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假山造景施工工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园林假山造景施工工艺

汪世义

安徽高能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 铜陵  244000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大多依山傍水,园林内部设有水系,并结合地方特色和民族风俗建造而成,园林文化从萌芽、产生、发展到兴盛阶段,园林设计者越来越注重叠石、理水、建筑、树木等元素相辅相成、互为呼应的建筑艺术布局。针对园林中假山造景的施工步骤及假山造景具体技术工艺和布景技巧分析,以望借鉴。

关键字:园林;假山造景;工艺

引言:假山是人工造山,即动用人力或机器堆积起来的一座山,通常是仿造自然山水经艺术加工而成,在小公园、小园林里的山多为假山。假山一般出现在空中花园、自家庭院、城市公园等,周围由人工造水凹槽环绕,假山山体或周边有些许花、草、树木,使假山更栩栩如生,映入眼目。

一、施工准备

假山风格的变化取决于假山山体材质、造型、外部的轮廓、假山纹理结构及与园林环境、文化氛围、格局相协调,并需结合时代变化,审美变化而调整。除这些外,园林中假山的设计搭建还应注重应用场景,例如,将假山应用于海洋馆,则根据海底地貌,搭建假山基地,搭配海洋中独有的植物和鱼类,使假山具有更加丰富的游览和观赏价值。“假山”是相对于真山,即自然所形成的山体而言,制造假山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天然形成的山石材料,根据假山设计需求,搭建原理和规则,用水泥胶结将堆砌好的山石粘合,并将混凝土做假山地基;另一种山体是人工合成,工匠将水泥混合磨浆、钢丝网或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搅拌成胶体状,而后将其根据山体模型,制成假山山体,这种假山又被称为“塑石”或“塑山”。

1.施工前应由设计单位制作三维立体模型和项目施工图,并配文解说,确定具体施工操作步骤、施工规划、确切时间和规划内任务完成度。

2.施工人员应具有机械操作的专业性,并熟悉设计图纸,结合观赏者要求设计制作精确缩小比例版的假山模型,以供审核和模拟建造假山。

3.在设计假山过程中,如果选用人工堆叠,用胶体黏合建造假山的方式,则需在山石质地、纹理、石色等挑选过程中,严格结合设计,构思和造景要求,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山石形状、颜色、石块的大小做堆叠处理,并要注重山体坚实度,表面无脱落、损伤或裂痕,尽可能保证山体纹理清晰,且顺滑。同时,假山一般有河流环绕,湖底石块的选择,应借鉴假山的设计痕迹,湖石形态宜“圆、滑、瘦、扁、平整”且要大小不均、大小适宜。

4.挑选山石后,在运输过程中,应注重山石的保护,宜轻装、轻卸,并根据山石的质地,提供运输过程中科学、妥善的保存方式,如遇到特殊石质的山石,借助花草、木板等围绑保护,防止磕坏石体,形成裂纹,造成损失。

5.在施工现场,应准备好相关的机械设备、器具等,如安置好吊装机,清理好搬运场地、指定物料堆放地点,疏通运输道路,避免道路拥堵,耽误施工,此外,准备好常规用具,应配有吊车,叉车,绳索,撬棍,手推车,搅拌机,水桶,铁锹,水管,锤子,吊链,笤帚等。工具齐全便于施工,可保障工程有序进行,现场不乱,条理清晰。

二、施工工艺

(一)叠筑山石

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根据独特的选景、建筑构造、当地文化特征和周边环境,选择美妙绝伦的山石或山体局部,所选择的山体体量较小,功能以实际观赏为主。置石可以分为特置,散置、对置和群置等,特置是指用一两块形状优美的石峰作为主体来点缀园林空间,主要突出少、精、美等主题特点,给人一种鹤立鸡群之感,典型代表是苏州留园中的冠云峰;散置手法需要迎合园林环境,是指在园林中,摆放几组山石,高低起伏,用来点缀或分隔空间,如《桃花源记》中的“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其设计隔断给人一种宛自天开之感;对置设计山石,主要在意山石设计的平均化,即按对称轴布置山石位置,意为衬托环境,但设计并非完全对称,否则过于呆板,此设计如颐和园林中仁寿殿前的一对对望石,远远相望,已发情怀,使人深思;群置即将数块石头按顺序自然叠成,堆叠过程中确保山体大小不一、形状迥异、疏密相间、起伏参差,主要展现山石自然的变化。

