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分析

朱航

克州永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克州阿图什市  84535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催生了大量新的工程设计理念和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属于地下作业,这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个人能力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深基坑支护技术主要是面向于基坑挖掘和施工展开的支护工作,提高地下施工中的安全,从而确保现场作业能够顺利开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

引言

深基坑是工程项目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深基坑的支护工程也显得至关重要,对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做好深基坑支护工作,保证项目施工质量和效率,施工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切实将深基坑支护工作的施工工艺和实际工程情况相结合,以此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维护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深基坑支护施工特点分析

(1)环境复杂。通常情况下,建筑项目施工涉及诸多复杂且精密的施工环节,为保证高层建筑能够始终保持稳定、安全的运行状态,需强化对建筑地下、地上施工环节与流程的管理控制。目前,高层建筑多位于城市建筑密集区域,使深基坑施工不得不受到复杂地下管线与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在具体支护施工过程中,极易因地质、管线等情况导致施工难度增大。为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符合预期标准,就需要求人员在施工前做到对现场情况的全面掌握,并通过科学制定方案来提升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畅性。(2)数据繁杂。高层建筑项目高质量施工需以深基坑支护的有效开展为前提,而为避免误差出现影响深基坑支护效果,需要在全面勘察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测量作业并进行数据整合,以此为设计工作提供科学参考。受到基坑开挖深度的影响,使测量作业难度增大,为保证数据测量符合精准性要求,需对部分区域进行分步骤测量,产生的相关数据与信息繁杂、量大,不仅增大相关人员的工作量,亦对测量数据的精准性控制提出更高要求。

2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

2.1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

对于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来说,其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为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际应用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时,须对连续墙支护的重要作用有明确的了解,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关的工作。护壁的处理时,要求水泥浆的规格符合施工要求,合理、科学控制连续墙的厚度,开展施工方案的制定。完成施工方案后,以分段挖槽的形式进行后续的施工。还应做好钢筋骨架的安装,借助导管对泥浆开展科学化、有效性的处理。以连续浇筑的形式将混凝土注入钢筋骨架中,确保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形成钢筋混凝土墙,避免渗漏问题的出现。

2.2排桩支护技术

排桩支护属于建筑项目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支护结构,将所有桩体以特殊队形进行排列,并通过混凝土冠梁等构件将周围桩体顶端都充分连接起来。需要注意的是,在必要条件下,工作人员应该在周围桩体间隔范围内敷设一层钢丝网,如此就能够增强排桩结构本身的支护功能。在建筑项目开展深基坑施工的时候,排桩支护技术往往被运用在一级到三级项目中,同时若是施工现场地下水位远超出预期,工作人员就应该采取科学的排水处理,将地下水位严格控制在预期范围内,同时控制排桩悬臂长度不大于8米,如此就能够防止排桩结构受到任何负面影响。当前,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由于排桩支护技术适用于场地狭小范围的深开挖工程、周边有严格控制位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地方。所以其在深基坑支护中使用较为广泛。

2.3钢板桩支护技术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根据不同的施工建设要求,所采取的支护方式存在差异性,钢板桩支护措施的建设以钢板作为支撑点,强化深基坑内部的支护措施建立,保障地下作业的安全性。钢板材料的整体抗压能力较强,在深基坑挖掘时,将该材料用于挡土的地点开展支护工作,既能够起到挡土的作用,也能够起到主体结构支撑的作用。钢板桩支护施工技术应用,操作简单,整体成本低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环境的要求严格,只能够在深度为7m以内的深基坑支护工作中应用。为此,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标准有更加全面的认知和了解,及时根据实际的现场施工情况,调整合理的支护技术应用方案,加强深基坑内部支护力度,这样才能保障内部施工作业的安全性。若在施工中基坑深度超过7m,采用钢板桩支护,会造成侧应力提升,整体的承压能力变大,长期处于过强的压力之下,钢板桩出现变形或者断裂的情况,严重危及地下作业工作者的人身安全,甚至会导致主体结构出现断裂。施工人员在选择支护技术时,应当充分了解不同技术应用的优势和条件,选择适合的支护技术展开施工工作,保障现场作业的安全性,提高项目主体结构的稳定。

3提高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质量

3.1采用科学的工程设计方法

要想落实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施工人员建立新型的控制变形设计方法。极限平衡理论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普遍采用的一种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依据该理论计算的结果对相关行业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然而,采用此方法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仅能满足支护结构的强度要求,无法保证其刚度。诸多工程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支护结构发生变形。因此,要想做好对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案的评估工作,相关工作人员既要考虑它的强度,又要考虑它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更要注重其刚度是否达到既定要求,以此助推深基坑支护工作顺利进行。

3.2对深基坑施工进行实地勘察

深基坑支护技术通常在地质条件较为严酷的地区进行,所以必须对该地区的施工环境进行地质调查。由于在深基坑支护工艺中,应针对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选用适当的支护工艺。所以,在进行深基坑场地的勘察工作时,应该以现场的工作环境为基础,比如施工场地的地形环境、地下水位以及不同的地质条件,对整个深基坑的施工土体进行科学化的施工评价。除此之外,在施工现场进行考察的人员还应当对周边的施工建筑群体展开研究,对建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解决问题。

3.3加强施工建设中的监督力度

深基坑作业的开展,管理人员应当高度重视,由于作业风险较高,需要加强施工建设中的监督力度。质量保障是现场施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为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针对深基坑作业的开展,展开严格化的监督管理,保障各阶段的工作质量,全面提高现场施工的效率。面对质量问题,需要采取严肃的处理方式,及时处理好存在问题的区域,避免项目建设受到直接影响。深基坑作业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支护技术的展开,主要是为了保障升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若在支护措施的建设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将会直接危及深基坑作业的开展,甚至导致现场施工人员出现生命危险的情况。质量控制是稳定现场施工的重要环节,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施工建设情况进行实时监督检测,了解各阶段的建设现状和技术应用情况,站在专业化的角度,调整好存在问题的地方,进一步加强现场作业的质量安全。

结语

深基坑支护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基本工程,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建筑工程结构稳定,一个好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的稳固性,因为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有一定的复杂程度,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每个环节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整体工程的质量,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华.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2(08):105-107.

[2]牛新会.浅析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J].建筑施工,2021,43(03):361-363.

[3]林文增.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析[J].居舍,2019(2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