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开发中的隧道设计与施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9
/ 2

地下空间开发中的隧道设计与施工

周卫

612401197606222675

摘要本论文旨在研究地下空间开发中的隧道设计与施工,主要关注隧道设计原则,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施工方法与技术。通过对现有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优化地下隧道的设计与施工过程,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地下空间开发;隧道设计;隧道结构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地下空间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地下空间中,隧道是一种非常常见和重要的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地下管线,水利工程等领域。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效益具有关键影响。本研究旨在系统研究地下空间开发中的隧道设计与施工,探讨如何提高隧道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二、地下隧道设计与规划

常见的隧道包括以下几种。公路隧道,用于道路交通,连接两个地理位置,并提供交通通行。铁路隧道,用于铁路交通,确保火车在穿越山脉,河流等地理障碍时能够平稳通行。地铁隧道,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使地铁列车能够在城市地下行驶。水利隧道,用于引导水流,取水,排水或者水利工程中的其他目的。矿井隧道,用于矿山采掘作业,提供换风,排水,人员出入口等功能。供电隧道,用于电力输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进行隧道设计与规划之前,必须进行地质勘察和地下水情况评估。主要步骤包括,勘察地下地质和地质构造,以便选择合适的隧道建造方法。地下水情况评估,研究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循环等,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隧道的几何形状和断面设计是其设计与规划的重要内容。考虑以下因素,交通需求,根据预计的交通流量和车辆类型,确定适当的隧道几何形状和断面尺寸,以确保安全和畅通。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确定与地质条件相适应的隧道断面形状,根据设计要求和承载能力,确定合适的隧道断面结构类型。空间利用效率,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优化隧道几何形状和断面设计,以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并减少土方开挖量。隧道布置,根据地形地貌,交通需求和工程经济等因素,确定隧道的位置,线路走向和布置方式。同时考虑与其他地下设施的协调布置。隧道通风系统设计是确保隧道内空气质量和温度适宜的关键。根据隧道长度,斜度,交通流量和污染物排放等因素,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

三、隧道结构设计与材料选择

常见的隧道衬砌结构类型包括以下几种。刚性衬砌,刚性衬砌主要由混凝土构成,包括钢筋混凝土衬砌和预制混凝土衬砌。半刚性衬砌,半刚性衬砌一般由钢筋混凝土和钢材组合而成。柔性衬砌,柔性衬砌一般采用钢丝网混凝土或者聚合物材料等,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和适应性。岩土隧道的支护体系设计旨在保证隧道在施工和使用阶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常见的岩土隧道支护体系包括以下几种。钢筋混凝土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的方式对隧道进行支护,提供强度和刚度,抵抗低压力和开挖变形。锚杆支护,通过在围岩中锚固钢筋或钢缆,形成锚杆体系,增加围岩的抗拉强度,防止围岩松散。注浆加固,利用注浆材料将隧道的围岩以及裂缝进行固结和加固,提高围岩的强度和稳定性。隧道衬砌与锚杆联合支护,结合钢筋混凝土衬砌和锚杆支护,形成联合支护体系,提供更好的承载能力和适应性。隧道的防水和防火措施是确保隧道安全运营的重要部分。防水措施,隧道内部采取防水材料和防水涂层,保证隧道对地下水的密封。防火措施,隧道内设置防火分区,防火门和自动喷水系统等设施。在隧道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与性能要求直接影响着隧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衬砌材料,根据隧道结构类型的选择,可以采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材等材料进行衬砌。材料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承受低压力和变形,并满足防水,防火等要求。支护材料,钢材,锚杆材料,注浆材料等是常见的用于岩土隧道支护的材料。它们要具备抗拉强度,耐久性,固结性能等,能够增加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效果。

四、隧道施工方法与技术

开挖方法与机械选用,开挖方法,常见的隧道开挖方法包括手工开挖,机械掘进和爆破掘进等。根据隧道地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机械设备进行开挖。如隧道掘进机,液压挖掘机,轮式装载。地下爆破是在隧道施工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爆破方法,可以用于硬岩地层的开挖。爆破设计,通过对隧道地地质条件进行评估和勘察,确定爆破参数,包括炸药种类,装药方式,起爆序列等。安全措施,在进行地下爆破时,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处理挖掘出的土壤,并进行合理的排土方式。土壤处理,挖掘出的土壤可以通过筛分,搅拌,浸泡等方式进行处理,排土方式,常见的排土方式有以下几种。卸料到车辆,输送带排土,泥水管排土。在隧道施工中,岩层处理和支护是确保隧道稳定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岩层处理,对于存在岩层问题的隧道,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岩层处理。预处理爆破,地层加固。支护施工,主要针对地质较差的隧道段落,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支护。钢筋混凝土衬砌,锚杆支护,土压平衡推进。

五、地下隧道安全与监测

隧道施工涉及复杂的地下工程和施工过程,需要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组织,安全生产计划,岗前培训,工作票管理,施工现场管理。为了及时发现和评估地下隧道结构的变形和破坏程度,可以采用地下隧道结构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记录和分析隧道结构的变化情况,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在地下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灾害预防和应急响应措施,以确保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六、地下空间开发中的隧道案例研究

在地下空间开发中,隧道案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上海地铁浦东国际机场线隧道是连接上海市区和浦东国际机场的一条地铁线路。该隧道全长约39.4公里,采用盾构法施工。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地质条件,包括软土层,黏土和沙砾质土层等。为了应对这些地质条件,采用了适当的隧道支护体系,如钢支撑,喷射混凝土衬砌等。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注意到环境保护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案例研究提供了有关隧道设计与施工的经验教训。它们强调了地质勘察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合适的支护体系和施工技术在隧道项目成功实施中的作用。同时,该案例也突出了环境保护和安全措施的必要性,以确保地下空间开发过程的可持续性和社会接受度。

七、结论

地下空间开发中,隧道设计与施工的成功关键在于科学的地质勘察,合理的设计方案,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有效的质量控制。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可以总结出成功因素和经验教训,如合理的支护体系,适应地质条件的施工方法,严格的安全管理等。这些结论对提高隧道工程品质,确保工期和成本控制具有指导意义,推动地下空间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杰,黄冏,李枭俊等.城市下穿隧道照明设计计算软件研发[J].照明工程学报,2023,34(03):30-35.

[2]崔艺斌,王冠男.地下十字交叉双层车行隧道设计研究[J].中国市政工程,2023(02):60-63+108-109.

[3]刘发前. 上海市建筑学会地下空间与工程专业委员会.2015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交流会论文集.《建筑结构》编辑部,2015: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