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

简桂枚

福建省龙岩市中心血站  福建省 龙岩市364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心理护理展开研究,分析其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1月——20231,研究对象为我84例无偿献血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比组42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人员的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42例无偿献血者经心理护理干预以后,SAS评分为(32.63±2.17)分、SDS评分为(30.44±2.06)分,低于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低于对比组;满意度评分为(91.28±3.36)分,高于对比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及时展开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献血者的不良情绪,使其更积极主动配合献血,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献血人员的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偿献血;心理护理;不良反应;满意度

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无偿献血是值得称赞的公益行为,但对于部分人来说可能带来心理压力和焦虑。心理护理可以提供情感支持、缓解紧张情绪,促进献血者积极参与,同时减少献血过程中的不适。心理护理的作用在于能够通过专业心理干预举措,缓解献血者的不良情绪,使其了解献血流程,更积极看待这件事情,避免出现献血反应,比如晕厥等等[1]。护士可以通过与献血者的交流,解答疑问,提供情绪支持,帮助他们减轻紧张情绪,增强信心。此外心理护理可以提供相关信息和准确的指导,让献血者了解献血的过程、好处和注意事项,减少对未知的恐惧感。最重要的是,心理护理可以在献血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献血者的心理问题。一些献血者可能会出现晕厥、焦虑、恐惧等不适情况,护士可以通过适当的心理干预和支持,及时帮助他们克服问题,保障献血过程的顺利进行[2]。本次研究以我84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对该工作的影响,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1年1月,对象则是我站84例无偿献血者。根据护理差异分组,对比组(n=42),男女各25、17例,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3.2±6.6)岁,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42),男女各13、19例,年龄21——44岁,平均年龄(32.7±6.1)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两组献血者的资料并不显著,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监测献血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确保他们的身体状况稳定。采血前进行皮肤消毒,确保采血操作无菌,并进行针刺操作。采血后对针刺部位进行处理和消毒,观察献血者是否出现不适反应。向献血者提供关于献血过程、注意事项和献血后护理的指导,增强他们的了解和信心。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情感支持,与献血者建立亲切的关系,倾听他们的疑虑、担忧和情感。通过与献血者的交流,表达理解和关心,让他们感到被重视和支持。(2)信息提供,在献血前,向献血者详细解释献血的过程、好处和可能的不适反应,提供准确的信息,减少献血者的焦虑和恐惧。(3)情绪调适,使用放松和镇静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帮助献血者缓解紧张情绪,保持冷静和放松。(4)正向强化,在献血者,采血过程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和勇气。(5)应对献血反应,当献血者出现晕厥、焦虑等不适反应时,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如安抚、鼓励,帮助他们克服不适。(6)教育指导,在献血后向献血者提供献血后的护理建议,如保持饮食、充足休息等,帮助他们更好地恢复身体。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指标:①两组献血者的心理状态;②两组献血者的不良反应;③两组献血者的满意度评分。

评定标准:在本次研究中献血人员的满意度调查来自我站采血人员、医生共同制定的调查问卷,包含13道问题,涉及内心感受、不良反应、再次献血意愿等等,问卷设置为100分,满意度与分数成正比。

1.4统计学意义

此次研究数据是使用SPSS23.0软件展开统计,所用到的计量资料以(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Tencent Files\1457190732\Image\C2C\KQ3N~T5~GJ%QY5O$%6[WQA9.gif+s)做表示,利用t作检验,%则是表示计数资料,X2作检验,统计结果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研究组、对比组献血者的心理状态

研究组无偿献血者经心理护理干预以后,SAS评分为(32.63±2.17)分、SDS评分为(30.44±2.06)分,评分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如表1。

1 研究组、对比组献血者的心理状态

组别

例数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42

50.33±4.28

32.63±2.17

51.36±3.51

30.44±2.06

对比组

42

50.07±4.12

41.86±2.58

50.29±3.52

41.53±2.13

t

0.284

17.743

1.395

24.255

p

0.777

0.000

0.167

0.000

2.2研究组、对比组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无偿献血者经心理护理干预以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比对比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如表2。

研究组、对比组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组别

例数(n)

恶心

疲乏

头晕

发生率

研究组

42

0

1

1

2(4.8%)

对比组

42

2

5

2

9(21.4%)

X2

5.126

P

0.023

2.3研究组、对比组献血者的满意度评分

研究组无偿献血者经心理护理干预以后,满意度评分为(91.28±3.36)分,分数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如表3。

研究组、对比组献血者的满意度评分

组别

例数(n)

护理满意度评分

研究组

42

91.28±3.36

对比组

42

82.04±2.28

t

14.747

p

0.000

3 讨论

无偿献血作为公益行为,对个人、社会和医疗领域都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有主促进社会团结,能为医疗治疗和科研提供必要资源。无偿献血为需要输血的患者提供了急需的血液,挽救了生命[3]。在意外事故、手术和疾病治疗中,献血可以为患者提供关键支持。献血提供了医疗领域不可或缺的血液资源,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白血病、贫血等。通过对血液样本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疾病机制,促进医学科研的发展。在无偿献血过程中,献血者应确保自己身体健康,不患有传染性疾病或其他禁忌症。献血时要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配合操作和检查[4]。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心理护理可以通过与献血者的交流和情感支持,减轻他们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使献血过程更加顺利。护士的关心和理解可以增强献血者的信心,使他们更有勇气参与献血,克服可能的恐惧[5]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42例无偿献血者经心理护理干预以后,SAS评分为(32.63±2.17)分、SDS评分为(30.44±2.06)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满意度评分为(91.28±3.36)分,结果均优于对比组。由此可见,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及时展开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献血者的不良情绪,使其更积极主动配合献血,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献血人员的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荔.采血护士在无偿献血招募中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J].名医,2022(24):123-125.

[2]王红霞,彭晓霞,董梦婷.分析采血护士在无偿献血招募中实施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2,17(22):174-176.

[3]黄小敏,陈汉妹,谭爱玲等.支持性心理护理与初次无偿献血者自我效能感、复献率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医学,2021,45(20):2237-2238.

[4]毛晓芳,黄亚新,杨荻青.优质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献血依从性和体验感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10):145-147.

[5]赖锦杨,梁艳芳,叶女.心理护理干预对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1,7(20):163-165.

姓名:简桂枚(1981.11-),女,汉,籍贯:福建龙岩,大专,目前职称: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工作:采供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