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涉密人员保密违规行为心理防范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8
/ 4

增强涉密人员保密违规行为心理防范对策研究

于希宁,    ,毕辉,   ,张猛

210804199711080019    522526197307150414 522526197406187212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内容提要

党管保密是我国保密工作的本质特征,是党领导保密工作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坚持党管保密的丰硕成果,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管保密的制度优势。目前涉密人员管理是企业深化党管保密原则的重点也是保密管理工作的难点。如何管控涉密人员,规避保密违规行为出现是有效落实保密业务,推动党管保密原则走深走实的有力推手。那么应该如何避免涉密人员出现保密违规行为就成了当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课题主要以加强党管保密原则,深入研究涉密人员的心理情况,分析导致涉密人员产生保密违规行为的心理因素,对心理因素的防护手段进行探索,寻求规避保密违规行为产生的解决方案,为深化党管保密原则奠定人员基础。

增强涉密人员保密违规行为

心理防范对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党管保密是我国保密工作的本质特征,是党领导保密工作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坚持党管保密的丰硕成果,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管保密的制度优势。

目前涉密人员管理是企业深化党管保密原则的重点也是保密管理工作的难点。如何管控涉密人员,规避保密违规行为出现是有效落实保密业务,推动党管保密原则走深走实的有力推手。那么应该如何避免涉密人员出现保密违规行为就成了当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心理对涉密人员行为的影响

心理决定行为,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而这种刺激往往来自于心理。就好像把一根独木桥放置于平地和放置于高空中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会主导人的外在行为。又比如我们在台下独自讲话与上台面对观众进行演讲,虽然是同一段话,但是因为心理作用,往往会使人们因紧张情绪而导致外在行为失控。因此我们可以说内在的心理变化会导致外在的行为产生变化。

心理因素对涉密人员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制约作用,另一方面则是激励作用。当涉密人员看到他人保密违规受到严重处罚时,心理作用会制约他的行为,导致该涉密人员在工作中会更加注重保密规定,避免受到处罚。如果该涉密人员因泄露国家秘密从中获利并且未被发现时,那么由于侥幸心理必然会激励其再次“行动”。由此可见,是否能够避免涉密人员出现保密违规行为的关键因素在于如何给予涉密人员的心理作用或者说心理刺激。

三、调研与分析

(一)数据调研

先后分两次进行问卷调研与走访调研,第一次回收问卷共738份,其中符合二次调研的样本数量有122份,最终有效问卷为89份;根据掌握的涉密人员心理特征制定了二次调研的问卷内容和走访调研的提纲;发放调研问卷的同时对能够实现走访调研的样本进行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分析方法与方向后对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7个维度(因子),基于这7个维度(因子)设计了《涉密人员岗前心理测评量表》,用于了解涉密人员的心理情况。

目标人群:一年内产生过保密违规行为的涉密人员。

调研目标:涉密人员产生保密违规行为的心理因素。

样本数量:89

题目简介:该调研问卷从不同方向和功能设置了9道题目。

调研题目

1

您的年龄()

○20-29   ○30-39   ○40-49   ○50-59

2

您的性别()

○男   ○女

3

您的涉密等级为()

○一般   ○重要

4

您觉得工作中您接触到的敏感资料数量()

○较少   ○一般   ○较多

5

您认为当前的保密措施是否足以应对各种先进的窃密手段()

○是   ○否

6

您对自己的薪资待遇是否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7

您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或专业水平是否可以获得更高的薪资待遇()

○是   ○一般   ○否

8

您的保密违规行为_______________。

9

您认为导致您违规的原因____________。(请简述)

分析报告:

1.您的年龄()

2.您的性别()

分析与总结:根据图表可见,本次调研的目标群体年龄分布广泛,覆盖范围全面,性别相对均衡,调研的客观性符合预期。其中易违规人群普遍在20-39岁区间,总占比接近所有违规人群的80%。该区间均为新员工与工作量较大的青年员工,新员工处于保密意识薄弱的时期对保密工作不熟悉,此时无意识的心理主导其行为,因此很容易在保密教育效果不佳的时候违规。工作量较大的青年员工由于日常工作繁忙,心理上时刻高度紧张,即便经过反复保密教育的他们依然会在繁忙的工作中由于麻痹大意导致保密违规。

