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技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中药鉴定技术探析

王明健

21072619990604511x

摘要:伴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时代的科技与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传统中药的相关理论与技术也在不断地得到发展。在中医的治疗过程中,运用了视觉、嗅觉、视觉和触觉等各种初级医疗检查技术,并形成了与新时代生物技术发展相匹配的一系列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以及聚类和分析系统。与中国中医在药物组分识别方面的多种高科技研究与开发方式的标准化、规范化与科学化,将有着重大的社会价值,有着十分客观现实的社会发展与推动前景,有着长远的效应。在必须持续地对一些新技术方法进行科学发展和应用转化和应用推广的时候,不能对已有的最传统的知识和一些经典有效的经验技术进行了盲目地抛弃,必须将中医目前的优势与优秀的传统方法进行了科学地融合,从而推动现代中药分析鉴定科学的更好更高效的发展。中药作为中国医药工业的核心,在养生保健、疾病治疗、养生保健等多个领域具有良好的特色与优势。中药鉴别是保证中药品质,药品安全,提升用药品质的重要先决条件。伴随着当今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进步,各种新方法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药的鉴别全过程,极大地提高了中药鉴别学的科学合理、精确、合理化。

关键词:中药;鉴定技术;研究;发展

引言

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国民族医药的一个特殊而又关键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对现代临床检验和中药真伪鉴定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医药的临床上,应用最多的就是口服中成药。

所以,中药的品种选择、药材的真假、质量的优劣以及处理的方式的准确与否,都将会对中医的治疗效果以及病人的用药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对药材进行鉴定对于中医药的临床配置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对中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有多种,一般可将其划分为外观性状鉴别;加工后的品质鉴定;药粉的微观鉴定;药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生化检测等。但目前,中国传统药材的加工工艺已趋于工业化、规范化,加之药材种类众多、成分多样、成分复杂,单凭药材的外观性状难以鉴别。因此,对于中医来说,使用现代的检验技术就变得非常的重要了。在经验识别的基础上,将现代仪器运用到更多的领域,对其展开更多的科学、高效、规范化的研究和分析,从而实现对中药材的正确识别,本文将对一些仪器方法的使用效果及检测的针对性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一、光谱法

近几年来,随着光谱技术的发展,各种分析与检验手段在各个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运用。此外,利用IR技术可以对具有多种结构和形状特征的天然草本植物进行连续的分析、对比和识别,基本确保了在鉴定和检测全流程中,药物的形体结构基本不变,如胶质石等,以及其他种类的天然草本植物,尤其是那些外表结构、形状、特征和结构特征都很模糊的天然草本植物。利用该装置对发光波长、透过率等特性参数的差异性,实现同一药材的多个谱段的对比与鉴别。伤害效果一般不大,单独的草药对比和鉴别所需的材料也一般不大。我国学者在前期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在实验样本的分析中得到了验证。

二、显微鉴定法

在药材生产中,大部分药材都是由同一药材生产而来,其性状与药用植物极为相近。另外,由于大部分药用植物与其所处的生长环境具有相似性,很多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并不清晰,而很多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与其气味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这使得仅依靠表观特征难以实现对其形态特征的精确、高效识别。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微形态学鉴定技术已能对中药中的细胞形态进行精确的鉴定。显微药物鉴定,主要指的是直接使用金属显微镜,对采集到的中药材样品的切片、粉末层或其表皮组织展开近距离的观察,从而准确地理解药物组织成分的检测方法,内部组织结构的微观特征以及其他基本信息来源。此外,还可用于其他药材的鉴别,显微鉴别分析结果往往十分精确。

三、色谱鉴定法

从当前中医药研究的角度来看,在药材种类的分析与鉴别中,仍以色谱分析鉴定法为主。对一种组织结构较复杂且多种多样的中药来说,采用色谱分析鉴定法能够更高效、更准确地将其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化学组成结构最大限度地简化,将其一一进行分离、鉴别,并在常温下一一采样进行定性分析,能够极大地提升鉴别和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在许多实际控制、鉴定、测试和分析的过程中,色谱法一般被划分成了气相色谱法、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许多其他的检测方法。举例来说,把一组不同成分的黄连体放入同一间房内,于同样的环境下进行GC分析。结果显示,这两种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一致。对不同的样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对比,从而达到快速准确的判别。

四、DNA基因技术的识别

在生物DNA分子遗传印记标志技术中,对中药鉴定的研究方法十分繁琐,通常也无法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实践中去,但是通过该技术进行药物鉴定,研究得出的结果却十分精确,通常只有在一些药物鉴定中,对准确度有较高的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运用。因为从植物中所形成的生物DNA分子,具有一定的生物多态性,而且其所形成的很多特征,除了受到其本身的遗传条件的改变之外,还会受到其他生物所独有的特殊的生长、生殖和发育、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也因为,植物DNA自身作为表达遗传条件信息的唯一的直接遗传载体,不会受到任何外部或客观的外在因素变化的明显影响,所以它所直接传达和表达的条件信息,仍然保持着比较高的自然精度。在当前的实际中药材品种鉴别应用过程中,虽然这种鉴别应用方法对进行鉴别操作的人员环境、技术、设备的要求仍比较高,但它是一种定位更加科学,准确规范的鉴别检测方法,它在多基源的中药材鉴别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被积极地推广、实践和开发应用。

结语

我国传统医学技术在当今人类社会获得了快速、全方位的发展,从中药传统品尝、气味、外观鉴别,到中药材鉴别与现代高技术相融合,这样完全跨入时代大门的科技进步在其他领域十分罕见。中药分析识别的飞速发展,也推动了对中医药很多特殊技术方法的深入研究与发展,对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快速发展,对中医药高新技术的快速应用与发展,对中西医成汤药液的最优配制研究,都起到了非常重要与积极的影响。通常来讲,通过判定传统中药药材质量的优、特良、中、差,这是中药资源鉴定人员的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的方向和技术目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多种复杂形态的植物品种资源展开的质量判定和质量特征的比较分析,从而找到一种新时代的优质高效、高产的优质药源。我们对近些年来更多珍贵的传统药材进行了系统的识别评价和深入的认知分析,并进行了理论研究,从而显著地提升了我们现代对这些中药药材的质量优劣和功效特征方面的鉴定评价的认知,并且的确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大大地丰富和改善了人们过去对各种中药品种和多种中医药物的片面认识,推动了我们对我国古老中医药事业更加的、科学的、健康的研究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东.中药鉴定技术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13):160-162.

[2]王艳霓.传统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02):60-63.

[3]古可珍.中药鉴定中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应用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