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1
/ 3

高校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

王强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教育方式,音乐在高校教学系统中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高校的音乐教学也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通过对学生进行艺术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一些基本的音乐常识,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欣赏水平也有很大的帮助。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在进行音乐教育时,都没有考虑到传统的民族音乐,若能适当提高其在课堂上的比重,并积极地进行民族音乐的教学,可以促进我们的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发扬,所以,各个高校要提高对传统音乐的重视。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传统音乐文化;融入路径

引言

近些年来,高校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了自身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传承责任和发展优势,因而在不同的课堂中融入了传统音乐文化,呈现出了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高校音乐教学与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有效提升了高校学生的音乐专业水平,增强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自豪感与认同感。所以,这也启发了笔者在实际的音乐教学改革过程中,积极地将音乐课程内容与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为学生构建全新的音乐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与把握,不断拓展学生音乐学习的思维和视野,帮助学生提升艺术文化修养,培养独特的音乐审美品位。

1高校传统音乐教育发展现状

最近几年,传统音乐教育如火如荼发展,特别是在现阶段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已经逐渐成为现代音乐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立的传统音乐教育学会和定期开展的以传统音乐作为主要方向的学术研讨会等为推动传统音乐教育可持续长远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部分院校还会邀请知识和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进入校园开展相关讲座,能够让学生更深层次认知和了解传统音乐文化。在现阶段高校音乐教学中,课程设置通常集中在选修课和必修课上,而必修课是专门为音乐专业学生所设置的课程,主要会涉及到多声部民族概论和基础音乐理论等内容,十分有利于传统音乐的发展与传承。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这一观点很多老师并没有对其足够的重视,这也就导致很多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依然按照原来的讲课方式讲课内容。这种做法可能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影响学生,但是教师按照一成不变的方式给学生教学,为了学生感觉疲劳。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新的内容,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学习有关音乐,历史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内容,这对学生学习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和帮助。

并且一些高校在音乐教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家长学校并不重视音乐课程的教学,仅仅是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音乐播放的视频,这种教学是没有意义的。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多数学校对音乐,美术类学科的学习都存在不太重视的情况,但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和全方面发展观点的普及,更多的人也开始认识到,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和意义,这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要合理的在音乐课堂上引入新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并给学生讲解一些音乐表演技巧,这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

2传统音乐文化特性

第一,时代性。对于传统音乐文化而言,时代性是其显著特征,文化背景存在的差异性和不同时期阶段的社会背景让我国优秀传统音乐具备不同历史时期的鲜明特点。例如,在抗战时期,《大刀进行曲》、《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皆能够将当时历史特点充分呈现出来。每种音乐都会以特定历史和文化区域作为背景和基础,全面彰显各民族从事音乐事业的工作者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现代社会中,传统音乐会释放出较为浓厚的文化及历史色彩。第二,地域差异性。空间差异是该特性最主要的表现。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音乐形式往往具备一定地域性以及截然不同的特点。之所以会产生地域差异,主要原因是各个地域审美观念、文化习俗、生活习惯以及宗教信仰不尽相同,使得音乐领域存在一定地域差异性。地域性与时代性两种特性也让传统音乐文化愈发多种多样、内涵丰富。

4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4.1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巧妙融入传统文化展开教学指导,能够让原本单一的教学指导变得更加丰富,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积极探索教学中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并指导学生探究、感悟传统文化中包含的音乐元素,感悟其中包含的文化魅力,从而使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精彩和多元化。目前,高校阶段学生获得音乐艺术的渠道并不多,如果教师可以巧妙地融入传统文化,并完善教学的效果,将有助于帮学生在传统艺术的熏陶下充分理解传统音乐艺术的魅力,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同时,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也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音乐审美情绪,并在未来发展中取得良好的音乐成绩。

4.2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

我国历史悠久,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巧妙地融入传统文化开展教学指导,可以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吸引下开始主动学习音乐知识,并在结合学习目标进行进一步思考和分析中,逐渐理解音乐素材中包含的深刻内涵。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充实音乐教学的素材,让学生可以在浓厚的音乐氛围中充分理解音乐中的素材,并在浓郁的文化素养中提高教学的质量。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教师如果可以在教学中将这些文化巧妙融入教学指导中,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理解音乐基础知识,继而促进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

4.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繁荣的国家,在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中,组成了一个不可替代的,不可侵犯的,和谐统一的国家。为了尊重彼此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和民族特色,直到现在我们依旧保存着很多的传统的文化习惯。比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套马比赛”、“摔跤比赛”,这些都是很好的民族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体现。在教学指导高校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音乐知识或者是音乐教学活动,来启发学生,促使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染和洗礼,让高校生在情操、修养、品味、情感等多个维度实现综合健康发展。可以说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学,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与继承,也是对音乐教学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探索。

4.4可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

对于高校阶段的学生而言,几乎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文化课知识的学习之中,即使在少有的闲暇时间,也都用于游戏和娱乐之中,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接触各种艺术门类。而高校音乐课程则是学生接触艺术的非常好的一次机会,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高校音乐课程的内容也发生了变更,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也能够在音乐课程之中体现。所以在高压的高校学习背景下,学生在音乐课程之中汲取到的优秀音乐文化,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重要的意义。高校阶段的学生是完善三观、培养审美能力的关键时期,相比于学生在短视频之中随机接收到的音乐信息,在课堂中有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也更有利于学生音乐艺术审美能力的增强。

