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科建设中做好医疗设备管理使用及维修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设备科建设中做好医疗设备管理使用及维修的思考

李毅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自从1994年进入医院工作以后,我就像颗螺丝钉一样扎根于此。30年间因医院发展的需要在七八个岗位工作过,对医院的运转流程也大致了解。2006年调入设备科工作至今已经18年,虽然忙碌,但十分充实,我热爱这个挥洒了青春汗水的岗位,也对岗位工作做出了一些思考总结,希望我们每一颗螺丝钉都能在这个岗位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医院创造更多的效益。

医院设备科的主要职责如下:为医院进行医疗设备采购;对新购进设备进行安装验收;培训指导医生、护理人员正确使用设备;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报修);保证医疗设备正常运转。设备科工作的好坏、设备科工作人员技能的好坏对医疗设备的有效利用以及使用年限的延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设备科工作一般包括:医用设备的管理机制、医用耗材的管理、维护和保养、临床使用医用设备的岗位职责说明、安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等内容。在数字化时代,如何完善设备科的建设,提高医疗设备的应用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进一步开展信息化建设,提升设备科的管理工作入手,以期达到信息共享,提高设备管理效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的目的。

1、做好医疗器械管理使用和维护保养工作的前提

在各大医院中,除了要提升使用者的客观能力外,在医疗设备的保养与维护上,也需要重视这支设备的保养与维护人员队伍的建设,才能确保医院的设备能够维持在最佳的状态,也才能提升设备的良好使用率。

2 对医疗设备的配置分析

通常情况下,医疗器械的配备需要遵循避免“盲目攀比、贪大求洋”的原则,“效益优先,重点突出,兼顾一般”。我院规定,“采购医疗设备,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具备维修技术资料和必要的维修配件的基础上,提出有关设备可靠性和有利于维修的要求,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报经批准。”因此,进行采购和配置,尤其是 50 万元以上的大型医用设备的引进,需要在与申请科室签订《大型医用设备采购应用合同书》前,进行相应的费用、效益分析,进行适合性、可行性论证。同时,对于医疗设备的配备,需要积极支持重点学科、特色专科的建设与发展,以“专精特新”和“专管共用”为重点,着力带动整体学术技术水平的提高,树立全局观念,形成最优配置结构。

3 当前医疗设备应用的现状分析

对于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有一种 “被动”维修状态是指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在设备应用过程中,医务人员发现问题后不能及时报告,从而使设备在时间的作用下不能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造成设备不可逆的损坏,如未能在设备应用前仔细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等。

同时还有一种状态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出于自身知识产权保护的考虑,将医疗器械的核心技术和保养资料都设置在保密级别,这就使得设备的实际使用人对设备的使用仍停留在表面状态,在整体使用过程中逐渐陷入循环被动,对医疗器械的深度使用是不利的。

4.设备科施工措施分析管理、使用、维护医疗器械

对于医疗设备管理工作而言,设备科起到了主导作用,为了提升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需对医疗设备管理使用、维修进行优化,具体内容作以下分析。

(1)优化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加大监督力度。

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需要对设备管理机制、技术考核机制进行完善,重点则是明确设备科设备管理人员权责,同时落实追责管理工作。此外还需落实专管共用管理机制,完善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以提升医疗资源的使用率,落实管理方对每个设备的使用状态把控,提升设备利用率。

对于设备管理监督而言,在新仪器设备处理出库时,对设备出现的问题,应同步配发使用注册簿、设备维护记录簿、维护登记簿、故障登记簿,以便在仪器设备使用或非正常使用阶段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在医疗器械的使用上,日常的监督管理需要做好,而设备科为了检查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是否正确,检查相关医技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等,则需要安排工程技术人员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器械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将这一规定制度化。如发现有违反管理规定的行为,必须严格遵照《条例》执行。此外,医疗设备的主动管理也需要落实,即定期展开设备的全面性检查,并根据每年的维护次数,做好设备使用部门与维护公司之间的协调工作,进而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工程师进行设备维护的日期,促使设备公司工程师能够及时到医院进行维护、保养作业。相关医技人员应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学会和掌握科学的维护方法,这样才能在设备出保后,为自己的维护奠定基础,打消后顾之忧;能及时发现设备问题,降低仪器设备的故障率,进而达到使医疗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实现其社会和经济效益目标。

(2)做好日常管理,落实医疗设备保养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医疗设备的使用要做到日日有记录。需要强调的是避免随意填写的情况。如果后期出现医疗设备故障,设备哪里出了问题,一定要如实记录,根据实际情况,能够提供快速排除、查找原因等相应的记录依据。通过翻阅医疗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记录,相关维修管理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及时掌握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对设备的运行状况有了更好的认识。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需要进一步落实三个层次的维护方法;重点是医疗设备的基本参数调节,做好设备表层的除尘、清洁等工作,二级维护的重点在于从主管工程师那里学习,并包含相应的内部清洁或技术参数调控等一系列内容的医护人员的设备操作指导;三级维护重点是对医疗设备进行逐一排查,对设备运行参数进行及时校正,做到应保尽保。

(3)强化岗位培训,开展精细化管理

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也是日新月异的,很多医疗器械的科技含量更高,结构也更加复杂,很多医疗器械的技术含量更高,结构更复杂。加强医疗器械操作人员、养护管理人员对器械操作方法、规范的了解,掌握养护技巧、养护技巧等,为加强岗位练兵工作的重视,从源头上减少故障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从而有效地处理或预防常见故障问题,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除上述理论培训外,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实际操作,根据不同医疗器械的具体应用要求,掌握不同的操作方法,制定切合实际的训练计划,通过正确的操作和使用,减少器械、器材使用中出现错误问题。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均需实行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医技人员才能实际操作医疗器械并做好登记存档备查,考核不合格的医技人员不得操作器械。

(4)强化医疗设备的信息化发展与应用

在医疗设备应用期间,需要落实软件建设工作,即需要高科技工程技术人才做好医疗设备的维护工作,医技人员通过自学、进修或专项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之外,还需要提高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使医技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电机工程等应用常识,借助互联网了解医疗设备的应用技术,提高医疗技术人员的能力,培养一批既懂装备又会用装备的人才。

总之,医疗器械管理内容繁杂,既有技术管理,也有经济管理,更有人员管理,是医疗器械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医院领导也好,临床医技人员也好,每个人都应该上下齐心,群策群力,共同探索,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健全规章制度,共谋发展,在共同谋求发展、维护医院利益、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水平等方面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