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柏烟区对NC297和硃砂烟在的适应性比较--以大庄镇烟区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3

双柏烟区对NC297和硃砂烟在的适应性比较--以大庄镇烟区为例

黎思伟   ,张雨国   ,杨华仙   ,李家兴

楚雄州双柏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云南楚雄675100

摘要:为研究烤烟品种NC297和硃砂烟在双柏烟区的适应性,明确双柏地区最佳烤烟种植品种,选定双柏州双柏县大庄镇为试验地点开展试验,旨在为NC297和硃砂烟在该烟区的推广提供参考。以当地主栽品种K326为对照,共3个品种(NC297、硃砂烟、K326)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调查分析不同烤烟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病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 ①NC297的各生育期最长,K326稍短,硃砂烟最短;②在植物学性状方面,NC297整体表现最优,其田间整齐度和生长势较好;③对于农艺性状而言,NC297表现为最佳的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茎围和有效叶片数;④在抗病性方面NC297对气候性斑点病、花叶病和青枯病的抗性最强,K326可有效降低青枯病病情指数,硃砂烟对气候性斑点病、青枯病和花叶病的抗性较弱;⑤ NC297表现为最佳的产量,硃砂烟表现出较好的外观质量。说明在此实验条件下,硃砂烟表现出较好的外观质量,但其抗病性和产量稍低;NC297表现出较好的农艺性状、抗病性和产量,但其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稍差,推荐可以适当推广硃砂烟和NC297在当地的种植。

关键词:烤烟NC297;硃砂烟双柏;适应性

1引言

我国烤烟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其中云南省烟草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近 50%,烟草行业高昂的利税对云南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弥足轻重的地位。研究表明,不同品种在同一环境下,烟叶的表现不尽相同,各烟区需要筛选适合 当地烟叶生产的烤烟品种【1】。烤烟品种单一与适应性退化现象现已成为云南双柏烟区面临的主要问题【2】,长期栽培单一的烤烟品种,会导致生产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产量长期无明显增加趋势,部分重茬栽培烟田出现了产量降低的问题,也有部分地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病虫害,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成本,降低了烟叶生产的经济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引进优良品种,这同时也是满足卷烟企业对品牌导向型原料需求的重要举措。由于不同品种对引入地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不同,在大规模引进前必须在引入地进行烤烟品种的区域性生态特征和适应性分析。

NC297是1998年由美国金叶种子公司育成的杂交F1代品种,由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引进,该品种抗黑胫病、青枯病、TMV、南方根结线虫【3】。刘毅等【4】在江西烟区进行NC297适应性分析发现,其综合抗病性较强,且各项产质量指标均优于K326,适宜在江西烟区进一步推广示范。

硃砂烟叶是优良烟叶品种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自然变异,经正常调制后结构疏松,叶片正面颜色丹红或硃红,状似“猫脚印”,俗称“硃砂”烟叶。国外称“樱桃红”,颜色与车厘子相似,是开发中式卷烟高端品牌的最佳优质烟叶原料。20世纪50年代,国外开始研究硃砂烟叶,主要成因是受控基因CYP82E4发生变异,尼古丁转化生成去甲基尼古丁,不可稳定遗传。

烟草品种试验是烟区品种推广的重心和前提,只有通过其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适应性鉴定比较,才能更好地发掘出优势品种,从而在烤烟生产中提质增效。基于此,为研究NC297和硃砂烟在双柏烟区的适应性,以K326为对照,在云南省双柏州双柏县大庄镇开展品种比较试验,测定和分析各品种的农艺性状、病害发生情况及烟叶产质量等指标,旨在为烤烟新品种在双柏州双柏县大庄镇烟区的推广提供参考。

2材料和方法

2.1实验地点

试验于2022年4月12日—10月10日在云南省双柏市双柏县大庄镇进行。该地位于东经101.824°,北纬24.708°,海拔1553.7m。供试土壤为砂壤土,土地平坦,排水良好,前茬作物为蚕豆。

