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现阶段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李旭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10

 摘要:近年来,各行各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变快,生活与工作压力明显增大,加之饮食与生活习惯的改变,使得人们的患病率显著增高,进而导致医院的护理工作量明显增大,若不加以干预,将会降低护士工作的效率,如此一来,便会增加护患矛盾,引起医疗纠纷。为此,本文将着重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制约因素,总结如下。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制约因素;对策

引言

  中西医结合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其能充分发挥中医与西医的优势,进而加速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基于此,部分医疗机构逐渐将中医护理纳入常规护理范围,试图通过中西医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中医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但因受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医疗机构开展的中医护理项目较少,且缺乏专业性,影响了中医护理的实际应用[1]。

1、现阶段中医护理技术的制约因素

        1.1 中医护理技术人员实践机会较少

        中医护理较西医护理应用效果慢,患者无法短时间内看到效果,故而不愿接受中医护理服务,造成中医护理人员临床中缺少实践机会。中医护理技术对操作要求较高,大部分人仅能开展相对简单的中医护理,部分要求较高的中医护理难以单独完成。部分医院考虑到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期间的各种风险,在医嘱中几乎不涉及中医护理技术。这些都使中医护理人员缺乏实践机会,造成本身就不熟练的中医护理技术无法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影响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

        1.2 护患沟通不足

        中医护理技术对专业的要求较高,且要进行反复操作。由于患者缺乏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知,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加之操作过程中缺少与患者沟通,护理前又未向患者明确说明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的目的和可能出现的异常,护理后未询问患者的感受或异常,没有及时对应用效果进行总结,一旦出现异常,极易引起纠纷,影响后期中医护理技术的继续实施。

        1.3 经济因素

        在西医中,所有治疗相关的事物都是明码标价,与此相比较,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收取费用方面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在各大医院中,执行的是绩效分配和成本核算,中医护理技术所进行治疗的任务非常繁重,然而收取的相关服务费用占比很少,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中医护理项目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以某地区为例,刮痧的医保定价为五元/人次,拔罐的医保定价为五元/人次,然而刮痧和拔罐的时间最少在半小时以上,以此来计算人力成本,因此实际中产生的人员和医疗的费用远高于收取的费用。除此之外,有很多中医护理技术,并没有规定收费的标准,所以打击了中医护理的工作人员实行中护理的积极性[2]。

2、主要原因

    2.1中医护理学科开展的比较晚,在理论体系的建立上也不够完善,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制  约着中医护理的发展,加上医院对该种护理技术开展的不够重视,在开展的时候大部分也只是医生进行,护理人员接触的很少,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护理技术的发展。

   2.2目前大部分的护理人员在学校期间学习的都是西医护理,对中医基础知识的了解不够,有关临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管理制度又少,使得护理人员在开展中缺乏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能力,限制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

   2.3临床上有关中医护理的法律法规不明确。因为在实际临床中相关的法律法规较少,比如在护理人员给予患者进行针灸、推拿以及按摩的时候,没有明确的规定该操作是否合法,护理人员能否对于许多特殊病变部位的患者进行穴位的按摩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改善措施,从问题产生的原因出发,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改善政策。

3、对策

        3.1 强化护患沟通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强化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应用前要耐心向患者讲解操作流程、中医护理技术的优势、应用该项技术的目的和感受等,使患者了解中医护理技术的优势,避免应用中出现护患纠纷。实施过程中要了解患者的感受,使其充分感受中医护理技术的优势,促进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

         3.3 加强中医护理临床应用推广工作

        在中医护理发展当中,临床实践属于主要的推动动力,也是保证中医护理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医院应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且积极落实下去,加强医院各部分之间的配合。同时,还可以安排资深老师进行指导,提升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实践能力。此外,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积极性,医院还可以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让护理人员更加注重自身中医护理技巧的提升。

        3.4 创新中医护理技术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在保证中医护理技术的核心思想的同时,加强中医护理技术方面的创新工作。将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和中医护理技术有机地结合,同时要确保护理操作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比如,中药离子导入机、针灸盒等等,使用这些先进设备,不但节省了人力、物力,还提升中医护理的治疗效果。从而解决了临床应用的范围窄的问题 [4]。

        3.5 明确权利,积极推广中医护理技术

        中医护理管理的领导者和中医临床护理专家应通过政策引导和专家论证,保障护士探索中医护理技术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界定中医护理的范畴。在临床实践中,护士可利用多种途径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如参与晨会、查房及医护病例讨论等。医院领导在组织中医护理技术修订及完善过程中,应积极、主动邀请中医医疗专家参与指导,加强中医专家与基层护士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期达成医护共识,为中医护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创造良好的、和谐的氛围。同时,医院可以以点带面,以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为抓手,开发和推广适宜的中医护理技术,不断积累护理经验,验证护理效果。充分挖掘中医护理的潜力,发挥其在疾病预防、康复保健及慢性病症状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3.6 创造更多中医护理技术实践机会

        日常护理服务中应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比如临床医生在开具处方中可增加中医护理医嘱,然后护理人员遵医嘱进行相关中医护理操作,中医护理技术实践操作需要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编写出版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对临床医生开具的医嘱进行核对,然后尽可能按照不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实施操作,便于为中医护理人员提供更多实践机会,通过增加实践操作机会提高护理人员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和准确度。此外,临床开展护理服务中应主动、耐心地向患者讲解不同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优势以及操作过程,提高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可,这些都能够为中医护理技术实施提供更多机会。通过实践提高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经验,与此同时,定期进行院内培训,比如强化中医基础理论、不同穴位定位、辨证分型要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要点等,依靠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提高中医护理业务水平,推动我国中医护理技术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可以提高护理的质量,只有及时的发现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养、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为患者营造一个高质量的恢复环境。

   参考文献:

   [1]范文云.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4):186-187.

   [2]丁玉芬,王颖,张丽平.新医改下中医护理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调查[J].西部中医药,2019,30(05):167-171.

   [3]王晓红,和菁,郭敬.中医护理技术在社区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J].北京中医药,2019,36(02):189-191.

   [4]王晋芳,韩柳,郭海玲,等.国内外专科护士发展现状及其对中医护理专科化发展的启示[J].护理学杂志,2019,32(11):19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