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李思兰

五华县黄狮幼儿园  514400

摘要: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我们不能只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表面现象,如学习、品行等,对于他们的心理和安全问题也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和帮助。且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问题和所需要的帮助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深入了解其各阶段需求。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希望能为社会各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爱心人士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增长,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进而推动了各地农民常年外出务工,前往经济发达地区寻找打工机会,赚钱养家,家中孩子多半是由老人或其他亲戚抚养。长此以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越来越多,由于无人看管,成长的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家庭教育,很难体会到亲情,继而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早恋、辍学、犯罪、吸毒等。因此,全社会应给予农村留守儿童高度关注,聚集各方力量为他们尽一份社会责任,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对未来充满希望,进而减少犯罪的几率。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亲情的缺失导致感情淡漠

调查研究表明,截止2022年,我国不满16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近50%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常年在外务工,而在这些留守儿童中,又有89.3%的孩子与祖父母居住在一起,由亲戚朋友监护的30万人占3.3%,更有36万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监护,比例达到4%。父母常年不在孩子身边,缺席了孩子在成长当中最需要陪伴的阶段,导致孩子的亲情教育严重缺失,而隔代教育又存在很多问题[1]。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该有的情感关爱,久而久之,在内心深处可能会滋生出一种被抛弃的感觉。若这种思想不能够被及时发现并纠正引导,那孩子就会逐渐出现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甚至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养成多疑、孤僻、自卑、冷漠等不良性格。

(二)教育氛围弱导致教育质量低下

农村留守儿童监管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绝大多数都只接受过小学教育,更有少部分人从未接受过教育。因此,祖父母和其他亲戚在抚养和教育留守儿童时,会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学校和家庭不能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老师不能够及时与家长就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沟通交流,不能及时纠正孩子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留守儿童受教育的质量。除此之外,较偏远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连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也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且大多数监护人的教育意识偏低,认为孩子尽早踏入社会,打工赚钱才是重要的。因此在留守儿童中,高达70%的孩子在初中毕业后便走上打工的艰辛道路,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三)缺乏安全教育

孩子的安全意识是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养成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智不成熟,没有父母的监管,很容易产生安全问题[2]。其次,留守儿童涉世未深,接触的外界环境有限,受到的安全教育少之又少。因此,对于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不敏感,这也大大增加了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除此之外,留守儿童从小缺乏家庭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多有内向、自卑的心理,在外受到欺负也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所以一些犯罪分子便将目标锁定在了偏远的农村地区,寻找机会对留守儿童实施拐卖,侵犯等犯罪行为。与此同时,农村多有水库、森林等危险地区,因缺乏安全标识,时常会有无人监管的儿童出现溺亡、失踪、交通意外等事故。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学校不仅要积极承担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者的角色,还要作为中间纽带,加强与政府家庭之间的联系。例如,学校应做好留守儿童相关信息的备案,及时接收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有关政策,并实施有关措施。教师可以通过第三方APP建立与家长的联系,必要时通过家访监督监护人对学生进行教育方面的辅导。学校要积极发挥第一教育者的作用,开设心理课程,对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做出及时干预和疏导工作。政府方面也要联合各村委会、妇联等组织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留守儿童各方面的管理力度。

(二)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区域性就业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常年在外打工,与孩子相距较远,不能够及时回家使孩子得到应有的家庭教育[3]。因此政府应积极探讨解决此问题的对策。例如,各市县积极开展以区域经济为主体的地方经济,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除此之外,政府可以引进专业人才,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带动当地居民进行创业,这样不仅发展了乡镇经济,还大大减少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政府通过发展地方经济,可以为本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环境和创业机会,父母也能够待在孩子身边或者去距离孩子较近的乡镇务工,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的问题。

(三)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政府应集思广益,有效加强家庭教育的宣传,让进城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向他们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例如,在父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与孩子沟通,细心观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时鼓励孩子克服困难。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的父母也要多联系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使孩子健康成长。另外,家长应主动与学校老师进行联系。掌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动态,将孩子不好的思想扼杀在摇篮里。及时进行教育。回家探亲时,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聆听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多向他们表达爱意,让他们感受到父爱和母爱。最后,要让家长懂得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命运。教育好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孩子健康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结语: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解决这一问题小到有关一个家庭的幸福,大到关乎我国的经济发展,解决这一问题也更有利于我国的和谐稳定。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各界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建言献策,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共同参与爱心工程。相信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下,农村留守儿童将成为过去式,农村的儿童都能够在快乐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唐悦.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救助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农机,2022(03):71-72+74.

[2]李旭楠.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乡村科技,2019(07):24-26.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19.07.015.

[3]李瑾瑾.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