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急救护理流程的应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7
/ 2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急救护理流程的应用探析

田甜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 443000

摘要: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急救护理流程作为急救工作的基础,对于快速反应、科学决策以及多学科合作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急救护理流程的基本原则,然后详细阐述了急救护理流程的关键步骤与技巧,以期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急危重症;抢救;急救护理流程

引言: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使医疗救援中最紧迫和关键的任务之一,在抢救中,每一秒都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死,因此对急救护理流程的科学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急救护理作为抢救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涉及到多学科的合作与配合,需要护理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在高压力的环境下作出迅速的决策,尽可能在黄金救援时间内挽救患者生命,降低其死亡率。

1急救护理流程的基本原则

第一,快速反应与评估,急救护理的第一步是迅速做出反应,及时应对突发状况,护理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启动抢救流程,在抢救开始后要进行迅速、全面的初步评估,明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危险程度,为后续护理措施做出合理决策。第二,优先级排序,护理人员在抢救中要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急重症,确保抢救资源的合理利用。根据ABCDE法则依次检查患者的气道、呼吸、循环、神志和全身状况,优先处理对生命至关重要的问题[1]。第三,多学科合作与协调,急救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急救人员、院内各科室紧密协作,形成高效的抢救团队,每个抢救团队成员应明确自己的职责,避免冲突和重复劳动,确保护理工作有序进行。第四,急救护理流程应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特点和生理状态进行个体化调整,避免一刀切的护理方式。在抢救过程中,尊重患者的选择和意愿,避免不必要的干预,保障患者的尊严和自主权。

2急救护理流程的关键步骤与技巧

2.1呼叫急救

呼叫急救是急救护理流程中的首要步骤,也是最为紧急的环节,它是在发现急危重症患者或紧急情况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护人员和急救团队,以启动抢救流程,为患者争取最快的救治时间。在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首先需要辨认患者的病情是否属于急危重症,或是否遇到了紧急情况。常见的急危重症包括心肺骤停、严重出血、严重外伤、中毒、窒息等[2]。一旦确定患者病情紧急,护理人员需要迅速做出决策,不要推迟,要保持冷静和清醒,确保提供清晰、准确的信息。

2.2基本生命支持

基本生命支持措施(BLS)是指在急救护理中对心跳和呼吸停止的患者进行的紧急抢救措施,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当发现患者心跳和呼吸停止时,护理人员需要迅速反应并启动基本生命支持措施,进行初步评估,确认患者没有呼吸或心跳,确保患者在水平的坚硬表面上。心肺复苏(CPR)是BLS的核心步骤,它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旨在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在确认心跳和呼吸停止后,将两手交叉放置于患者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骨至少5厘米深度,并保持频率100-120次/分钟的胸外按压。对于成人患者,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呼吸,每次呼吸持续1秒,观察胸廓抬起状态。对于外伤患者,在进行CPR时要注意对创伤进行处理,如止血、固定骨折等,以避免造成进一步损害。

2.3高级生命支持

高级生命支持措施(ALS)是指在急救护理中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的更复杂和专业的抢救措施。气道管理是高级生命支持的关键环节,护理人员使用气管插管或其他气道设备,确保患者气道通畅,保证氧气的正常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对于无法自主维持气道通畅的患者,进行人工气道管理,如经口气管插管或经鼻气管插管。高级生命支持包括更复杂的循环支持措施,如静脉药物输注、体外膜氧合(ECMO)等,用于稳定患者的循环系统[3]。使用血流动力支持措施可以维持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心律,保障全身器官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另外,在高级生命支持中,护理人员使用更多种类的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肾上腺素类药物等,用于调节患者的心律和血压。对于使用药物,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药物的效果,及时调整剂量和选择。

2.4意识状态评估与神经系统护理

意识状态评估与神经系统护理是急救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护理人员应通过观察、询问患者及家属,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意识状态的评估可采用Glasgow昏迷评分(GCS)等评分系统,包括眼睛开启反应、言语反应和运动反应,以此来确定患者的意识水平,并对意识水平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神经感觉、运动功能、瞳孔反应等。通过检查患者的肢体活动、感觉反应和瞳孔大小等指标,了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异常。

2.5液体管理

液体管理是急救护理中的重要内容,旨在维持患者的体液平衡,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护理人员通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皮肤弹性、尿量等指标,评估患者的体液状态。如有需要,进行血液检查以了解电解质和血红蛋白水平。根据患者的体液状态和血压情况,合理选择液体种类和剂量,进行静脉补液治疗,常用的液体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胶体液等。持续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包括入量和出量的记录,及时调整补液剂量,避免液体过量或不足。

总结

综上所述,急救护理流程是抢救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它的规范和高效执行能够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及时呼叫急救、进行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和合理的液体管理与营养支持等措施,是保障急救效果的重要措施。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急救护理流程的应用,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具有重要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具备高度责任心和专业技能,加强团队合作,确保急救工作的高效和安全进行。同时,为了不断提高急救护理水平,未来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急救护理新技术的应用,拓展急救护理流程的优化和改进,以更好地服务患者,挽救更多生命。

参考文献:

[1]赵琦.急救护理流程抢救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作用[J].医药前沿,2019,9(14):216-217.

[2]汤荣梅.女性胸痛患者急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价值分析[J].妇幼护理,2022(7):1676-1678,1682.

[3]罗华敏.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22,19(7):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