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怎么办?做好这4点有效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1

动脉硬化怎么办?做好这4点有效预防

杨晓清

中江县人民医院,四川 中江,618100

在中老年人群中,动脉硬化的发生概率相对比较高。随着年龄增长,心血管疾病风险随之增加,而高血压、糖尿病、缺乏运动等都可能会引起动脉硬化,使患者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危害其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动脉硬化不够了解,不知道动脉硬化该怎么处理,这对其健康非常不利。本文简要介绍动脉硬化是什么形成的,帮助大家了解动脉硬化的原因,帮助中老年人有效预防动脉硬化,使大家远离这个病!

动脉硬化是怎么形成的

人体动脉富有弹性,但随着年龄增长,动脉壁逐渐变硬,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硬化。在这里告诉大家,动脉硬化不容小窥,这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会对冠状动脉、脑动脉、颈动脉等全身大中动脉产生影响,从而增加脑卒中、冠心病的患病风险,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危害。我国每年会有很多中老年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这一定程度上与动脉硬化有关。

说起动脉硬化不得不提动脉粥样硬化。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呢?简单来说,就是动脉管壁上有腊样脂类物质沉积,这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动脉弹性下降,管腔变窄。既往研究认为,动脉硬化斑块与血液内脂肪有关。但新近研究证实,动脉硬化斑块其实是由血管壁死细胞造成的。那么,这些死细胞又是什么呢?其本质是一种由病毒、细菌、颗粒物所致的炎症反应,被免疫系统降解之后,以细胞碎片形式附着在动脉管壁上,使动脉内壁变厚,随着病情进展,斑块逐渐增大增厚。概括来说,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与病毒、细菌等引起的炎症有关。

动脉硬化的原因有哪些

    动脉硬化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肥胖等,下面逐一列举:

    1.高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其动脉壁长期受到高压血流冲击,很容易对动脉内膜造成损伤,导致动脉壁内沉积大量血脂,造成动脉硬化狭窄。倘若日常不注意控制血压,会增加脑卒中、心肌梗死风险。

2.高血脂症:患者长期血液脂肪含量过高,在血管内壁沉积,长此以往,形成斑块,造成动脉硬化狭窄。

3.糖尿病: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不同,其脂肪代谢存在问题,血管内壁容易有脂肪沉积,形成斑块。

4.肥胖:对于肥胖的人来说,其心脏负荷较大,血脂容易出现异常,这无形中增加了动脉硬化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肥胖还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的危险因素。

5.抽烟: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仍有很多人抵挡不住香烟的诱惑,有抽烟的习惯。烟草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等,上述物质会对动脉内壁造成损伤,导致胆固醇无法通过,容易造成血小板堆积,其以脂肪斑块形式存在,堵塞在动脉内,久而久之,出现动脉硬化。除此之外,抽烟还可能使患者出现冠状动脉收缩痉挛问题,导致血流量减少。这无疑会使动脉硬化的可能性增加。

6.运动不足:运动益处颇多,其能够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胆固醇,避免多余的胆固醇在血管内壁沉积。同时,运动还能够使人体血液循环加速,增加血管弹性,使身体内多余的热量、脂肪被消耗掉,减轻体重,降低血压,从根本上规避动脉硬化风险。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油腻、高脂肪饮食习惯也会使血管壁上沉积过多油脂,增加动脉硬化及血管病变发病概率。

如何预防动脉硬化

    1.科学饮食:俗话说,病从口入。这句话不无道理。习惯吃高热量、高脂肪的人患动脉硬化的风险较普通人高。在这里建议大家日常保持饮食清淡,尽量不吃或者少吃动物脂肪。在日常生活中,少油少盐,多吃新鲜果蔬,增加每日饮水量。通过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把动脉硬化的概率和风险降到最低。

2.适当运动:建议大家日常做一些简单的运动,适当散步、慢跑,或者,干一些体力活,以此增强体质。千万不要久坐,避免肥胖,从根本上预防动脉硬化。在这里给肥胖人群提一个小小的建议:通过运动、控制饮食等方式减脂减重,使动脉硬化远离我们。

3.戒烟:长期吸烟会使血液内的血小板发生黏附、聚集,导致血小板寿命缩短,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损伤心血管系统。调查显示,吸烟人群患动脉硬化的概率比不吸烟人群高。基于自身健康考虑,建议大家戒烟。

4.保持作息规律: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劳逸结合,避免熬夜。除此之外,还要保持心情愉悦,尽量不要在生活、工作上有太大压力,以此改善动脉硬化或对该病进行有效预防。

温馨提示

    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动脉硬化的危害非常大。我们要明确动脉硬化是怎么形成的,了解造成动脉硬化的原因有哪些,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注意和预防,把动脉硬化的患病风险降到最低,保障我们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