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筑设计和建筑学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刍议建筑设计和建筑学发展

陈伟军

341024198410038930

摘要:在当今的时代,建筑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将人类的建筑行为与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利用科学、理性的建筑设计与建筑创作,来实现一定程度的建成环境,从而达到满足人类有关需要的目的。现在,由于建筑总体的规模越来越大,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建筑学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有关人士必须结合现实,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学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对建筑设计和建筑学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从对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研究,接着对目前国内建筑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以便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信息。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学;发展前景

引言

在整个社会历史进程中,建筑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并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的深化和革新。现在,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已经不仅仅限于像山洞、茅草屋那样,只是满足居住和遮风蔽雨的需求,他们还需要一个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从而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同时,对建筑的环保性能进行了要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建筑设计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就必须将建筑学相关知识进行正确的运用,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地对建筑学有关知识进行扩充和优化,从而从设计上不断地满足人们对建筑所提出的一些需求。

一、建筑设计的基础原理

(一)地域划分原理

地域原则是建筑设计者进行建筑创作必须遵守的一项重要原则。地域原则,就是在具体的设计中,要根据地方的文化传统、自然条件等因素,对设计进行最优的调整。比如,在对一栋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尽量选择在本地使用最多的建筑材质和颜色,从而创造出与本地的文化和人文风情相一致的建筑样式。此外,还要将自然条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考量,如果要设计的建筑位于南部高温地区,那么在进行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就必须对房屋的朝向和结构进行优化,提高房屋的总体通风能力,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增加一些遮阳设备,将太阳光隔离开来,从而使房屋内的气温下降。

(二)经济原理

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还应注意节约型的原则。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也要进行大量的投资。而在一般情况下,在按照图纸进行施工的情况下,建筑设计者给出的设计图纸将对工程在建造过程中的各种建造成本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如果设计方案的经济性较差,例如有许多多余的建筑结构,所选用的建筑材料较贵,则建设成本会提高,从而对有关公司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具体的设计时,建筑设计人员必须遵守经济性的原则,在确保建筑的总体品质和各种功能都可以正常使用的基础上,对建筑选址设计、选材设计、空间布局设计等进行优化,来降低在工程建设中的各种成本,从而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三)环境友好的原理

此外,在进行规划时,还应该把绿色环保的理念纳入到规划之中。我们都知道,在一个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需要耗费很多的自然资源,但是它也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冲击和破坏,让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变得更加严重,这对建设产业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在进行具体的设计时,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就必须遵守环境保护的原则,采用一种科学而又高效的设计方式和手段,来减少在建设的时候,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所造成的一系列不利的后果,用建筑绿色建筑的方式,来促进建筑行业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建筑学的发展前景

(一)循环利用

前面提到,在建筑物的早期建设和后期运行过程中,都会对其所需要的资源与能源进行巨大的消耗,比如:水资源、化石能源、电能、木材、钢筋等等。同时,它也会生成很多的废物,比如:在早期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建筑固废和施工污水,在后期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生活污水。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具有可循环使用的潜力,但在现实生活中,它们通常很难被高效地使用,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加工,保证其毒性达到了排放的要求之后。才会被排泄到自然环境中,有些情况下,它们还会未经加工,直接进入自然界。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建筑学要更加关注这些废料,采用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和措施,为建筑物设置一个循环系统,使其相互联系,紧密结合,为各种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建筑设计师应该选用一种类似于烧结多孔砖这样的建筑材料,这种材料最大的特征就是它可以进行回收再使用,在建筑被拆掉之后,有关工作人员只需将烧结多孔砖块和碎渣收集到一起,然后将它们运送到对应的加工厂,通过一系列的工序之后,就可以生产出新的烧结多孔砖,而不会像传统的建材那样,变成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建筑废物。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建筑中增加水循环系统,用来收集和净化落在建筑屋顶、阳台等区域的雨水和轻微污染的生活污水,之后,将经过处理后的水作为建筑内部冲厕用水、建筑绿化灌溉用水、建筑水景用水等。

(二)利用环保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建筑学以及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引发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比如,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的时候,所经常使用的油漆等,在使用的时候,会向外界散发出甲醛、苯等毒害性物质,这不但会对人类的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

因此,在未来的建筑学发展中,必须逐渐降低这种高污染高毒害的建筑材料的使用,转向采用绿色建材。比如在选择建筑墙体结构材料时,可以选用草墙纸、麻墙纸、纱绸墙布等,既可以减少发霉、发泡、滋生霉菌等,又有一定的保湿、驱虫功能,从而提高建筑内部空间的品质,给用户带来更为舒适的使用体验。此外,还可以选用大芯板、胶合板、纤维板等材质,这些材质具有较小的甲醛排放量,并且其释放速率较慢,易于随着气流从建筑中带走,不会在建筑中停留太久,从而导致甲醛等其他气体的含量升高,对人类的身体造成危害。

(三)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目前,在建筑生命周期中,电力和石油等非矿物燃料是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其过量的利用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未来的建筑必须更多地使用可更新的材料。

目前,在建筑领域中,太阳能是一种具有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它可以通过在建筑屋顶、外立面等区域布置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和其他太阳能利用设备来收集太阳能中的热能,并将其用于提高建筑内部空间的温度和给排水系统中水箱的温度,或者是将其转化为电能,供照明系统等子系统进行运转。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太阳能的应用并不是很好,更别说替代电力和矿物。

结语

总之,建筑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产品,它能够满足人们的多项基本需求,并能够稳定整个社会市场的和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对各种建筑设计原理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并把这些原理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从而提高建筑的质量。除此之外,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下,建筑学也要朝着绿色化、环保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在理论上有助于建筑工程项目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合。

参考文献

  • [1]梁鑫,陈云利.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3(13):119-121.
  • [2]付瑶.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J].冶金管理,2022(15):25-27.
  • [3]韩刘博.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陶瓷,2022(03):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