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体系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2
/ 2

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体系管理研究

曹惊

郴州市资兴东江街道办事处

摘要:目前对非煤矿山挖掘情况而言,在开发非煤矿山的过程中,会存在许多不可预估的事故,因此,对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成为应急管理部重视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国家加强对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体系管理的研究,以保障在非煤矿山挖掘开发过程中防止事故的发生,以最小的预算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针对这一问题,下面将开展对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体系管理研究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及构建出相应的管理体系,为相关部门在开展非煤矿山的过程中给出便利条件,推动非煤矿山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体系;体系管理;相关建议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地发展,安全生产的过程变得尤其重要。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因此,在对安全生产的问题上加大管理力度,严格把控隐患事故的发生,将未知事故杜绝在摇篮里,把容易发生事故的流程作为重点防御,定期排查双重预防体系的安全管理性,以最小范围、最低成本控制事故发生,确保非煤矿山在挖掘的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从根本上整治非煤矿山事故隐患,夯实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基础、生产条件,构建本质安全为重要目标的要求和必要途径。因此,相关部门对非煤矿山企业要健全完善双重预防机制,主要包括完善风控识辨、排查存在隐患、管理整治三个方面。尽管非煤矿山企业运行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不免也会存在疏漏,给相关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害。针对这一现象,要进一步加强双重预防体系管理,以合理完善的制度措施推动非煤矿山的正常运行,积极处理并改进风险辨识,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将安全生产视为主要发展目标,为非煤矿山企业打好运行基础。

一、非煤双重预防体系管理构建的价值所在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非煤矿山可谓是功不可没,为社会的发展和前进做出巨大的贡献,是社会向前靠近的第一大助力。为了迎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各行各业做出创新和改进,促使企业在社会快速发展下正常平稳运作。因此,国家尤其看重安全生产问题,既要实现生产发展的变革,也要把控风险的发生。在优先技术和先进理念下,非煤矿山开采有了全新的推进流程。在以往的非煤矿山开采中,没有相对完善和健全的安全体系管理,很多开采者安全生产意识不足,也没有严格把控并落实相对应的安全知识法则,导致在开采的过程中,容易触发隐患事故,促使非煤矿山企业的开采进度滞留,也加大相关人员的投入,让之后的工作者工作时提心吊胆,注意力不够集中,影响开采进度。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安全理念的普及,根据风险辨别、分级管控、排查治理三个方向科学统筹制定实施方案,采取明确的分级管理措施。要落实“技术创新”以及“制度创新”,实现以安全生产带动双重预防体系管理的治理方针,积极建设与加大管理力度,解决“想不到、管不到、治不到”几个方面的重要问题;同时还要强化企业标准化建设,将安全生产扎实灌输到非煤经营者的管理理念中,以推进和持续发展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加强非煤矿山信息化管理,抓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将企业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管理做到极致,并且督促企业持续更新完善双重预防管理机制。由此提升对非煤矿山有效开采,加大非煤矿山经济收入。因此,双重预防完善体系的管理,不仅能降低隐患事故发生的频率,还能提升非煤矿山对社会发展的生产效益,从而推动非煤矿山可持续发展[1]

二、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运行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国家深入关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标准化检验工作上,全国所有非煤矿几乎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双重预防管理体系,在开采问题上实施相应的治理方案,安全生产也尤为重视。尽管非煤矿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理念得到先进的引入,走在各行各业的前端,但由于非煤矿行业自身的原因,以及开采非煤矿施工者的整体文化水平、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因素影响,导致非煤矿山在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营,双重预防体系管理的建设还存在不足。对双重预防体系机制认识不全面,非煤矿山管理者对双重预防职责不清楚,在工作时的流程不符合体系要求,信息化平台不会熟练使用等问题。

三、构建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体系管理的有效建议

在了解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存在的问题后,下面将针对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存在的不足做出相对应的有效对策。为了加快非煤矿山的开采和降低运作时存在的安全隐患,下面将做出几条建议:

1、加强对风险管控的管理

要想加快对非煤矿山的正常开采运作,首要工作便是做好风险管控,消除非煤矿山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此,非煤矿山管理者必须时刻加强风险管控检查处理,及时排除存在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为了在非煤矿山更好地落实双重预防体系管理,企业需结合非煤矿安全生产的特点及基础,针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改进体系运行等。只有在严格把控风险的基础上,才能减低隐患事故的发生率。安全生产的同时,加强对风险管控的管理,隐患排查。对于风险管控来说,主要工作方向是辨别未知事物的危险指数,将对其识别危险指数判定,并把存在的风险做出分级分析,非煤管理者根据给出的判定及时解决存在的隐患,保证非煤矿山的正常运营

[2]

2、对非煤矿山日常运作及时做出整理

   根据各级各部门对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体系管理要求,强烈要求非煤矿山管理者在进行日常安排工作时,要根据科学性以及安全性做出调整。安排施工者岗位时,可根据施工者的文化水平、工作能力、掌握的技术调整合适的位置,相对不熟悉的员工可以适当安排工作量小的岗位,这样在施工的过程将避免事故的发生。严格按照应急管理部制定的政策落实,合理安排好非煤矿山各区域、各部门、各个小组的工作布局以及工作情况。同时也要加强对小组带班班长的风险管控意识,以及熟练背诵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体系管理条例,时刻将安全生产牢记于心,将安全、科学、速度融为一体,促使非煤矿山在日常的运作中正常运行,双重预防管理体系也合理地落实到工作的各个岗位中,使得非煤矿山得到科学性合理性的管理[3]

3、加强风险管控制度的考核

为了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在各级部门中能正常开展,促使风险管控评估得到完善改进,在对风险管控的认识和实施上,需要加强矿山工作者的安全风控意识。对此,企业需要及时建立相应风险管控预防机制,针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应安全考核,只有考核通过的人员方能继续上岗工作;加强对风险意识的管理,确保在施工的过程中面对事故冷静处理,实现风险管控管理的目标考核。除了对其考核,还需培训安全管理员定期排查隐患事故,熟悉矿区各个区域分布情况以及事故频发地段,将检测结果及时制定相关方案,保证在后续运行操作时避免事故发生以及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将风险管控意识处理到位的员工做出表扬,给予奖励,激励其他员工对风险管控的加强,确保风险管控得到完善的优化[4]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建立完善的双重预防体系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地将非煤矿山存在安全隐患以及风控管理进行解决,是从根本上整治非煤矿山事故隐患。为煤矿企业在开展非煤矿山管理中给出便利条件,推动非煤矿山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阚明宝.大型非煤矿山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矿冶,2022,31(04):154-158.

[2]杨大海.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标准化体系建设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1(04):154-156.

[3]张丹,马红梅.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体系数字化平台研究与应用[J].有色金属工程,2020,10(08):119-123.

[4]梁玉霞,陈友良,覃璇,胡家国.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信息流转系统开发与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20,47(03):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