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采血法,末梢采血法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效果分析与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1
/ 2

静脉采血法,末梢采血法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效果分析与探讨

焦晓峰

赞皇县医院  河北石家庄  051230

摘要】目的: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采血法或者末梢采血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末梢采血法,观察组采用静脉采血法。结果:平均穿刺次数、血液样本采集时间2组相比差异微小P>0.05;PLT、Hb、RBC检验结果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WBC检验结果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采血法更有利于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并未增加穿刺次数以及延长样本采集时间。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静脉采血法;末梢采血法;价值

血常规检验是一项重要的检验项目,在疾病判定和疗效评估等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血细胞形态分布情况和数量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有利于判断受检者的血液状况,帮助实现疾病检查。常见血常规检查中的主要项目有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等。目前血常规检验中常用的采血方式有两种,即静脉采血法以及末梢采血法,采用不同血液采集方法获得的样本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各有优势和缺点[1]。本文将探究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采血法或末梢采血法进行血液样本采集的临床效果。

1资料方法

1.1常规信息资料

样本抽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6月,地点为我院,均为拟行血常规检验患者,样本数量8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组病例数量均为43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22例、21例;年龄最低19岁,最高75岁,均值(46.5±7.5)岁。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3例、20例;年龄最低20岁,最高76岁,均值(46.4±7.6)岁。2组上述各资料横向对比均差异微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末梢采血法,选择左手无名指指端的内侧,对该处皮肤以75%乙醇进行充分消毒,待其充分挥发后可进行采血操作,在采血前可对采血处进行按压,进而促使自然充血,针刺深度约2~3mm,所采集的第一滴血应舍弃,第二滴血将其放置在EDTA抗凝试管内进行充分混匀,受检者伤口处利用无菌棉球进行按压。观察组采用静脉采血法,对于采集处皮肤进行充分消毒,对静脉穿刺部下段进行固定,另一手固定针头下座,确保针头刻度以及针头斜面均处于上方,需要沿患者静脉走向并保持针头和皮肤之间30度角进行快速刺入,抵达静脉腔,观察回血后需要将针头顺势继续探入少许,从而防止出现针头滑出,血液标本需要将其放置在EDTA静脉采血管内,并进行充分混匀,采血伤口利用无菌棉球进行按压。

1.3评价规范

(1)统计2组的平均穿刺次数以及血液样本采集时间。(2)对2组主要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对比,如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以及红细胞计数(RBC)和白细胞计数(WBC)。

1.4统计学分析

文中所涉及数据均利用SPSS22.0分析,文中计量资料所涉及的数据标准差其表示方法为:(±s),均施以t检验,计数资料则表示为:[n(%)],均施以χ2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液样本采集情况组间横向对比

平均穿刺次数观察组为(1.03±0.06)次,对照组为(1.05±0.05)次,血液样本采集时间观察组为(1.96±0.25)min,对照组为(1.89±0.27)min,平均穿刺次数、血液样本采集时间2组相比差异微小P>0.05。

2.2血常规检验结果组间横向对比

PLT、Hb、RBC检验结果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WBC检验结果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血常规检验结果组间横向对比(±s

分组

n

PLT(*109/L)

Hb(g/L)

RBC(*1012/L)

WBC(*109/L)

观察组

43

226.16±31.19

13.26±1.19

3.85±0.62

5.26±1.03

对照组

43

209.75±29.86

10.62±1.020

3.52±0.52

6.13±1.05

t值

12.362

5.392

4.026

4.175

p值

0.000

0.003

0.010

0.008

3讨论

血常规检验在疾病诊断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血常规检验中血液样本采集是重要的环节,血液样本的常见类型为动脉血、静脉血和神经末梢血。目前神经末梢血和静脉血均是最为常用的血常规血液样本,其中静脉采血方式患者的疼痛感相对更为轻微,同时操作更为简单以及方便,因此其应用十分广泛。然而神经末梢血源自于人体的毛细血管,在进行样本采集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采血量不足的现象,进一步导致血液样本采集时间有所延长,同时也增加了凝血现象的发生风险,这对于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等检验结果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干扰,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2]。静脉血的采集能够实现一次性采集较大量的血液样本,并且能够实现重复实验,所获得的受检者血液样本稳定性较高,并且与末梢血相比,通过进行静脉血采集可减少相关环境因素对其产生的干扰,并且静脉血的流动性相对更高,所以也可更好和更准确地反映受检者的机体状况,有利于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然而两组的平均穿刺次数以及血液样本采集时间相比并无明显差异。这表明,与末梢采血法相比,采用静脉采血法更具方便可靠的特征,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采血法更有利于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并未增加穿刺次数以及延长样本采集时间。

参考文献

[1] 罗玲玲. 血样采集部位及采血后检测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 特别健康,2023,14(4):16-18.

[2] 刘素珍.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价值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3,33(3):141-143.

[3] 张晓英. 对比血常规检验中应用静脉血和毛细血管血的结果及差异[J]. 养生保健指南,2023,25(2):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