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油田A区块水淹井类型及治理对策

/ 2

延长油田A区块水淹井类型及治理对策

呼园平 ,王小英 ,韩伟 ,刘浪 ,任华

延长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南泥湾采油厂  陕西省延安市  716000

延长油田A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为低渗透油藏。共有油井927口,自2002年投入开发以来,取得了一些开发效果,但也存在了很多问题。如目前因高含水水淹关井159口井,占总井数的17.1%,根据水淹井生产特征分析,对该区块水淹类型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一、A区块水淹井双参数分类法及类型

1、双参数分类法

本研究以双参数法来判断水淹井的类型。这两个参数分别是油井的累积产液量和初始含水率,可以通过这两个参数的组合来判断油井的潜力大小。

依据生产统计结果,以初始含水率75%,累计产液量200m3为界线作为水淹井评判标准。将水淹井按照这两个参数分别为横纵坐标作图(1-1)。可以将水淹井分为四类,分别为:

I类,高液量低含水——初始含水率小于75%,累积产液量大于200 m3,此类油井初始含水率一般在中低含水阶段,反映出油藏初期产油潜力相对较大,但经过一段时间较大液量的产出,潜力消耗的较多,因此后期潜力较低。

1-1柳林区水淹井按累积产量和初始含水率分类

II类,高液量高含水——初始含水率大于75%,累积产液量大于200 m3,此类油井初始含水率较高,且经历了较大液量的产出,后期潜力一般较低,产量递减较快。

III类,低液量高含水——初始含水率大于75%,累积产液量小于200 m3,此类油井初始含水率较高,表明初始潜力就比较小,后期累积产液量较低也说明了这些油井的潜力较小。

IV类,低液量低含水——初始含水率小于75%,累积产液量小于200 m3,此类油井的初始潜力较高,后期产液量较小,因此有较大的可能此类油井后期潜力较大。

2、I类油井(高液量低含水)的典型特征

此类油井在生产过程中,含水率逐渐增加,或者突然增加,但其共同点都是经历了较长时间相对低含水的生产阶段。此类油井之所以水淹,主要是因为地层水(边底水等)、或者注入水进入油井造成的结果,如1-2,此类油井有18口,包括:2025、万12-32025-4、万128-2、万872040-43099-11、万111-102042-133001-53019-83009-43010-33071-93028-13091-34026-12045-5。治理对策主要为换层。

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ksohtml126296\wps451.jpg

图1-2  I类油井典型生产曲线

3、Ⅱ类油井(高液量高含水)的典型特征

类油井初始含水率较高,说明该井位于地层水附近,包括同层水或者边底水,此类油井产油量虽然较高(得益于生产时间长),但潜力不足,如果其它层砂体较厚的话,可以考虑换层。高产油高含水井10口,包括:西探64、万91-5、万91-9、万4-1、西探29-23007-7、万4-2、西探29-5、西探292025-3

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ksohtml126296\wps452.jpg

图1-3  II类油井典型生产曲线(万4-1井)

4、Ⅲ类油井(低液量高含水)的典型特征

此类油井多数时间的含水率都比较高,同时产液量也比较低,对比1-41-3,前者是高产液量高含水井(II类),后者是低产液量高含水井(III类),可以看出前者的月产液量比前者高许多,如万4-1井的最高月产液量达到150m3,而III类的2040-12井的月产液量最高不到25m3

部分此类油井生产一段时间之后,含水率会出现下降趋势,如果未射孔的砂层性质还不如已射开的砂层,此类油井可以被认为是没有潜力。

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ksohtml126296\wps453.jpg

图1-4 III类油井典型生产曲线 (2040-12井)

5、Ⅳ类油井(低液量低含水)的典型特征

此类油井初始含水率较低,有的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相对低含水生产,有的很快见水。IV类油井27口,包括:3068、万75-83002-32035-5、万97-2、万75-53059-10、万75-7、万89-14、万92-53099-5、西探403006-83021-93021-103093-73010-73001-9、万67-42001、万1093001-103008-5、万95-52044-103010-63008-6

此类油井可以根据油井的生产动态,进一步筛选有潜力的井进行治理。

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ksohtml126296\wps454.jpg

图1-5  IV类油井典型生产曲线(2044-10井)

二、A区块水淹井含水率变化特征类型

油井的含水率变化特征,主要从油井见水时间、见水后水淹时间以及含水率变化过程等方面来描述。

1、突变型水淹

维持低含水率生产较长时间后,含水率突然上升,从较低含水率增加至95%以上的含水率仅仅1~2个月的时间。

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ksohtml126296\wps455.jpg

图2-1  3001-5井生产动态曲线图(突变型水淹)

本区大多数水淹井的类型都是此类。此类油井出现突变型水淹之前,一般都伴随产液量下降,然后产液量再突然增加,而含水率也直线上升的过程。

2、缓慢型水淹

油井见水后,含水率开始缓慢上升,从较低含水率增加至

95%以上的含水率时间较长,通常12个月以上的时间。此类油井不多,这种油井反映出注入水在砂岩层中均匀推进,常常是高渗透储层的典型含水上升特征。

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ksohtml126296\wps456.jpg

图2-2 万128-2井生产动态曲线图(突变型水淹)

3、双台阶型水淹

此类型的油井特征,常出现在前面II类(高产液低含水)和IV类油井(低产液低含水)类型中,显示了地层内油流通道被水截断。这种截断可能是由于注入水造成的,也可能单纯是因为地层油水同层分布时,地层水流动速度比较快,对油流通道造成了水锁造成的。

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ksohtml126296\wps457.jpg

图2-3  3006-8井生产动态曲线图(双台阶)

4、高含水型水淹

此类油井和前面的初始高含水油井类型比较接近,但更主要的是此类型应该是全程的含水率都比较高。如图2-4所示。

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ksohtml126296\wps458.jpg

图2-4  万4-2井生产动态曲线图(全程高含水)

三、水淹井的治理对策

1、高产液低含水的井,筛选突变型水淹类型,措施解堵

根据生产动态判断,万12-3、万128-2、万87、3099-11、2045-5、2042-13等井累积产油量较高,在生产时都因为突然水淹而关井。这些油井可以进行解堵

2、低产液低含水的井,筛选突变型水淹类型,结合周边情况,进行措施解堵或者提高液量,如2001、3008-5、3008-6、3021-10、3021-9、万109、万75-5、万75-7等井,对这些油井,可以提高产液量和解堵。

3、其它水淹井可根据地层情况采取换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