2.2供试材料

供试烤烟品种为NC297、硃砂烟和K326。其施肥情况如下,基肥:云南烟草专用肥:(N-P2O5-K2O 15-15-18),有机肥:(N≥1%,P2O5≥1%,K2O≥2%);追肥:云南烟草专用肥:(N-P2O5-K2O 12.5-0-33.5)、硝酸钾:(K2O≥44.5%,N≥13.5%)。

2.3实验设计

实验设3个品种处理,以K326为对照, NC297和硃砂烟为试验组,重复3 次。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不少于100株,行株距120cm×60cm。试验田四周设保护行。

2.4田间管理措施

各处理间除品种差异外,各项田间管理措施均为一致,具体如下:

于3月10日开始采用漂浮育苗方式育苗,于4月30日采用膜下小苗移栽方式移栽。基肥中有机肥一次性塘施,追肥分别于5月13日和5月25日分两次对水浇施。于5月30日和6月23日分两次除草。于6月10—15日进行中耕培土。采用穴施法于移栽时分使用吡虫啉防治蚜虫、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烟蓟马和地老虎;采用诱虫蓝板法于防治烟蓟马,采用性诱剂诱捕器防治斜纹夜蛾等害虫。采用二甲戊灵喷洒法于7月5—10日进行打顶除杈。

2.5调查项目及测定方法

2.5.1生育期观测记载

按烤烟生育期调查标准准确记录移栽期、团棵期、现蕾期、中心花开放期、脚叶成熟期、顶叶成熟期的时间。生育期按小区内进入某生育期的烟株数占总株数的比例达到50% 的标准作为该小区烟株进入该生育期时间。

2.5.2农艺性状的测定

于移栽后对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时的烟株进行农艺性状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最大叶长宽。具体测定方法按照YC-T142~2010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测量方法,每个小区随机定株调查6株,每个处理共计调查18株。

2.5.3生长势及植物学性状调查

于团棵期调查各品种生长势,于成熟期调查各品种植物学性状。

2.5.4病害调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GB/T23222-2008)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对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进行病害调查。其中:

发病率(%) = (发病的烟株数/调查的总烟株数) ×100;

病情指数=∑(病级数×该级病株数)×100/(最高病级数×调查总株数)。

2.5.5经济性状及原烟外观质量调查

烟叶成熟烘烤后,按照42级国家烟叶分级标准分级采收,按品种计产,计算其产量以及中上等烟比例,并随机抽取每个处理相同部位叶片各10片,调查其原烟外观质量。

2.5.6数据处理

采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品种生育期分析

表1不同品种生育期

品种

移栽期

团棵期

现蕾期

中心花开放期

脚叶成熟期

顶叶成熟期

K326

4.30

5.28

6.27

7.5

7.21

9.13

NC297

4.30

5.31

6.30

7.8

7.26

9.20

硃砂烟

4.30

5.27

6.25

7.3

7.18

9.6

由表1可知,三个品种的移栽期相同。团棵期、现蕾期、中心花开放期、脚叶成熟期、顶叶成熟期NC297均表现为最长,K326次之,硃砂烟表现为最短。表明在相同田间管理措施和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在当地种植这三个品种,NC297表现出的生育期最长,K326次之,硃砂烟的生育期最短。

3.2不同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3.2.1三个时期株高分析

表2不同品种三个时期株高

(cm)

品种

团棵期

旺长期

现蕾期

K326

13.95

115.11

137.55

NC297

12.05

122.89

142.11

硃砂烟

15.86

120.33

130.50

由表2可知团棵期硃砂烟和K326的株高均高于NC297,且硃砂烟的株高最高,显著高于K326和NC297。在旺长期,NC297的株高伸长最明显,硃砂烟次之,K326表现最差。现蕾期,NC297的株高显著高于K326和硃砂烟,硃砂烟的株高最低。表明在生长前期,硃砂烟的生长速度较快,而到旺长期以后,NC297表现出较快的生长速率。

