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疼痛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效果

罗敏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摘要】 目的 观察疼痛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20年7月-2022年5月78例肝癌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以双色球法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疼痛护理),各39例,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影响重大,能够缓解其疼痛程度及焦虑情绪,保证睡眠质量。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疼痛护理;疼痛;睡眠质量

肝癌属于一种恶性消化道肿瘤,该病死亡率极高,研究发现每年大概有11万人死于肝癌。早期常采取手术治疗,但是手术多伴随严重的创伤,患者预后不好。近年来发现介入治疗对于肝癌患者有着较好的效果,但是介入治疗的同时由于药物刺激会产生一些疼痛,长此以往会导致患者出现失眠、抵抗治疗等问题,所以有必要辅以护理干预[1]。此次研究就本院78例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分析其对肝癌患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20年7月-2022年5月78例肝癌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以双色球法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疼痛护理),各39例。研究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53-74岁,平均(63.3±4.4)岁。参照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54-76岁,平均(64.2±4.1)岁。基线资料(P>0.05),可以研究。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从患者入院至出院实施基本护理,监测生命体征,指导健康饮食,普及基本相关知识等。

研究组实施疼痛护理。(1)心理干预。患者入院后,引导患者进入病房,然后在沟通过程中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对疾病存在的疑虑,结合其心理特点进行疏导。大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治疗方式不了解,故会过度紧张、恐惧等,所以要对相应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对术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讲解,促使患者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减少术中、术后的应激反应。同时指导患者做好术前准备,保证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进行介入治疗。(2)术中干预。手术前将手术室温度及湿度调整到比较舒适的范围内,陪伴患者进入手术室,手术过程中做好保温护理。实施手术时需要提前静脉滴注给药,所以注意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针对于存在呕吐现象的患者视情况给予止吐剂。(3)术后干预。术后患者一般身体状态较差,并且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所以此时要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对于疼痛感较轻或能够忍受的患者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帮助缓解疼痛,如看视频、听音乐、聊天等。如患者痛感强烈无法忍受,则需要询问医师,遵医嘱适当给予药物镇痛,降低其疼痛程度。同时还需要结合患者恢复程度帮助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每日营养摄入充足,提高机体免疫力。

1.3 观察指标

1.3.1利用视觉疼痛评分表(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利用状态焦虑问卷(S-AI)评估患者的情绪;以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估其睡眠质量,以上指标均评分越低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软件采用SPSS 24.0。计量资料以t检验(±s)表达;计数资料行X2检验n(%)表达。P<0.05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VAS、S-AI及PSQI评分对比

研究组VAS、S-AI及PSQI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VAS、S-AI及PSQI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VAS

S-AI

PAQI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39

8.24±2.11

5.84±1.02

45.27±10.21

33.24±8.12

14.79±3.31

6.23±1.21

参照组

39

8.25±2.13

2.23±0.78

46.01±10.33

40.31±9.71

15.02±3.08

9.36±1.45

t

0.021

17.331

0.318

3.488

0.314

10.217

P

0.984

0.000

0.751

0.001

0.755

0.000

3 讨论

肝癌还称之为恶性肝脏肿瘤,多发生于肝脏上皮及间叶组织之间,相关资料记载,肝癌的发病与遗传、环境、饮食、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发病后需要积极进行治疗,一旦发生癌细胞转移 ,那么极有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2]。目前多采取介入治疗,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建立通道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属于创伤最小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受到疾病的影响,患者多会存在一定的应激反应及心理障碍,加上介入治疗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及生理,致使出现抵抗治疗等行为,影响患者的预后康复。所以在进行介入治疗的同时需要配合护理干预,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其不良心理,提高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优于参照组;说明疼痛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疼痛、情绪及睡眠质量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分析原因患者由于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以及对疼痛的恐惧等影响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出现紧张、失眠等问题。而疼痛护理与患者沟通时会对患者的心理作出评价,掌握患者的身心变化,分析其情绪不佳的原因,通过健康教育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同时减少了心理应激反应。术前使患者对术后疼痛有一定的了解,适当做好心理准备,术后再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进行镇痛干预,有效降低了疼痛感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时配合疼痛护理,可有效减轻其疼痛程度,缓解其不良情绪,从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推荐应用于肝癌治疗中。

【参考文献】

[1]顾晓敏. 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疼痛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9):227-228.

[2]王献荣,李湘琴. 疼痛护理在肝癌介入术后患者临床应用中的临床体会[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