绪之下,则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季节变化也是造成患者病情发作的重要原因,在不同的季节之中,应当形成差异化的睡眠习惯,从而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在春季的夜晚,由于温度的变化无常,患者应当尽可能保证睡眠过程的温暖,以防止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出现感冒、肺炎等,增加心肺负担。而在夏季,气温过高会导致人体的心率加快,并引发冠心病心绞痛,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可以适当延迟睡眠时间,睡前进行乘凉、聊天等活动,待心率降低之后再进入睡眠。冬季则是冠心病发生率较高的季节,相关患者可能会因为睡眠过程中冷空气的影响,而出现冠状动脉痉挛,心肌供血不足的情况,导致疾病的突然发生,针对这种情况,睡眠过程中充分的保暖尤为关键。

最后,睡前按医嘱科学用药也是避免冠心病在夜间发作的重要手段。部分患者可能认为睡眠的时候可以少用药或者是不用药,这是冠心病患者夜间自我护理之中的重大误区。实际上,当人体进入睡眠之后,内分泌将会出现改变,儿茶酚胺等激素的分泌量将会显著增加,而对应的物质将会对人体的心脏形成影响,促进心率的加快。随着心率增加,心肌对氧的消耗量也会随之出现增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紧张,最终导致血压的大幅度变化、心律失常乃至于血栓形成等,因此睡前不遵医嘱用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巨大。有鉴于此,在睡觉前患者应当进行常规用药,合理地使用阿司匹林、潘生丁、降压药等。

结语:

     综上所述,夜间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时间点,而患者在夜间处于睡眠状态,容易对自身的病情形成忽视,导致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针对这种情况,患者需要选择合理的睡姿,并在睡前控制饮食、情绪,科学用药,以防止睡梦中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