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材料的光谱仪检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2

有色金属材料的光谱仪检测分析

罗锐锋

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 830000

摘要】:为了准确分析有色金属材料的性能,明确有色金属材料存在的问题,必须对有色金属材料的检测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而在有色金属材料检测方法的帮助下,有色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将得到真正发挥。作为有色金属材料较为常见的检测方法之一,光谱仪检测的应用已相对成熟。基于此,文章详细探讨了有色金属材料光谱仪检测的具体流程以及其注意事项,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色金属材料;光谱仪检测;检测分析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工业生产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也更加迫切。而现阶段,我国在进行有色金属材料检测时,最为主流的检测方法为重量分析法,而光谱检测法则是当前市面上较为普遍和常见的检测方式之一,该方法能较为准确的分析出有色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能。在光谱仪检测分析方法的帮助下,检测人员能进一步明确有色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构成,进而将其合理应用到工业生产活动中。因此,对有色金属材料的光谱仪检测法进行全面分析,也具有极强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1.光谱仪检测的具体流程

1.1做好光谱仪的预定设置

在正式进行有色金属材料检测分析之前,操作人员需做好前期的光谱仪设置准备。以ARC-MET930型号的光谱仪为例,在使用该型号光谱仪进行有色金属材料检测时,检测人员首先要对仪器进行相应调节,在实践过程中需打开光谱仪的控制面板,并点击设置选项,明确所检测的有色金属材料的具体颜色,颜色设定结束之后,需打开用户设置界面,并根据环境数据有效设定环境指标。而系统设置完成后,光谱仪会依据实际的数据情况完成预估,并根据运算获取相应结果。在此期间还要落实输入和输出的指标设置,并通过光标确认打印机,选择设置选项,确保无误后对其进行保存并退出。接下来便可对有色金属材料检测时间进行合理设置,所有设置内容结束之后,便可选择 Probe model按钮,科学选择光谱仪的分析模式。而在进行中听什么指示,相关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完善仪器设置,防止因设置问题所导致的分析结果不准确。

1.2光谱仪有色金属材料定量分析

作为有色金属材料检测分析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光谱仪的定量分析能够获取有色金属材料的数据分析结果,并通过打印机设备输出金属材料的检测分析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信息支持。以铝合金有色金属材料为例,在进行此类有色金属材料定量分析时,光谱检测的过程主要包含以下流程:首先,检测人员需对有色金属材料样品进行全面检查,并进入检测界面,设定相对应的检测数据,将测量数据输入其中,根据测量有色金属的相关材料,打印测量结果。在检测界面内,检测人员还需明确选择所检测的铝合金样品,并在选择测量曲线的界面内输入相对应的数据。之后,检测人员需在下一检测流程中返回测量主界面,并落实测量工作,最后便可将测量结果进行打印。而在打印测量结果时,必须明确打印的具体需求,并根据打印需求规范检测操作,如可选择平均值打印,也可选择结果重点打印。

2.有色金属材料光谱仪检测分析的注意事项

2.1密切关注低气流的使用

在检测有色金属材料时,若选择利用氩气来进行检测分析,则必须对低气流进行合理使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燃烧室内的燃烧作用。若检测人员未对低气流进行严格控制,最终所获取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并无法保障。所以在氩气检测时,要确保氩气的作用得到真正发挥,同时也要关注样品的状态,防止样品出现损伤情况,以免后续材料研究工作受到负面影响。燃烧室的清理工作也是检测过程中的。最后还是做好燃烧室的清理工作,让其始终保持清洁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样品被污染所导致的检测结果偏差。

2.2添加废样检测程序

废样品检测程序的添加也有助于提高有色金属材料光谱仪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而所谓费用检测分析,简单来说便是在正式进行有色金属材料样品分析之前,提前开展废样品方面的检测。在样品检测分析实践过程中,检测人员需根据检测样品对测量仪器的数据进行精准设定,这也能保证最终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一般来说,光谱仪检测仪在刚开机工作时,仪器的状态往往不够稳定,而这种不稳定性也会对有色金属材料样品的最终检测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为了避免检测数据失真的现象,让检测结果更加精准稳定,检测人员可在光谱检测仪开机工作前期,先进行一定数量的废样品检测,而非样品检测的数据,结果也能帮助检测人员评估光谱检测仪的运行性能,判断其是否稳定。通常情况下,光谱检测仪在开机工作15分钟之后,一切的运行会达到较为稳定的状态,而此时,检测人员便可正式开展有色金属材料方面的检测工作。

2.3打磨有色金属材料

利用光谱检测仪对有色金属材料进行检测之前,相关人员必须做好有色金属材料的打磨工作,这也是检测之前的必备工序之一。但不同有色金属材料的打磨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和区别,因此工作人员在打磨之前必须深入了解不同有色金属材料的基本特性,并选择合理的打磨方式做好材料的打磨工作,提高其材质的稳定性。而就目前形势来看,大部分有色金属材料检测前,工作人员都会使用砂纸材料来对其进行打磨,但这种手工打磨的操作方式,往往无法真正保障打磨的效果,在人工处理过程中还可能损坏有色金属材料,再加上其操作方式过于单一,精确度又不高,所以某些经由砂纸材料打磨后的有色金属材料很可能无法满足光谱仪器的操作检测要求,砂纸材料打磨所造成的误差和偏差,也会影响到最终检测数据结果的准确性,若工作人员选择重复应用砂纸,还有可能致使之前打磨金属材料残留在砂纸上,这也会影响后续金属材料的纯度。而为了优化打磨效果,在进行人工打磨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有效掌握砂纸的打磨方式,尽可能的减少由砂纸打磨所产生的数据偏差,同时还需及时更换砂纸,保障最终结果的精准度,确保样品完好无损。而一般情况下,检测人员在使用光谱仪检测法检测打磨之后的金属材料时,其测量方式将更易把控,最终所获取的数据结果也会更加准确。

2.4严格控制密闭性和压力值

在使用光谱仪检测分析有色金属材料时,检测人员不仅要保证有色金属材料样品的规格质量满足检测要求,同时也要对燃烧室内的密闭性和压力值进行严格控制。燃烧室内的密闭性和压力值表现也与最终的有色金属材料检测结果息息相关。因此,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必须对检测环境进行合理控制,在确保检测环境密闭性满足要求的同时,减少空气对燃烧是环境所产生的干扰和影响,让光谱检测仪的检测精度和运行的稳定性得到保障。除此之外,压力值也与氩气浓度息息相关,而氩气浓度也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进行检测操作时,必须高度关注压力值的控制,明确压力值的固定范围,通常情况下,有色金属材料检测时的压力只需保持在1MPa范围内,这样才能获取最为准确稳定的检测结果。

结语

    综上所述,有色金属材料的检测分析结果是否精准可靠,将直接决定其应用价值能否真正发挥。因此,为优化有色金属材料的应用效果,必须做好有色金属材料的检测工作,明确其性能条件及应用特征。而在有色金属材料检测过程中,光谱仪检测分析的方法则发挥着重大作用。在使用光谱仪检测有色金属材料过程中,检测人员不仅要深入了解光谱仪检测的具体流程,同时还需密切关注低气流使用情况、添加废样检测程序、打磨有色金属材料、严格控制密闭性和压力值,完善有色金属材料检测流程,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祁钢虎.有色金属分析中直读光谱仪时应用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 2020 (13): 139-140.

[2]谢昆良.基于光谱仪检测的有色金属材料分析探究[J]. 世界有色金属,2018(11):172,174.

    [3]宋建超.光电直读光谱仪应用现状[J].消费导刊,2018(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