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试论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措施

张佳鑫

广州珠水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本文对我国多地易发、频发洪涝灾害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区域范围内降水时空分布均匀程度不足、地形地势因素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等。归根结底,均与水资源环境管理有关。为提高水资源环境管理水平、做好防洪减灾工作,本文提出进一步提高针对性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等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环境管理;防洪减灾措施;降水时空分布;水土保护机制

引言:所谓水资源环境管理,是指以“可持续利用水资源”为核心指导思想,所采取的一切有关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综合性行政管理措施。水资源环境管理的内涵主要集中在下列方面:其一,针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对应的组织、协调、监督、调度等,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进行科学干预,希望能够全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尽量降低各类水害的发生率。其二,对各种不合理开发及利用水资源的行为进行监督及限制。总体来看,在现代社会,应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环境的管理水平,实施各类防洪减灾有效措施。

1.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分析

1.1区域范围内降水时空分布均匀程度不足

有研究表明,季风活动与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严重程度有关。如果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可从“植树造林”的过程看出端倪。比如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政府下定决心整治风沙,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自此被国人所知。在大众的一般性认知中,树木、绿色植物是对抗风沙的绝佳“工具”。但问题在于,如何才能使树木在土壤中“扎根”,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树木无法扎根的根本原因是,土壤不具备“贮水”能力,即使浇再多的水,也会在短时间内迅速风干,导致土壤内部缺少供植物生长的养分。总体来看,这便是水土失衡之后必然呈现出的效果。基于水土平衡视角看待我国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一个地区的降水在时间、空间层面的分布情况缺乏均匀性时,水土原本的平衡状态便会被打破——互相之间不能满足另一类物质的“存量”,从而引发灾害。

1.2地形地势因素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

自然形成的地形地势与人类生产活动结合之后,也会对洪涝灾害的发生率造成影响[1]。从地形地势角度来看,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线,分为南方和北方;从地势的分布特点是,自西向东越来越低,且具有明显的“三级阶梯逐级下降”的特征。受此影响,我国河流多从西向东流,且上游地势陡峭程度较大,下游整体相对平缓。这种独特的地形地势特点催生了中华农耕文明——在古代社会,由于工具制造水平较差,故一个地区是否适合农耕取决于附近是否具有充足的水资源。因此,我国南方江河湖泊纵横交错之地,多为农耕文明繁华之所。然而,无论是黄河还是长江,自西向东并未整体呈现出“直线”的形态,而是随着中游、下游区域地势的起伏变化,“迫不得已”下只能“迂回通过”。受此影响,长江、黄河在中下游区域的流速大幅度下降,导致其中携带的泥沙被迫淤积在沿线,无法一直东流直到进入大海。总体来看,地形地势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本的水系统、水土平衡,最终导致我国南方水乡频繁发生洪涝灾害。

2.提高水资源环境管理及防洪减灾水平的有效措施

2.1进一步提高针对性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基于现代科学视角看待洪涝灾害的发生原因,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无论诱因为何,归根结底是水土平衡被打破,进而引发相应的自然现象[2]。同样从辩证角度来看,加强水资源环境的管理,意味着可以有效提高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力度,使“水”与“土”按照人类的设想,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平衡、和谐的状态。若要达到这一目标,人类首先需要提高针对性建设的水利工程的质量。包括水库、塘坝、截流沟在内的水利工程设施均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水土资源的目的。以水库为例。一些江河的支流进入某个地区之后,由于“上游”和“下游”之间的高度差较小,且流域宽度较大,崎岖程度较大。受此影响,水流中夹杂的大量泥土及其他杂物在流淌的过程中会就近停留在某个区域。长此以往,该段水域便会出现淤堵的情况。通过修建水库、塘坝、堤坝,可以人为地调控特定水域的水流量及水流速度。如果计算的精确程度较高,则“泄水”之后,充足的水流量及较快的水流速度便会将杂物尽可能地冲走,从而达到防洪减灾的目的。

2.2制定并严格执行完善的水土保护机制

提到“水土保护”,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植树造林”。但如上文所述,这种看似是常识性的认知存在“适用范围”,并不在所有情况下都“有理”。比如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土地由于长时间缺水,已经不具备贮水能力,常见的树木及植物无法在土壤中扎根,即使及时、大量浇水也无济于事。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在荒漠化土地中加入一些能够确保水分不会流失或流失速度减慢的合剂,改善土壤的结构。其次,种植一些容易扎根,能够帮助土壤蓄水的植物(这些植物植株的高度较小,且具有较强的抗风、抗旱、扎根能力)。当这些植物能够大批量在荒漠化土地中长期生存时,意味着土壤的储水能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此时尝试种植其他植物,在理论上存在“一点一点恢复水土平衡”的可能性。总体来看,这种水土保护、修复机制充满科学性和长远可行性,在制定之后应当严格执行。

2.3不断提高对水利工程设施的长期管理要求

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完成后,还应该在全寿命周期内,制定并严格执行长期管理要求,确保水利工程设施能够在水资源环境保护方面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具体来说:其一,负责修建或运营水利工程设施的主体部门必须配备充足且资质达标的管理人员,其他配套设施也应准备齐全。比如一些小型水电站,应派遣专人长期驻守,且针对某些设备准备数量充足的零部件,务必保证水电站能够长期运转。其二,主体单位应当关注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帮助解决其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其三,应积极激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号召群众发挥主人翁精神,对水利工程的运转情况进行自动监督,发现问题时及时上报。

2.4基于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构建全新的水环境监测机制

诸多洪涝灾害的诱因便是强降雨、极端降雨。如我国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曾经遭遇过强降雨,据统计,在极短时间内,约有近100个西湖容量的水灌入郑州市,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针对强降雨、极端降雨等容易引发洪涝灾害的极端天气进行监测,提前掌握相关信息并做好防范工作十分重要。可采取的方法为,基于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自然气候(云层变化情况、风力强度、环境温湿度变化情况等)进行不间断监控,并对有关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相关目的。

结语:综上所述,造成各类水害的根本原因是水资源环境管理效果不佳,导致自然界原本的“水土平衡”被打破,进而引发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基于此,提高水资源环境的管理水平即是提高防洪减灾工作成效的核心解决方法。若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不断提高针对性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之外,还应制定并严格执行完善的水土保护机制,针对水利工程设施的长期使用、维护制定并严格实施管理机制。此外,还可以基于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创新水环境监测机制,多管齐下,长期保持水土平衡。

参考文献:

[1]廖治棋,范北林,黄莉. 浅析水文水资源防洪减灾与环境管理措施[J]. 农业灾害研究,2022,12(05):108-110.

[2]沈比几,祝佳. 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措施探讨[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2,51(03):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