3.2.2三个时期茎围分析

表3不同品种三个时期茎围

(cm)

品种

团棵期

旺长期

现蕾期

K326

4.58

7.44

9.45

NC297

3.47

8.94

9.71

硃砂烟

3.66

8.53

9.33

由表3可以看出,团棵期K326的茎围显著高于硃砂烟和NC297,硃砂烟和NC297之间的差异不大;到旺长期和现蕾期,NC297最利于茎秆细胞分裂增殖,其茎粗增大最明显,硃砂烟次之,K326表现最差,且三者间差异明显。

3.2.3三个时期有效叶片数分析

表4不同品种三个时期有效叶片数

(片)

品种

团棵期

旺长期

现蕾期

K326

7

23

24

NC297

8

25

27

硃砂烟

7

22

24

由表4可以得出,三个时期NC297的有效叶片数都多于K326和硃砂烟,在团棵期三个品种之间的有效叶片数相差不大,直到旺长期以后NC297的叶数才明显多于另外两个品种,其中K326和硃砂烟之间差异不明显。总的来看,在整个生育周期NC297的有效叶片数最多,K326和硃砂烟次之。

3.2.4三个时期最大叶长分析

表5不同品种三个时期最大叶长

(cm)

品种

团棵期

旺长期

现蕾期

K326

32.14

70.15

74.35

NC297

32.76

74.51

79.35

硃砂烟

30.69

66.81

70.57

从表5可以看出,三个时期硃砂烟的叶长都要明显低于NC297和K326。在团棵期,NC297和K326的叶长差异不显著;旺长期和现蕾期,NC297的叶长都要明显要长于K326,说明NC297在后期的叶片伸长方面有较好的生长速率。

3.2.5三个时期最大叶宽分析

表6不同品种三个时期最大叶宽

(cm)

品种

团棵期

旺长期

现蕾期

K326

15.89

34.86

37.12

NC297

17.93

37.33

39.94

硃砂烟

15.32

32.21

35.33

由表6可知,从移栽到团棵期这段时间,NC297最有利于叶片增宽,K326次之,硃砂烟最差;而旺长期与现蕾期,NC297最大叶宽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且K326显著高于硃砂烟。

3.3生长势及植物学性状分析

表7不同品种的植物学性状

品种

株型

叶形

叶色

整齐度

生长势

K326

筒型

椭圆形

绿

85%整齐

长势良好

NC297

塔型

椭圆形

绿

90%整齐

长势较好

硃砂烟

筒型

长椭圆形

绿

80整齐

长势良好

由表7可看出,K326与硃砂烟的株型均为筒型,NC297为塔型;K326与NC297 的叶片均为椭圆形,硃砂烟为长椭圆形,且3个品种的叶色均为绿色;NC297的田间整齐度较好,K326次之,硃砂烟表现稍差;对生长势而言,硃砂烟和K326的长势良好,而NC297的长势表现最优。

3.4不同品种主要病害的病情指数分析

表8不同品种主要病害发病率

(%)

品种

花叶病

气候性斑点病

青枯病

K326

26.19

11.90

0

NC297

3.55

4.49

0

硃砂烟

32.32

25.00

6.10

表9不同品种主要病害病情指数

品种

花叶病

气候性斑点病

青枯病

K326

16.67

8.73

0

NC297

3.26

2.25

0

硃砂烟

14.90

15.24

4.63

从表8和表9我们可以看出,NC297对花叶病、气候性斑点病的抗性最强,且NC297和K326不易感青枯病;K326和硃砂烟易感花叶病和气候性斑点病,其硃砂烟的抗性最低,发病率最高,且硃砂烟还易患青枯病。总体来看,NC297对各种病害的抗性最强,不易感病。