3.您的涉密等级为()

4.您觉得工作中您接触到的敏感资料数量()

分析与总结:3-4题主要目的为判断目标群体对涉密资料的态度。从以上图表中不难看出,多数的涉密人员认为工作中接触的敏感资料数量较少或一般。而调研数据显示12名重要涉密人员中仅有2名认为接触的敏感资料较多。可见目标群体对涉密资料的重视程度一般甚至不足,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心理,普遍存在“无密可保”的错误心态。

5.您认为当前的保密措施是否足以应对各种先进的窃密手段()

分析与总结:5题旨在验证目标群体对保密工作的信心度。上表可见尽管在数量上认为当前的保密措施足以应对各种先进窃密手段的目标群体较多,但依然存在占比43%近似半数的目标群体持不同意见,因此可以看出目标群体对当前的保密工作信心度不足,心态比较悲观。

6.您对自己的薪资待遇是否满意()

7.您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或专业水平是否可以获得更高的薪资待遇()

分析与总结:6-7题意在通过目标群体对薪资待遇的看法反映其幸福度与自信度。由上表可以看出满意薪资待遇的目标群体仅占比19%,而认为一般或不满意的目标群体则占比81%,由于不满足于当前的薪资待遇,所以造成目标群体的幸福度偏低,这样的心理会影响目标群体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和心理,甚至可能出现泄密谋利的重大违规行为出现。另一方面,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与薪资待遇相符的和认为不符的目标群体数量较多,在实际工作中一个自信的人很容易影响他身边的同事,自信的人往往更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经常不按保密规定办事,存在侥幸心理。而自信不足的人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带动,普遍存在想做但不敢做的心理,在工作中看到他人图工作方便违反保密规定未受到处罚时更容易“有样学样”。

8.您的保密违规行为_______________。

9.您认为导致您违规的原因____________。(请简述)

分析与总结:8-9题的作答数据此处省略,精简概括见下表

通过8-9题收集目标群体的具体违规行为和原因,结合1-7题的分析整理后得出下表:

违规行为

心理因素

将U盘插入涉密计算机

无意心理

在涉密计算机上为手机充电

无意心理

红黑电源连接手机

无意心理

降密发送邮件

麻痹大意心理

会议文件未及时清除

麻痹大意心理

丢失涉密载体

麻痹大意心理

携带手机进入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涉密会议会场

麻痹大意心理

侥幸心理

降密打印

麻痹大意心理

侥幸心理

懒惰心理

消极悲观心理

手机拍摄内部资料误发他人

麻痹大意心理

侥幸心理

懒惰心理

消极悲观心理

拍摄涉密计算机屏幕

侥幸心理

懒惰心理

消极悲观心理

进入要害部门部位未履行审批手续

侥幸心理

懒惰心理

互联网络发布内部信息

虚荣心理

调研结论:根据对调研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影响涉密人员产生保密违规行为的几种主要的心理因素有6项,分别为无意心理、麻痹大意心理、侥幸心理、懒惰心理、消极悲观心理和虚荣心理。

(二)测评量表设计

一切要从源头抓起,人员管控的源头环节即是招聘或拟上岗环节,我们认为最有效的管控方式就是进行心理评测,那么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当将心理健康作为一项应聘指标,或是在招聘过程中适当进行心理测试,以此来遴选出心理健康程度符合进入涉密岗位的人员,因此我认为建立涉密人员岗前心理测评量表尤为关键,于是我们通过上述《保密违规行为心理分析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又通过文献查阅和咨询专家,将6项主要影响涉密人员产生保密违规行为的心理因素转化为6个评测维度(因子),如下表:

心理因素

对应维度(因子)

无意心理

责任心

麻痹大意心理

细心程度

侥幸心理

诚信度

懒惰心理

纪律性

消极悲观心理

积极性

虚荣心理

虚荣程度

另外,通过对诸多现实的重大失泄密案件进行分析,发现导致涉密人员失泄密的重要原因是经不起金钱、美色、名誉甚至别有用心者的阿谀奉承的诱惑,分析心理因素普遍表现为意志力不强。因此本文主要从着7个维度进行量表的设计,欲通过心理测评来了解涉密人员的心理状况。