在置石过程中应注意山体带石,山体的大小、尺度应接近真山,同时,园林中假山的设计主要考虑意境表达,联想特点,并注重山水一体,结合相融,以玲珑剔透,美奂绝伦,意境悠扬、奇妙为主,给人绝对的观赏价值,引人深思。

(二)定点放线

定点放线要先审阅图纸,掌握假山的山体形状和结构,按照图纸规定的比例放大,并依据网格或山脚轮廓线的交点放样,同时,要视不同山体、地基情况,采用原土地基,素土夯实基础、素混凝土基础或片石基础等打好地基。实地放样过程中,为不影响堆土和施工,应检查地基基础尺寸,控制纵横中心线和边端线,此外,在建造假山时,设置龙门桩或埋地木桩,作为实际测量尺寸或基本依据,防止挖土或施工时放样线被挖,确保工程按图纸计划实施。

(三)拉底

在基础上铺置自然山石,拉底操作过程,应用大块平整、坚实、耐压的山石固定假山基础,拉底山石高度一般以一大块石为准,形态较好的一面放于基础层上,拉底时石块放置注意垂直于水平两个方向相均匀,同时每安装一块山石,使用灌浆将其缝隙处填满,并在山脚殿刹的外围,做砂浆包严,以达到固实基底之效。

(四)中层设计

山体的中层设计所占石体量最大,是园林假山构成主体部分,建造原则是要将石体顺茬压紧,石缝间隙小,纹理方向尽量一致,实体重心稳,赏石效果显著。同时,注意整块山石的结构设计,避免外围有陡峭、滚圆式的山石,横向挑出的山石后部配重应大于悬挑重量,确保山体稳定、不脱落。

在石色选择上,要力求统一,深浅色搭配均匀,色泽差别不能过大,同一种山体不能用多种颜色石材,且在设计假山时,要运用“对比”手法,注意布局,错落有致,突显高低、大小,远近、明暗之感,营造假山和池岸山石沟壑、富有生气的恢宏气势。

(五)收顶

假山收顶及处理假山最顶层的山石,叠山石要注意山体整体的轮廓体态、特征、身体所承受的重量,注意根据山石形态分别构造剑式、堆秀、流云等手法,设计峰、峦、平顶等三种收顶类型。剑立式是指利用剑石,形成竖向的、瘦长直立的假山山顶,表现其刺破青天、翘拔挺立的气魄,但在收顶过程中,不宜过多使用,因其要体现一种傲视独立,碧峰突起的效果,在做剑立式收顶时,要注意假山山峰基石的牢固性,确保山体稳定和安全;堆秀式,即在收顶时,使用奇形怪状的石块堆砌而成,主要起展示精巧、秀雅之感,如清乾隆年间,故宫御花园中的堆秀山,就是采用堆秀手法建造而成;流云式,形似云朵飞流,在假山山峰上挑一横石,呈现前沉现象,横石后压一巨石稳固其后部,使质量回收,既美观又可稳定山势。

(六)加固假山

加固假山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填充缝隙,将打磨成大小不同的斧头型插片填入不平的山石底部或缝隙处,选用的石块不准风化或有裂纹,不应将两块石料叠加使用补缝、填补工作,石料填充完毕,用混凝土和浆砂搅拌在一起,每层磨石码完后立即填入混凝浆砂,在码下一层磨石时,要在上层砂浆和混凝土硬度达到70%后再铺石、灌浆操作。第二,铁活加固,园林中铁器的使用要不易被发现,且必须在山石本身稳定的前提下加以使用,古典园林中常见的铁器使用如铁扒钉,铁扁担,吊架等。第三,勾缝胶结,现代园林的建设一般使用比例为1:1的水泥砂浆,勾缝一般用“柳叶抹”,分为勾明缝和勾暗缝两种做法,砂浆的调配可掺矿物质和山体一致的颜料,尽量显出纹理,没有压搓痕迹,同时,外观描绘越细越好,尽可能一次缝勾好。

结论:假山是我国古典园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特色构成,园林建设早已成为中国园林的专项工程之一,其中,假山的设计,结合当地自然风光,文化背景,建筑设施,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再造人类山水文明,提供给人们游览观赏价值。

参考文献

[1]叶兴盛.关于园林绿化假山景观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20(12):345-346.

[2]万里.园林假山造景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20,43(20):185-186.

[3]肖辉明,王丽明.园林假山造景技术要点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4):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