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师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国际中文教师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武春博

内蒙古师范大学二连浩特国际学院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 01260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汉语教学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就会产生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意识的参差不齐导致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教师和汉语学习者产生文化冲突或教学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本文探讨国际中文教师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不足与解决办法。

一、引言

国际中文教师行业对教师有外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艺、中国文化知识等方面的要求,于是也有很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外例如外语、教育等专业毕业的人成为了国际中文教师。在教育环境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但对于其他专业来讲,可能是比较陌生的课程。而在国际中文教师中,存在一部分没有学习过《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师;同时在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和选拔上,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也比较模糊,教师在授课过程、学生管理等和学生相处过程中由于跨文化意识的缺失,有时会产生文化冲突。因此,国际中文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很有必要也很重要。

二、存在的不足

1.关于国际中文教师跨文化意识培养研究不足

金露(2014)[1]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中发现,在参与调查的33所学校中,有61%的学生在学习《跨文化交际》之前跨文化交际能力参差不齐,水平达到好的占12%;学习后跨文化交际能力达到好以上程度的学生占76%,可见,跨文化交际知识的重要性。但国内的跨文化研究主要集中于商业和英语教学,例如胡文仲主编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的章节经营管理,讲的就是国际贸易中的跨文化交际;在知网搜索“跨文化交际”出现最多的文章是有关中国人学习外语的跨文化交际。国际中文教育方面研究跨文化交际更多倾向于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的跨文化交际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跨文化交际,对国际中文教师的跨文化交际以及跨文化意识培养方面的研究较少。有些教师可能具备跨文化意识的敏感性,但是没有具体理论上的指导,最终也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想要达到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对方的做法的文化认同水平需要进行系统的跨文化意识敏感性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训练以及文化知识的学习。

2.国际中文教师自身跨文化意识缺失

很多人在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时并没有意识到彼此之间由于存在文化差异而对某些事情持有不同看法。例如在笔者所任教的大学,留学生大部分来自蒙古国和俄罗斯,而我们的教师也大部分都是蒙古族,所以很多教师在与留学生交往过程中并不觉得彼此之间存在文化差异,或者发生某一问题时并不觉得是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比如在申请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事情上,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先读书后赚钱,有了更高的学历会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而蒙古国学生由于受到国情、家庭情况以及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先工作2-3年攒一些钱再继续读书是更好的选择,因此在这件事情上,老师会觉得学生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而学生又不明白老师为什么如此执着让自己申请读研,最后老师很生气,学生很困惑。此外,很多中国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认为学生应该服从老师,秉持着非常传统的师生关系观念,但在面对外国留学生时,国际中文教师更应该推崇的是师生平等观念,因为很多国家的教育环境和中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教师不像中国教育环境中的教师那么有威严,因此在国际中文教育环境中,教师应减少命令学生行为,在学生管理中采取劝说、商量等方法,而不是命令和教训,太生硬的态度会让学生产生畏惧老师、叛逆的心理,进而可能在日后的管理工作中遇到更多更棘手的问题。

三、国际中文教师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1.加强理论学习

对国际中文教师来说,跨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己的教学能力一样,需要不断学习、反思和进步。不论在成为国际中文教师之前是否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接触到外国汉语学习者之后都应该学习跨文化交际相关知识,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汉语学习者本国文化,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中文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理论类的书籍先学习相关知识概念,再通过一些案例分析类书籍来提高自己处理文化冲突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国际中文教师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本国文化,对本国文化非常了解和熟悉才能在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时保持足够的文化差异敏感性。此外,要在和学生相处过程中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想结合,注重细节,有时很小的事情也会有文化差异。学校或培训机构可以为国际中文教师开设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或定期举行研讨会,关注行业动态发展,支持国际中文教师参加研学,提升自身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1. 明确自身定位,转变思想

国际中文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汉语教学以及文化教学中的定位,增强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很多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原因之一就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所以国际中文教师应该是中国文化的咨询者,当汉语学习者提出中国文化相关问题时可以给出系统、专业的回答;是探讨文化意义的引导者,当汉语学习者对某些行为产生质疑或不认同时,要引导他们探索行为背后的文化原因和内涵,避免汉语学习者对中国人产生负面的刻板印象;是跨文化技能的训练者,对于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技能训练不应仅是《跨文化交际》课程任课教师一个人的事情,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该充当跨文化技能的训练者这一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日常交往中不断渗透中国文化,例如送礼物、收礼物、准时、最后期限、餐桌礼仪、个人空间、敬语与谦辞等都是非常日常的话题,并不是必须在课堂上才能探讨;是文化态度转变的促进者,一个人到新的文化环境中的文化适应模式有同化、分离、融合、边缘化四种模式,如果想要达到融合模式,就必然要克服刻板印象和民族中心主义等阻碍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承担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让汉语学习者了解真相,克服刻板印象。

  1. 转变、创新教学模式

祖晓梅主编《跨文化交际》第九章教育环境中的跨文化交际包含教育理念与方式,教师的角色和师生关系,课堂交际,学习的动机、风格与策略等内容,全面分析后我们就会发现,各国的教育环境是不同的,所以国际中文教师要了解各国的教育环境,了解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风格和策略,摒弃传统中国教育环境中“唯师独尊”的想法。国际中文的课堂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重视学习的过程,强调思考和实践。上文提到在笔者所任教的大学学生大都来自蒙古国和俄罗斯,2020-2022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学生在网课期间没有按时上课,在恢复线下课程后也没有及时返校导致学分不够或没有通过学校要求通过的HSK等级而无法毕业,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大都觉得很惋惜,付出了很多时间最后却没能得到文凭,而学生则认为没关系,他们还可以重新学习。我校留学生更注重的是学习过程,他们喜欢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所收获的一切,而中国教师们则更注重结果,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经常劝诫不按时上课的学生如果不按时上课就没办法通过期末考试,但这样的“威胁”似乎并没有效果。教无定法,国际中文教师要用于创新、转变教学模式,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意识,结合汉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模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文化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佳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D].河北师范大学,2021.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1] 金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