3.5不同品种产量及烟叶外观质量分析

3.5.1不同品种产量分析

表10不同品种产量

品种

产量(kg/亩)

中上等烟比例(%)

K326

167.45

78.51

NC297

178.47

75.33

硃砂烟

159.23

80.34

从产量对比可以看出,NC297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K326次之,硃砂烟表现稍差。但从中上等烟比例来看,NC297表现稍差,硃砂烟表现最好。表明在当当地栽培条件下,NC297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但中上部烟比例稍微低于K326和硃砂烟,硃砂烟虽然产量偏低,但其中上部烟比例高于其他两个品种。

3.5.2不同品种烟外观质量分析

表11不同品种烟叶外观质量

品种

成熟度

颜色

光泽

油分

叶片结构

身份

单叶重(g)

K326

成熟

柠檬黄

中等

疏松

中等

10.94

NC297

成熟

柠檬黄

充足

疏松

稍厚

12.83

硃砂烟

成熟

橘黄

中等

疏松

中等

10.42

由表11可知,在成熟度和叶片结构方面,各品种表现均一致;在颜色方面,K326和NC297表现为柠檬黄,硃砂烟为橘黄;NC297的油分充足,K326和硃砂烟为中等;NC297的身份稍厚,而K326和硃砂烟表现为中等;在单叶重方面NC297>K326>硃砂烟。总的来说,NC297在成熟度、叶片结构、油分、身份和单叶重方面表现较好,但颜色和光泽稍差。而硃砂烟的除单叶重稍低外,其他方面都表现较好。

4.讨论与结论

烤烟品质不仅取决于生态环境和田间管理栽培措施,而且依赖于品种特性,很大程度受该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影响。适宜的品种可以弥补气候、光照、降水等方面的缺失,可以解决由于单一品种长时间栽种引起的产质量降低和病害发生严重等问题。

本试验结果表明:NC297的各生育期最长,K326稍短,硃砂烟最短;在植物学性状方面,NC297整体表现最优,其田间整齐度和生长势较好;对于农艺性状而言,NC297表现为最佳的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茎围和有效叶片数;在抗病性方面NC297对气候性斑点病、花叶病和青枯病的抗性最强,K326可有效降低青枯病病情指数,硃砂烟对气候性斑点病、青枯病和花叶病的抗性较弱; NC297表现为最佳的产量,硃砂烟表现出较好的外观质量。

综上所述,与当地主栽品种K326相比,可以适当推广NC297和硃砂烟在双柏县大庄镇烟区推广种植。其中硃砂烟表现出较好的外观质量,但需要注意硃砂烟的抗病性和产量低于K326和NC297,在推广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硃砂烟在当地种植时的病害防治;NC297表现出较好的农艺性状、抗病性和产量,但其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稍差,可能是与其栽培措施和烘烤技术不够完善有关,需要在研究出配套的的栽培措施和烘烤技术的前提下,保证NC297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再对其进行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瑞泰,宋志林,王承训,等.我国烟草生产现状[J].中国烟草,1982(01):1-12.

[2]王跃金,彭博,鹿晋珲,等.双柏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09):49-52.

[3]杨洪雄,徐兴阳,罗华元,等.云南烟区推广种植NC102与NC297品种的良区良法配套方案探索[J].昆明学院学报,2011,33(06):23-26.

[4]刘毅,陈仁霄,黄林海,等.云烟105和NC297在江西不同纬度烟区的生态适应性[J].中国烟草科学,2014,35(04):34-40.

作者简介:

黎思伟(1970-08)男,彝族,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大专,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烟叶生产管理、科技推广、建设项目管理。

张雨国(1973-06)男,汉族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大专,助理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烟叶生产新技术、科技推广应用。

杨华仙(1974-09)女,汉族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大专,助理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烟叶生产科技推广应用。

李家兴(1976-08)男,彝族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大专,助理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烟叶生产科技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