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于欣

130131199110060048

摘要:当前,国内部分地区存在“倒土”和“卖土”的行为,其不仅会损害国家的经济利益,还会破坏基本农田和生态环境,导致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亟需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尽可能减少因非法行为而造成的农民经济损失。此外,还存在土地撂荒的现象,增加了土地荒废的概率。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与政府缺乏监管,相关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密切相关,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以重视,加强监督,完善相关监督机制。

关键词:农村土地资源;耕地保护;土地效益

引言

长期以来,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粗放使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状况,有些区域土地规划套用城市土地利用方法,对土地特征、结构、布局等方面也缺乏科学规划。这导致了农村土地利用矛盾较多,土地资源存在错配现象,高质量耕地日益减少,农村产业和人均环境缺乏特色,农业污染较为严重等问题。和城市相比,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经济上过度依赖耕地资源,土地资源呈现高消耗低产出的状态,并且受到城市扩张的挤压。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低效利用方式难以为继,因此深入分析土地利用的问题并针对性进行优化就非常重要。

1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

1.1耕地资源减少,利用不够合理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致使城镇建设用地不断扩大,占用了部分农用耕地。另外,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非农建设用地、生态退耕等,也使农用耕地的面积不断减少。同时,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从而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即没有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寻找合理的利用模式;二是土地资源利用规划滞后,即很多村庄的农户居住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很多农用地闲置,无法被合理利用。

1.2农村土地污染现象严峻

环保意识仍然较差,尽管近几年在生态宜居理念下,乡村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是农民缺乏必要的环保知识,导致土地污染等现象较为严重。比如,很多群众不知道电池的危害和处理,对塑料等污染材料大量使用和丢弃,造成土地污染。高质量耕地地力下降问题较为严重,由于肥力过度透支等问题,所以即使是很多东北地区的黑土也出现退化现象。农民生产中仍然习惯于依赖大量农药化肥,农村地区垃圾处理设施也不够完善,加剧了土地污染。

1.3规划不够合理,建设不够规范

我国新农村建设及其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该过程中,普遍存在土地规划不合理的问题。以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容易引发土地资源分布较为零散且浪费严重的现象,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推广,进而降低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量等。此外,此种方式风险抵抗力较低,容易出现盲目跟风的现象,激发农民之间的矛盾冲突。针对用地建设方面,无序流转现象严重,诸多土地流转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加之已落实的相关政策不够完善,土地的建设缺乏规范性的制度保障,进而针对违法占地现象的控制力度不足,隐蔽状态下的建设用地流转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土地纠纷较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影响农民团结,破坏了我国新农村建设计划,不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2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的对策研究

2.1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土地利用与管理的信息化

要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根据区域土地使用的实际情况,将所有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共享,以满足土地集中管理的需求。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上,土地资源的管理者可以依托数据技术对管辖区域的土地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厘清建设用地占地、土地使用审批、土地归属权等情况,为土地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供支持。可结合土地资源的管理需求,依托土地地籍信息和管理标准等划分土地类型,进而构建土地利用体系。可将农村土地资源管理与城市土地资源管理整合,以获取准确的土地地籍信息。可依托多元化科技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测量,以保证平台上数据的准确性。国土地资源管理者可对平台上的土地资源进行数据分析,进而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为土地资源管理助力。

2.2加强对农村土地的利用和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实现土地有效利用、提升土地使用价值的基础,要做好这一工作,就必须加强对土地的监管。做好农村土地的利用和规划工作,相关部门要合理布局、统筹发展,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耕地的可持续性保护工作。要依法保护基本农田设施,对于非法占用农田现象,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确保基本农田、耕地不被侵占,形成以法用地的观念。农村土地也是国有资源,要建立国有资源使用的监督巡查机制,改善执法环境,真正使巡查工作落实到位。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用科技手段对土地整治进行动态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保证农村土地利用工作顺利进行。

2.3以科学技术提升土地效益

加强对农民的生态意识培养和相关技术培训,让农民掌握基本的生态治理知识,能够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并且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能够应用所学的技术进行土壤恢复治理。比如,在一定区域内设置蓄水池和雨水花园进行灌溉,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节水节肥技术,在农田系统中引入水肥一体化系统。针对水土流失现象,可以采用现代农业智慧监测技术,加强风险防控。发展设施农业,降低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隔绝农业病虫害。要大力发展新型产业经济,比如在农业种植上推广综合种养模式,探索稻虾共作、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等产业,其产值可提升到3~5倍。在农村地区可以发展“电商+生态农业+旅游”的综合模式,提高单位土地产出,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各乡村领导也要加强知识学习和技术培养,确保土地利用能够科学合理,满足“一村一品”建设的需求。

2.4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和谐发展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前提是维护好生态环境,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达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致力于对生态环境进行建设和优化,是为进一步实现新农村建设中“适宜农业、适宜居住”的目标。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协调好,对农村的各类用地进行科学合理地统筹规划,确保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植被稀疏的荒山荒坡进行绿化保护;对被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改善,逐渐恢复其生产能力,并且严格禁止继续对土壤造成污染的各种情况发生;严禁对各类自然环境保护区的开发,例如:要对湿地、森林等进行保护,发挥其自身的生态作用。

结语

依据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经济水平的关键。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对其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至关重要。针对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耕地缺乏保护、资源浪费严重、规划不够合理、建设不够规范以及耕地矛盾冲突、资金投入不足等,需要通过树立法治理念,加强经济保护、提高防灾能力,强化组织能力、完善管理体制,加大监管力度等方式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左停.当前加强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策略[J].人民论坛,2021(10):63-66.

[2]孙桂清.加强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10):73-75.

[3]张松,梁冰欣,孟祥花.强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方式研究[J].北京农业,2015(23):189-191.

[4]徐鹏淇.当前加强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策略[J].产城:上半月,2022(1):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