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建筑施工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

刘站荣 , 汤余杰  ,魏昂

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    201800

摘要:整体地面施工属于重要的建筑施工内容,良好的地面施工质量,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好的建筑使用体验。整体地面施工相对复杂,涉及到基层处理、地面平整等多个方面的施工作业,对施工技术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可以说其施工质量与施工技术直接相关,为更好的保证建筑整体地面施工质量,应当切实做好施工技术的控制,为实际施工活动的展开提供指导。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展开分析,阐述整体地面施工具体技术要点,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整体地面施工;施工技术

现阶段,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行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地面作为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地面施工在建筑稳定性、实用性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因此越来越重视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建筑整体地面施工相对比较复杂,对技术性要求较高,目前整体地面施工在实际施工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施工技术要点及细节有待进一步进行明确,故而围绕建筑施工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展开分析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推动整体地面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施工质量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建筑施工中整体地面施工要求分析

建筑施工中,整体地面施工有一些基本要求,以保证地面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实际施工中应当对这些要求进行了解,以更好的保障施工效果。

1.1平整度要求

整体地面施工有一定的平整度要求,具体平整度指标取决于建筑物用途,如商业区域、停车场、工厂等对地面平整度要求均不同。而平整度在实际的施工中,可以通过施工工艺及具体调平办法来实现目的[1]

1.2承载性要求

整体地面施工要满足一定的承载性要求,以确保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承载性要求通常在设计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而这一要求的具体指标要根据建筑地面用途及所处地理环境等因素来进行决定,施工时需严格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确保地面的承载能力满足建筑物的需求。

2.建筑施工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

2.1基底层处理

整体地面施工中,基底层处理时保证后续地面平整稳定的重要工序。一般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采用下面几种常规性的技术处理措施。

2.1.1压实

利用机械对基层进行压实处理,提高基层密实度与承载能力,增加地面的稳定性。具体可通过振动碾压、夯实等办法来进行处理。

2.1.2平整

建筑地面在实际的施工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凸凹不平问题,无法满足地面施工平整度要求,对此必须要对基层进行平整处理,为后续施工提供基本的条件。可借助于水平仪、整平机械设备进行处理[2]

2.1.3清洁

对基层进行彻底的清理,清除其中的灰尘、杂物、污垢等影响施工效果的因素。可采用人工清扫等办法实施清洁作业。

2.1.4强化

基层起到非常重要的承载作用,针对软弱基层必须要采取措施进行强化,通过混凝土喷射、添加强化剂等办法来对基层进行处理,促使其强度等指标得到改善,满足整体地面施工的要求。

2.2模板施工

2.2.1墙体弹线

模板施工属于极为重要的内容,直接关系到后续地面平整度及标高的控制。进行模板施工作业之前,需在墙体周围进行水平基准线的设置,以地面±0.000标高为基准,在墙体上500mm位置进行弹线作为水平基准线,以这条基准线为基础进行地面标高等数据的测量,为平整度及标高的控制提供参考作用。

2.2.2地面标筋

地面标筋主要是为了进行平整度的控制,一般每间隔一段距离做一道标高线,称之为标筋处理。整体地面施工中,一般在水平基准线的参考作用下,沿着墙体以1.5-2.0m的间距进行标记,标定纵横方向上的标筋。

2.2.3确定坡度

整体地面施工有一定的坡度要求,在进行模板施工时就需要对坡度数据进行控制,根据设计及规范中相关坡度要求,结合基准线,在调节工具的作用下,对模板高低位置进行调整,促使其满足地面施工坡度要求,并借助于水平仪、坡度仪实施校验,确保模板安装质量。

2.3混凝土浇筑施工

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实际施工需要以现场工程图纸为参考,在门窗、外墙等部位设置12mm厚聚苯板,以胶粘的方式促使其与模板之间形成牢固的连接效果,为后期分缝作业的进行提供便利。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总体地面施工质量,实际施工时应当做好混凝土质量的控制,采用42.5号标准水泥,以中砂石进行拌和,控制其水灰比在50%左右,碎石粒径12mm以下,含粉量不超出3%。混凝土配制完成后需对其质量进行检验,确保其满足实际施工要求后,方可进行使用。

整体地面施工中混凝土浇筑面积较大,为避免后期开裂等问题,可采用分块、跳仓的办法进行浇筑施工。跳仓过程中,控制其长宽分别在30m、14m左右,单个仓浇筑时需一次性完成,不可分次浇筑,否则将会影响施工效果。混凝土硬化后,会受到温度、压力等因素影响,而产生复杂的内部应力,这种浇筑办法可促使其应力得到科学的释放,使得整体地面裂缝概率得到极大的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有空气的混入,因此需要做好振捣作业,以平板振捣器进行初步振捣后,采用提浆滚轮将提浆面碾平,进行初步的平整。

2.4抹平磨光

在建筑整体地面施工中,抹平磨光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工艺,用于获得平整光滑的地面表面。以下是一般的抹平磨光处理步骤:首先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和清理,去除其表面的杂物和浮渣,以抹刀或者抹光板等工具,在其表面进行抹平操作,消除其表面高低不平的问题。抹平处理后,需进行一定的固化养护,待其强度成长至指定的要求,使用磨光机或抛光机等专业机械工具,对整体地面进行磨削和抛光,去除地面所存在的瑕疵、不平整等问题,促使地面达到设计标准的平整度[3]。磨光后为进一步强化整体地面的耐磨性和均匀性,可对地面进行密封处理,选择合适的密封剂,对地面实时喷涂或涂布,进行密封处理,同时借助于水平仪等仪器工具对地面质量进行检验,保证整个地面的平整度等方面指标满足要求。

2.5养护作业

整体地面施工完成后,养护作业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地面的强度及耐久性,合理的养护能减少裂缝等缺陷的产生。一般在正式施工作业完成后,安排相关人员对地面实施养护,通过喷水、覆盖等办法,保证一定的湿度条件,避免过快干燥而导致裂缝问题的出现。养护期间要做好保护作业,过早的负荷可能会导致地面变形、裂缝等问题,可通过警示标志的设置来限制地面过早使用,促使地面强度等指标逐步成长。养护周期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养护需要7-14天,期间需要做好地面养护情况的监测,及时采取办法进行干预,提高整体地面的施工质量[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整体地面施工是建筑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施工技术的正确应用对于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建筑可持续性具有关键意义,实际施工中应当做好整体地面施工技术的控制,掌握具体技术要点,提高整体地面施工技术的效率和质量,为人们创造更好的建筑环境。

参考文献:

[1]西曰兵,张连山. 建筑施工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2,(15):90-93.

[2]裴利剑,张赟. 我国建筑工程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20,(27):148+155.

[3]杨雄,习言军,覃家进,敖显华,张林春. 建筑施工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分析[J]. 中国标准化,2019,(18):66-67.

[4]宫铭志. 试论建筑工程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J]. 民营科技,2018,(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