《涉密人员岗前心理测评量表》

单位: 工号: 姓名:

第一部分

测评说明:

1.第一部分题目无对错之分,请结合自身实际认真作答;

2.测评时间为10分钟,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答;

3.请将您的选项由“□”涂为“■”。

A

B

C

D

E

完全不符合

基本不符合

不确定

基本符合

完全符合

1

为保持健康经常运动

2

您并不认为万事开头难

3

您不是一个顺其自然的人

4

您总是受到身边人的依赖

5

您不喜欢写评论文章

6

您总能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

7

出门前总是要检查一遍门窗和开关

8

不经常遗失过钥匙、手机等物品

9

不会因为某些事没有早点着手准备而感到后悔

10

坚持为自己制定计划并完成

11

您会每天按时吃饭么

12

每次外出您常会想什么东西没带或什么事情没做

13

在食堂,您会要求不排队的人排队

14

您几乎每天精神都很好

15

您的日常用品摆放整齐有条理且整洁

16

您喜欢自拍并在手机中留存很多自己的照片

17

您希望自己拥有一些头衔么

18

您注重衣着打扮么

19

多次因受不了店员推销买下商品,回到家却后悔

20

您很在意别人对你的眼光和评价

21

和朋友吃饭您会主动买单,而不是AA

22

您希望自己的成就得到他人的认可

23

对“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这句话您认为

24

在您身边背叛感情的人和事太多

25

也许是您太过善良,您上的当要比别人多

26

现实生活中老实人总吃亏

27

社会上很多不法分子逍遥法外

28

溜须拍马虽然是不对的,但却有很多人因此受益

29

损人利己的事在不受惩罚的情况下多数人都会做

30

人类存在自私的基因

31

大部分人都是很容易受到诱惑的

32

周围的人认为您很谨慎

33

您热衷于投机性盈利活动以改善您的生活

34

“识时务者为俊杰”符合您的性格么

35

深夜独自走在僻静的小镇您会非常紧张

第二部分

36

请选出与题目内容相同的答案ALIGNMENT

(A)ALIGNNENT  (B)ALIGNMENT

(C)ALICNMENT  (D)AIIGNMENT  (E)ALIGNMENTE

A

B

C

D

E

37

请选出与题目内容相反的答案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A)反相右左颠倒下上  (B)反相左右倒颠下上

(C)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D)反相右左倒颠下上

A

B

C

D

38

请选出与题目内容相同的答案9686909690

(A)9686909990  (B)9686969690

(C)9686909660  (D)9686909690

A

B

C

D

39

请选出与题目内容相反的答案INSPECTION

(A)NOITCEPSNI  (B)NOITECPSNI

(C)NOITCEPSIN  (D)INSPECTION

A

B

C

D

40

请问以下文章中,总共出现了几个“e”

Fear is often what holds you back from your success. You are scared of taking chances because you fear losing the security that you enjoy now. You try to convince yourself that you are happy in your current state when in fact, you are not.

量表介绍:本测评共40个评定项目,测评的7个因子为责任心、虚荣心、意志力、

积极性、纪律性、诚信度和细心程度。第一部分采用5级评分制,第二部分采用唯一评分制,评分越低则心理越不稳定,反之则越稳定。

A

B

C

D

E

1-15题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16-35题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36题

0分

5分

0分

0分

0分

37题

0分

0分

0分

5分

38题

0分

0分

0分

5分

39题

5分

0分

0分

0分

40题

19个,答对5分,答错0分

分界值按照常模可分为以下三个区间:

35-95分,心理可能不符合涉密岗位的要求。

96-130分,心理基本符合涉密岗位的要求,建议结合具体维度进一步面试。

131分-200分,心理符合涉密岗位要求,请结合其他方面综合判断。

维度(因子):

