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气污染源监测常见问题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2

工业废气污染源监测常见问题探讨

黎增明

身份证:350823198703055839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工业的发展愈加兴旺,尤其是重工业的比重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问题,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有关部门要高度关注这一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便今后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推动我国的重工业健康发展,推动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为我国的和谐生态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工业废气;污染源;监测;问题

引言

加强对工业废气的监测,科学有效监测、分析,从源头上解决工业废气的问题。然而,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对工业废气的监测力度明显不够,无论是对平原地区还是某些特定区域,都缺乏严格的监测程序。文章对此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归纳,归纳和描述了工业废气污染的来源,指出了污染源监控的缺陷,并提出了强化污染源的检测方法,为我国的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1.工业废气污染源排放的概述

在当前大多数的工业生产当中,对废气污染源的管控有明显的疏忽,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因为工业生产的种类不同,排放的废气污染也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分为气体污染和固体污染两种污染形态,工业废气污染源的固体形态主要表现为溶胶性污染物,它主要分布在空气中,以固体颗粒、浮尘和液态颗粒的状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主要存在于水泥制造工厂、煤炭生产工厂和锅炉制造工厂等重污染工厂当中,给大气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威胁。工业废气污染源中的气体形态主要表现为含硫污染、碳氢有机气体污染和含氮污染三种,含硫污染主要原因是在工业生产中形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的随意排放,最终形成酸雨,对人的身体和农作物具有强腐蚀性,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碳氢气体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烯烃、含氧烃、芳香烃等气体,如果吸入人体,会导致人类呼吸道等出现健康问题,严重时会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含氮污染主要形成于机械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焊接燃料等释放出的有害气体,对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2.污染源监测中存在的缺陷

2.1.污染源监测技术与管理存在缺陷

社会发展越快,需求也越大,工业生产量和能源消耗也随之上升,污染问题不断加重,因此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对环境和污染源开始监测。对污染源的监测主要依赖技术的支持,可以为准确地制定治理方案提高数据支持,确保治理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但是在实际的污染源监测作业当中,仍然存在很多缺陷,特别是在监测技术方面的漏洞尤为明显,导致污染源监测工作的开展极为困难,监测质量明显缺乏准确性,与计划的监测效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最新颁布的《环境检查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监管单位要和监管企业进行联合,联合的内容不仅要对企业的设施、设备进行污染控制,还要协调开展监测作业,提高污染源监测的效率和质量。

2.2.污染源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的合作存在缺陷

环境保护不仅是环境质量监测,也应该包括污染源监测,构建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制定方向一致的环境保护目标和统一的环境考量标准,两者协同作业,共同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污染源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的实际开展过程中,两者未能保持良好的合作,监测结果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所获得的监测数据只反映出了我国污染源的存在和污染的程度,没有呈现出系统的、完整的、信息量丰富的监测结果,无法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帮助。因此,要加强污染源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的合作,来应对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

2.3.监测人员和监测设备的升级维护存在缺陷

国内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我国环保部门加大了对严重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加强了对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但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是监测设备落后,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监测人员欠缺专业的监测技术,对监测设备的使用不当等,都严重影响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最终导致无法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污染治理办法,导致企业污染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控制和改善。所以,为了提高污染治理效果,首先要对污染监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监测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平,然后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对监测设备进行升级和维护,保障污染企业的污染监测工作效率得到明显的改善。

3.做好监测任务的有效途径

3.1.对监测机制进行整改

环境监测工作始终是我国环境保护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因其具有复杂性,这就对监测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我国监测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对我国环境监测机构进行整改已是当务之急。在整改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我国当前生态环境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并按照监测种类和项目进行明确的工作划分,将具体的工作职责落实到每一位监测人员身上,增加监测项目的准确性。除此之外,还要做好监测人员的培训工作,调动监测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对监测人员的专业性培养,并提升监测人员的创新性,有利于在开展监测作业中摆脱传统监测理念的束缚,成为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监测人员,并能够满怀热情地投入到环境监测工作当中。结合我国数据中心给出的分析报告,通过专业的工作能力,积极寻找污染源所在位置,并对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测,构建完整的监测链,对污染源进行预警和处理,确保监测结果和质量达到预期效果,为环境保护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2.升级和改进监测技术

高质量的监测水平和监测结果,都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扶持,所以除了提升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外,还要对监测技术进行不断升级,不断完善监测设备,加强监测人员对自动化建模设备的使用和功能的掌握,充分发挥现代化科技带来的帮助,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这就需要监测与科学技术的结合,监督和法治的共同监管,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注重污染监测技术的升级和管理工作,加强对监测设备的升级和保养工作,制定安全、规范的工作流程等手段来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为环境保护制定有效的措施和策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3.实行付费管理原则

结合实际的管理能够发现,由于污染源监测设备有着较特殊的要求,在实际的监测过程中会出现资金需要量大的现象,只有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够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行。但是在实际的监测过程中,由于监测机构的资金数量有限,与企业间的合作交流较少, 致使资金渠道出现不足现象,严重制约了工业废气污染源监测的深入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显著。为消除这一现象产生的不良影响,在实际的监测过程中应注重优化,如各种污染物的监测应使用“依法处责”原则,要求所有出现污染现象的单位依据标准付费,相应的付费标准则需要由相关单位统一制定,这样能够防止没有获得授权收费和价格上涨现象的发生,对保障监测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在实际的监测中采用付费管理能够增加工业废气监测资源的来源,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依据规范排放废气现象的产生,取得的管理效果显著。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工业废气的监测力度,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促进环保工作的开展。要实现对工业废气污染的实时监测,就需要不断改进监测技术,以加快实现信息化,提高监测效果。同时,为了使有关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也需要对工作方法进行积极的探讨和改进。

参考文献

[1]朱明吉,孙静,郭志顺,张芹.工业废气污染源监测常见问题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3):60.

[2]张桂伟.关于工业废气污染源监测的常态性问题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12):144-146.

[3]何恩龙.工业废气污染源监测的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