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的开发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的开发与应用

陈修 ,陈驭宇 ,孟成,谢延锁

单位: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省市:山东省青岛市 邮编:266000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行业也向着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迅速发展。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作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本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并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其在建筑施工领域的性能和效益。

本文从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的相关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详细阐述了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的技术架构和设计原理,并介绍了其应用场景和性能指标。最后,通过实际应用案例验证了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的可行性和效益。

关键词: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人工智能;研发;应用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科技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变革。为了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人们开始尝试将先进的科技手段引入到建筑施工领域中,包括智能化施工机器人、数字化多维模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方面。

其中,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作为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具有以下优势:可以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可以减少施工中的人为失误和安全事故,保障工程施工安全;可以解决人工施工中的技术难题,提高施工质量。因此,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的研发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一种新型施工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自动化操作和监测。其开发和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为失误和安全事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因此,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的研发具有重要的背景和意义。

2.2 技术架构和设计原理

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的技术架构主要由机器人本体、传感器系统、控制系统和用户界面组成。

机器人本体是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的主体部分,它包括了机械运动部件、动力源、感知部件、通信模块等,通过这些组成部分,机器人可以完成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和任务。

传感器系统主要用来感知机器人周围的环境和状态,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通过传感器系统,机器人可以获取周围物体和环境的信息,精准感知位置和距离等参数,从而提高施工准确度和效率。

控制系统是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指挥和控制机器人完成施工任务,包括动作控制、决策控制、协作控制等。控制系统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并通过机器学习技术不断优化和改进。

用户界面是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的交互界面,是人与机器人交流和互动的桥梁,用户可以通过界面控制机器人的行动和操作,查看机器人运行状态和施工进展情况,并进行参数设置和配置等。

2.3 应用场景和性能指标

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可以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各个细节环节,包括地基开挖、浇筑混凝土、装配建材、维护安全等。以浇筑混凝土为例,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可以通过激光测距和图像识别技术,精确控制混凝土的投放和流动,从而保障施工质量和效率。

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的性能指标包括动作准确率、轨迹重合度、施工速度等。其中,动作准确率指机器人运动时能否达到预期的动作精度;轨迹重合度指机器人运动轨迹能否与预期轨迹高度匹配;施工速度指机器人完成施工任务的耗时和效率。

3. 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的应用

3.1 实际应用案例

为了验证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的可行性和效益,本文对其进行了实际应用测试。在一个建筑工地中,使用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完成了地基开挖、浇筑混凝土和装配建材等多个施工任务。测试结果显示,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具有较高的动作准确率和轨迹重合度,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准确度。

3.2 应用效益分析

通过实际应用测试,可以发现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具有以下应用效益:

(1) 提高施工效率: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可以自主完成复杂的施工任务,大幅度降低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2) 降低施工成本: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可以替代部分人工操作,可以节省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降低施工成本。

(3) 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具有较高的动作精度和重合度,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同时,机器人可以取代人工施工中的高风险工作,提高施工安全。

(4) 实现灵活调度: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可以灵活调度,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适应调整施工流程,可以满足不同施工场景的需求。

(5) 降低环境污染: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使用电能或低排放燃料,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4. 发展趋势与挑战

4.1 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从单一应用向综合应用发展:未来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会向综合应用方向发展,不仅能够完成传统的施工任务,还可以应用到建筑设计、维修和拆除等领域中。

(2) 从设备简单化向智能化发展:未来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将会更加智能化,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自主感知周围环境,做出智能反应,实现无人值守施工。

(3) 从盲目攀高向理性发展:未来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的发展将更加理性,注重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优化施工流程,而不是盲目攀高和追求技术的单一创新。

4.2 挑战

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的发展面临以下挑战:

(1) 技术创新的不平衡: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的技术创新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机器人本体和传感器系统领域,而控制系统和用户界面等领域相对薄弱。

(2) 技术标准尚未统一: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的技术标准尚未统一,导致机器人之间的兼容性和稳定性存在问题。

(3) 人才短缺: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人才供求矛盾比较突出。

5. 结论

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通过实际应用测试,可以发现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具有较高的性能和效益,未来应该注重技术标准的制定,加大人才培养和开发力度,推动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行业持续稳步发展。

6. 参考文献

[1] 高清波, 张明东, 孙茂松. 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J]. 施工机械化, 2019(02):17-19.

[2] 韩启宇, 史晓东, 孙继武, 等. 智能化施工机器人在建筑领域的应用[J]. 科技风, 2019(03):129-132.

[3] 马圣佳, 王文勇, 张国良. 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技术综述[J]. 机械工程师, 2019(08):90-93.

[4] 赵青松, 李福春, 蔡军. 智能建筑施工机器人发展趋势和挑战分析[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9(04):205-207.

[5] Boris Jeremic, Dragan Marinkovic, Miloš Milovančević.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Robotic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18, 201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