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别乱治,必须做好这些事

/ 1

小儿哮喘别乱治,必须做好这些事

王从贵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由于持续存在会导致气道长期维持高反应状态,在接触到诱因之后就会出现症状。当前社会对小儿哮喘认知的一种误区,是以为小儿哮喘仅仅是成人哮喘的“缩影”,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小儿哮喘在某些层面仍与成人哮喘存在本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小儿的生理状况决定的,也使得小儿哮喘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小儿哮喘发病时千万不能盲目按照成人的方法治疗。

小儿哮喘的致病机理

小儿哮喘实际上就是儿童的支气管哮喘,其特征与成人哮喘相似,均以慢性气道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在小儿哮喘发作时常表现出剧烈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临床表现,一般在凌晨或夜间发作概率较高,在接触到诱因时也会发作,症状发作时会伴随出现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导致小儿发病的致病机理有些复杂,当下临床医学中认为小儿哮喘发作与免疫、遗传、情绪、神经、内分泌、环境都有一定关系。绝大多数情况下小儿哮喘与过敏因素有关,是因过敏原等环境因素诱发小儿机体出现变态反应性和慢性气道炎症。但由于2/3的小儿哮喘患者在青春期会消失,加之患有甲亢、肥胖小儿患者哮喘会加重,所以认为内分泌因素也会对小儿哮喘造成影响。此外运动、过敏原、呼吸道病原体、季节变化、情绪剧烈变化、药物、挥发性刺激性化学气体等也是小儿哮喘的常见诱发因素。

小儿哮喘的误区

由于对小儿哮喘发生的机理及相关医学常识缺乏了解,很多家庭对小儿哮喘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认为家庭成员如果没有哮喘,那么孩子就不会患上哮喘。这就对遗传的必然和偶然存在误解,对于有哮喘患者的家庭,小儿患上哮喘的概率只是更高,并不一定就会患上哮喘,但即使是对于没有哮喘患者或者哮喘过敏史的家庭,也不能保证小儿就一定不会患上哮喘,只是这种环境下孩子患哮喘的概率更低。

二是认为哮喘是以“喘”为主要表现,孩子发病时没有喘息就不是哮喘。事实上哮喘只在急性发作时会出现气促导致的喘息症状,如果处在缓解期,那么小儿的表现很可能和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另外一些类型比较特殊的哮喘仅仅表现为长期性的干咳,这也是哮喘的一种类型,但是并没有喘息的症状。

三是认为激素会导致哮喘或者其他的副作用,不能给小儿长期使用。有些家长就认为激素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或是让孩子形成药物依赖,所以会尽量避免让孩子用药,导致孩子的哮喘频繁发作。实际上不同激素的副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当前小儿哮喘用药中应用的激素在副作用上是经过严格论证和临床实践的,所以只要按照医嘱用药,基本不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即使有负面影响也是在可控范围内。

四是认为小儿哮喘不用治,等孩子长大以后自己会好。这是又一种非常典型的误区,确实一部分小儿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素质逐渐强化,哮喘发作次数也日趋下降,但这种情况并不存在普遍性,如果小儿哮喘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因为错失治疗时机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五是认为运动会导致哮喘发作,所以避免小儿进行运动。实际上适当进行运动能促进孩子的肺功能发育,同时也能增强其呼吸道防御能力,只要将运动强度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对于存在运动性哮喘的小儿,可提前给他预防用药来防止哮喘发作。

小儿哮喘需要做好哪些事

首先也是必须要做的,是在发现并确诊小儿哮喘的症状之后,积极遵从医嘱配合医生治疗。如果小儿哮喘不能得到有效治疗,可能会出现变应性鼻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后者会导致小儿症状加重、呼吸困难、发绀甚至窒息。因此应当积极就医并参照医嘱做好孩子的日常护理工作,最好每三个月复诊一次,确定孩子药物使用情况、肺功能状况、哮喘复发状况等以评估病情,合理调整用药方案。

其次则要做好生活中的护理。在确诊孩子患有哮喘之后,就不要给予孩子太多的自由,不能让孩子在布艺家具上停留,对于孩子的衣服、玩具和床笫用品,应当每周用热水清洗消毒。饮食上虽然孩子偏好清凉的食物,但由于温度低的生冷食物更容易导致气管收缩,因此不能给孩子食用生冷食物以防发作哮喘。另外孩子患有哮喘的情况下机体对细菌的抵抗力不强,所以室内不应该摆放植物,也需要避免潮湿,做好居住环境中的清洁工作,尤其是对水槽、垃圾桶、冰箱等容易产生卫生死角的位置,避免细菌滋生引发孩子哮喘或其他不良反应。

最后则是进行适当的运动护理。患有哮喘的孩子如果避免运动,则很容易导致身体机能得不到应有的成长和强化,致使孩子体弱并更容易引发哮喘。所以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陪孩子进行一些温和的运动,比如慢跑、游泳等。运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运动强度,以确保这些运动能够切实强化孩子的心肺功能,提升孩子抵抗哮喘的能力。另一方面户外运动能够使孩子接触到新鲜空气,空气中的负氧离子能强化气管黏膜上皮纤毛的运动,还具有改善肺泡分泌功能、缓解支气管痉挛等众多功能。因此要尽可能带孩子前往空气质量好的地方进行户外运动,通过吸入充足的负氧离子来改善孩子呼吸道状况,进一步帮助小儿防范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