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讲好地方非遗故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用镜头讲好地方非遗故事

林军

广西百色市凌云县文化馆

摘要:分析非遗摄影与民俗摄影的本质区别,非遗摄影的文化内涵,以及非遗摄影的纪实性、专题性、长期性,提出非遗摄影对摄影人的特殊要求,并以广西凌云县部份非遗名录拍摄取得的成效,总结地方摄影人参与非遗影像拍摄的做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摄影;传承与发展;文化价值。

作为一名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专职摄影人,笔者从2008年10月开始,将自己的摄影方向定位为凌云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影”。15年来,积极参加各种摄影培训讲座,虚心聆听名家的经验介绍,通过网络、报刊等各种途径,汲取丰富知识,并在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跟拍,及时调整摄影思路,提高作品质量,有了一些感悟和体会。

一、广西凌云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

广西凌云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境内聚居着壮、汉、瑶等多个民族,千百年来,各民族历代先民用辛勤的劳动和聪明的智慧,创造了凌云多元文化格调。经过漫长的历史演绎和变革,积淀了凌云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多民族的民间语言艺术、习俗、礼仪、节庆等共同构成了凌云多民族生活的基本方式,形成了凌云特定的非物质文化内涵。凌云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于2005年7月份启动开展,截止2021年9月,全县经认定并登记在册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0项,其中国家级1项,自治区级9项,市级2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4人。

二、非遗摄影与民俗摄影的本质区别

通俗来说,非遗摄影是以非遗为题材的摄影行为,民俗摄影是以民俗为题材的摄影行为。一直以来,人们通常把民俗文化与非遗等同起来,认为两者是一样的,其实不然,民俗文化与非遗在内容上虽然有交集,但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民俗文化不仅仅包含非物质文化,还包含物质文化,可以说非物质文化一定属于民俗文化,而民俗文化不一定是非物质文化,同样,相对拍摄对象而言,民俗摄影不一定都是非物质文化摄影。民俗摄影可以进行艺术性创作,其作品是呈现给大众欣赏的,其面向较广。而非遗摄影的作品是属于学术性较强的史实影像,其与相关非遗项目资料一起保存起来的,只供特定人员查阅,并以此作为研究民族文化历史进程的珍贵佐证资料。

三、非遗摄影的文化内涵

非遗摄影作品不仅仅是对非遗项目形式上的表现,更是生活场景、历史形态、历史变迁等全面、真实的记录和再现,同时还记录下非遗项目被历史所赋予的文化内涵。绝大部分的非遗都是项目传承人利用文字或口传来记录传承的,可以说,非遗的本质其实就是“人”,因此,拍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遗摄影一个重要内容。在拍摄这方面内容时,为了避免图片流于表象、空洞无力,在拍摄之前对传承人一定要有所了解,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多关注他们的生活,挖掘他们身上的故事,以加深对项目的了解,通过拍摄他们的生存环境、日常生活片断以及开展非遗项目活动的场景,体现出传承人特征及精神状态,使人一看到图片画面上的文化元素就联想到传承人身上隐藏着的文化内涵。

四、非遗摄影的纪实性

非遗摄影作为一种影像传播与记录手段,真实记录和还原了非遗传承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创新了非遗的保护方式,在保护非遗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对艺术摄影创作而言,非遗摄影只能是真实地记录下非遗项目的本来面目,不能用艺术手法进行拍摄,那些经过艺术化或艺术提升改造的非遗摄影作品只能归入艺术类民俗摄影,非遗摄影的目的是为项目留下真实的历史档案,为今后人类研究民族文化历史提供真实的佐证资料,艺术化了的影像只会扭曲了项目的本质,误导人类对项目研究导向,这样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我们在拍摄非遗影像时,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去记录,不能带有个人的主观意愿,更不能为了“好镜头”去干涉非遗活动,这也是对非遗的一种尊重。

五、非遗摄影的专题性

之所以被称为“非遗”,至少也是有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进程的,它们没有湮灭在历史长河里,与其说是历史选择了非遗,还不如说非遗迎合了历史进程,它们适应不同时代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所以得以生生不息流传数百年、上千年,并且携带着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烙印。可以说,每一项非遗都是一种民族文化浓缩的精华,经过漫长岁月的积淀,这些一直持续影响人们生活的民族文化精髓已经成为人类极为宝贵的历史财富。“非遗”的这个特点,就决定了非遗摄影与其他摄影门类大不相同。对非遗摄影而言,一张单幅作品,只能是该非遗项目某个时期、某个片段的反映。要全面、完整反映某项非遗内容,就只能以专题或组照的形式才能展现。

六、非遗摄影的长期性

如前所述,“非遗”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瞬间,因此我们不要指望只拍一次或两三次就能把一个项目拍好。我们今天按下快门留住的非遗影像,就是非遗明天的历史,而历史的洪流是不断向前推进的。因此说,非遗摄影是一项长期的摄影行为,非遗摄影不能因项目的申报成功而结束,过后还需要倾注更多的精力进行跟踪、完善。这些变化需要我们摄影人长期的关注并用镜头及时记录下来,为将来研究

非遗项目的学者提供真实、连续、完整的文献影像资料。

七、非遗摄影对摄影人的特殊要求

非遗摄影要求摄影人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摄影专业技术知识,还要熟悉非遗知识,同时还要了解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拍摄非遗专题的摄影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在进行一项非遗项目摄影之前,要针对拍摄项目对象作一个可操作性强的拍摄方案,充分了解该非遗项目的地方民族文化特性,将一些可预见性的细节写入文案中。每一次拍摄结束后,及时整理图片,查看哪些方面的图片还需要补拍,为下一次拍摄作重点标注。每一个非遗项目总体拍摄结束后,根据非遗申报图像的要求对自己拍摄的非遗影像作品进行编辑,标注图片说明,确保项目影像的完整性,并及时输入非遗电子文档数据库。

八、非遗摄影需要本土广大摄影人积极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浩大的工程。不仅要进行普查分类别登记、项目简介、撰写申报书、拟写专题视频拍摄方案、专题片讲解词等等工作,仅是为每一个项目建立数据归档所需要的大量非遗影像就很繁杂,这个工作如果仅仅依靠一两名摄影师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地方的非遗摄影极为需要当地摄影家的参与。就笔者所在的凌云县而言,县文化馆在职在编工作人员4人,1名专职的摄影师,全县的非遗工作由一名文化馆副馆长兼顾负责。全县40项各级非遗项目大多数是传统技艺类、节庆民俗类,笔者发现,在举办一年一度的茶文化美食旅游节、农民庆丰节、朝里“吼噉”风流街歌圩等活动时,都能吸引当地的摄影师及摄影爱好者前往拍摄,因此建议县主管部门与县委宣传部沟通协调,每一次大型活动前,将县里的摄影人召集起来分工,并以县委宣传部或党政两办的名义下文抽调有摄影特长的在职干部全脱产参与各项活动的拍摄,每一项活动结束后,每位摄影人向文化部门提交若干作品。这种做法颇受当地影友的喜欢,他们不再舍近求远到外地蹭拍“别人家”的民俗,避免作品的同质化,也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较好缓解了凌云非遗影像“片荒”。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他们由“到外地拍”到“在本地拍”的摄影观念,主动的参与到当地非遗摄影中,壮大了凌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队伍。

参考文献:

1.《摄影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探析》.陈想.《文化产业》2021年第026期

2.《摄影技术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呈现》.冷子璇.《魅力中国》2017年第013期

3.《非物质文化遗产类题材摄影作品的拍摄技巧》.宋春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