责任心:2.4.5.7.8.12 共6项

虚荣心:16.17.18.20.21.22.23 共7项

意志力:9.10.13.19.34 共5项

积极性:3.24.25.26.27 共5项

纪律性:1.6.11.14.15 共5项

诚信度:28.29.30.31.32.33.35 共7项

细心程度:包括36.37.38.39.40共5项

(三)管控措施

1.因人而异,正确引导。之所以人是保密工作中最难管的部分,正是因为人是多种多样的,心理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我们要区别对待,依据每个人的性格和心理需求来制定适合的引导方向,不能笼统的一概而论。在日常的保密培训和保密教育中也应当分层次、分领域的个性化培训。例如年轻的涉密人员刚刚参加工作,需要更多的是财务上的自由,那么很有可能受到来自境外敌特势力金钱财富的诱惑。年龄稍微偏大一些的涉密人员可能需要更多的是社会地位,那么就容易受到一些伪装成论文期刊发表等机构的间谍组织诱惑。还有一些存在悲观心理,对保密工作没有信心的涉密人员,需要更多的是向他们普及窃密手段和防护手段,让他们重拾对保密工作的信心。得知这些心理需求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做到对症下药。当前黎阳公司利用本课题的《涉密人员岗前心理测评量表》对2021年新入职员工进行全员心理评测,针对分数浮动在130分上下的或单项维度分值较低的拟上岗员工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制定个性化的保密教育或心理疏导方案并实施。

2.强化心理,积极防范。企业应对涉密人员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注,特别是军工企业具有特殊性,所以涉密人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都长期保持紧张的状态,在这种高压的工作环境下,难免会出现差错,所以我们不仅要在制度上规范涉密人员的行为,还要定期为涉密人员的心理解压。军工企业可以邀请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有针对性的对涉密人员进行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疏导等防护措施,提高涉密人员的警惕心理,加强对当前各种不良心理渗透的抵抗能力,从而做好积极防范。黎阳公司目前建立了心理放松室,内部配备各类解压放松的设施供员工使用,并计划于次年加强与公司工会的沟通,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团队定期入驻公司为员工解决心理上的各种问题。

3.普及宣传,加强学习。普及宣传心理学知识,对心理防护的增强有着重要作用,培养涉密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要不断加强涉密人员对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把普及宣传心理学知识纳入日常保密教育和培训中,采取个人自学、授课辅导、专家讲座等形式,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的作用,引导涉密人员正确认识心理现象,了解常见心理问题,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在涉密人员的成长中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要给予疏导,开展抗压心理训练,了解涉密人员的心理需求,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塑造涉密人员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自信心。目前黎阳公司已经通过微信公众号逐步对心理学的知识进行普及宣传,并广泛征集大家的意见,针对大家的难点从众多意见中选定下一期的宣传内容。

四、应用价值与推广前景

1.《涉密人员岗前心理测评量表》可广泛应用于企业的人员招聘环节,通过量表对即将进入涉密岗位的人员进行测评,经分析后可作为该人员是否能够进入涉密岗位、进入何种涉密程度的岗位的判断依据之一,为涉密人员管理把好入口关;同时量表也可以运用于现有的涉密人员,辅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保密教育降低保密违规行为产生。

2.《涉密人员岗前心理测评量表》相比专业的测评机构具有成本低、时效快、运用范围广泛、操作简单等优势,便于推广。

与专业机构的测评对比

受众范围小,只针对特定人群。

受众范围广,可实现全员测评。

成本高价格昂贵。

几乎零成本。

事后测评存在滞后性。

事前测评,及时规避、预防。

该量表对比专业机构存在的问题:《涉密人员岗前心理测评量表》的信效度较专业的测评机构仍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优化;样本数量较少,导致常模的准确性可能存在偏差。

参考文献

[1]王庆.新形势下对航天企业加强党管保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航天工业管理,2019:4-8.

[2]王海军.新时代新征程把党管保密各项要求落到实处[J].新商务周刊,2019:45.

[3]耿琳莹.核心涉密人员心理防护研究[J].

《中国新通信》,201768-69.

[4]李军.涉密人员失泄密心理动因透视[J].秘书之友,1993:24+34-35.

[5]王伟.涉密人员违规行为的心理探讨[J].保密科学技术,2015.

[6]军工系统涉密人员管理[J].保密工作,2014:21.

[7]王艳红.军工科研单位涉密人员管理研究[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4:12-15.

[8]丁移栗.加强涉密人员管理的理论和方法[J].保密科学技术,2012:3+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