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

李惠萍

鹤山市沙坪街道汇源小学   529700

摘要: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一个普遍问题,有资料表明,小学阶段,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心理上的因素也有生理上的因素,而且个体差异很大。因此,要提高注意力,必须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地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一些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低年级;注意力;学生

引言:

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注意是有选择性的,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注意到所有的事物。当我们进行某一活动时,必须对有关事物进行选择、注意,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年龄越小的儿童对注意对象的选择和注意的持续时间都较短,所以在注意力不集中时很容易被别的事物所吸引,使学习和活动受到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很容易被外界所干扰,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一、创设情境,引起注意

人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围环境中的人和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各种情境,以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注意。如我在教《找规律》这一课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蓝天、白云、红花、绿树;接着在黑板上画了两个瓶子,分别写上“红、绿”二字,让学生把画面里的颜色分类到正确的组里。学生一下子就被美丽的画面吸引住了,有的说:“我们班要举行一个‘红、绿’分类比赛,我们组一定是第一名!”有的说:“我们班要举行‘红、绿’画画比赛。”还有的说:“我们班要举行‘红、绿’找规律比赛。”这样创设情境,学生不仅会观察到美丽的画面,而且会在观察中产生兴趣,从而引起注意。

二、合理安排活动

小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长时间集中于某一项活动。因此,要引导学生合理地安排各种活动,做到动静交替,防止产生疲劳。例如:在学习前,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智力游戏或做一些体育锻炼等活动,让他们的大脑皮层兴奋起来,从而产生高度的集中力[1]。这样既能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又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采取不同方法来提高他们的注意水平。如: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一般都喜欢看书、听故事、玩玩具等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活动项目,并合理地安排活动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注意水平。

三、掌握注意的规律

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要培养学生注意集中的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的注意力,使之逐渐稳定下来。要掌握好注意的规律,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在教学中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如把实物、图画、幻灯片等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到新奇,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教师要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学生。如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时,自己也应该认真听老师讲课;当教师讲课时,自己也要认真看书;当教师讲课时,自己也应该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

第三,培养和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可以采取游戏、比赛等形式来培养和训练学生注意集中的能力。

第四,加强注意的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注意的训练,如用听故事、唱歌、谈话等来提高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用听音乐、做游戏等来培养和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用猜谜语、讲笑话等来提高和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四、指导学习方法

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与他们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必须向学生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小学生在上课时经常会出现开小差的情况,这是因为他们注意力不集中,不能马上进入到学习中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工作,做到上课时把注意力集中在所学的内容上。听课时做到眼、耳、口、手并用,边听边思考。做到边听边记笔记。课后要及时复习所学内容,并完成作业。小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分心、爱做小动作,这是由于他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并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培养学生注意集中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如果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完成某项任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作业时做到独立思考、认真思考、积极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意志训练和毅力训练[2]。如让学生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先想好做这件事情所要花费的时间,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件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从而使学生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总之,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注意力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更多努力和耐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水平和学习效率。

五、及时鼓励,增强信心

当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地鼓励他们,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这种鼓励,也可以说是一种鼓励的暗示。如:“你真棒!”“你要好好学习啊!”“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等等。只要学生认真学了,不管成绩好坏都要及时地肯定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能够学好的,从而增强信心。教师在鼓励学生时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一般来说,在课堂上学生们最喜欢听到的是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掌声,而不喜欢听到批评和讽刺的话语。因此,当学生有进步时,教师应及时地给予表扬。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及时地指出来,并提出改正错误的要求,而不应让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小学生喜欢听好话、喜欢被表扬、喜欢听鼓励话等心理特点来教育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如“你真棒”等等。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增强学习信心,又可以使他们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让他们自觉地去努力学习。也可以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教师责任心越强,课堂气氛越活跃,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越集中。而要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教师要做到语言严谨、表达清晰、教态自然,有亲和力;学生才会在教师的带领下专注地听、认真地看、用心地想,从而培养他们的注意力。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稳定性差、易转移等特点决定了他们学习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李淑英.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J].学周刊, 2022(15):182-184.

[2] 王婧.提高低年级学生听觉注意力的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 20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