4.5可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文化的交流也更加密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文化也越来越多元,但与此同时,国外文化的入侵也是不容小觑的问题。就以音乐领域为例,很多学生非常推崇西方的音乐形式,而对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则不屑一顾,不愿意进行深入的了解。因此,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魅力和优势,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高校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实践策略

5.1进一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在进行音乐课程教学时,为使音乐课程与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当结合音乐课堂特色加入传统音乐文化元素,从而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对音乐知识、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主动学习和思考,以达到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众所周知,高校在音乐教学改革阶段,旨在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与艺术文化修养。若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不够浓厚,任何教学改革方案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无法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音乐教学阶段,教师应当契合学生传统音乐文化学习诉求,营造丰富多样的音乐学习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调动后,学生会主动发表自己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想法与见解,并提出音乐课程与传统音乐文化融合的新想法。教师可基于学生的想法进行合理的延伸,围绕学生音乐学习的总体目标,构建趣味性、个性化、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新模式。

5.2注重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融入

新课改背景下,传统高校音乐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新时期教学要求,推动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学成为新时期教育重点。对于传统音乐文化而言,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传统音乐文化指的是音乐作品的初次创作;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传统音乐文化指的是对音乐作品的加工能力。不管秉持哪一种观点,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学,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以及音乐教学的高效开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落实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手段,促进高校音乐教学与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在音乐教学工作中,注重情感的融入,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合理规划音乐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个人音乐素养的提升打下基础。另外,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对相关音乐作品蕴含的意义和情感进行深入探索,进一步理解并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强化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不仅如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对部分作品展开分析,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与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

例如,教学高校音乐歌唱中《鸿雁》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可以选择与课程相关的乐器,比如具有典型蒙古族标志的“马头琴”,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展示。一方面,通过马头琴等乐器的加持,能够激发学生对“鸿雁”一课学习兴趣,更加专注地进行学习。另一方面,结合乐器,教师可以引入传统音乐文化,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促使学生在乐器演奏中进一步理解并体会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对“鸿雁”一课的相关知识做到有效把握。

5.3整合音乐课程资源,明确传统音乐文化的渗透点

由于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是一种新型教学概念,部分教师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途径还不能完全了解,这不但会影响传统音乐元素在高校音乐课堂中产生的浸润效应,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训练效果。所以教师要想达到传统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融入,加强整合教育资源是必然趋势。首先,通过落实音乐教学资源整合,教师们可以将传统音乐教学过程加以合理的精细分析,寻找融合传统音乐文化的新突破口,为高校音乐教学体制改革开拓新的途径,谱写新的篇章。其次,在整合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明确以往教学模式中的薄弱环节,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运用传统文化教学资源,从根源上提升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的衔接效果。

5.4打造传统音乐舞台,吸引学生传承传统文化

教师要改变认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开展更多学生能亲自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积极打造传统音乐舞台,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例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成立传统艺术兴趣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民歌、民族乐器、曲艺音乐、戏曲音乐小组,高校音乐教材中有许多相关的内容。过去的传统音乐教学仍然停留在教师口头传授的形式上,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传统音乐知识,却没有给学生组织相应的传统音乐实践活动。“蛰龙飞起舞东方”“梨园白花”“音乐与时代”“民族与音乐”等单元教学的内容都与传统音乐相关,各地不同的民歌、戏曲,各类的民族乐器都有所涉及。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素材,为学生搭建相关平台,让学生亲自参与相关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民歌、演戏曲、弹奏民族乐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传统音乐文化内涵的理解。有些学生在课外还学习了传统音乐演唱形式或弹奏乐器,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打造传统音乐舞台,让学生将自己在音乐课中学到的知识、在课外学到的本领一一展现在传统音乐舞台上。在相关活动中,学生通过学习民歌、说唱、戏曲、器乐等艺术表达形式,在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活动中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样,学生才会更愿意学习传统音乐文化,争做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者、继承者和发扬者。

5.5发挥引导作用,弘扬传统音乐文化

声乐作为情感表达的一种艺术方式,可有效呈现词曲作者的思想追求和情感寄托,在丰富的二度艺术创作演唱实践中,提升音乐艺术的审美品位,呈现更深刻的审美意境。所以,高校在进行声乐教学创新时,为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应当合理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元素,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和把握。为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教师也可以加入声乐作品的欣赏教学,以音乐欣赏作为教学载体,加强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感悟和审美,从而将其应用到自身的声乐演唱中。为了进一步弘扬传统音乐文化,高校声乐教学应当以传统音乐文化为根基,引导学生探索传统音乐文化的诞生、发展、演变历程,进而对传统音乐文化产生情感认同,使自我思想与传统音乐文化产生共鸣,实现声乐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目标。比如,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经典声乐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这可促使学生升华声乐作品演唱情感,对声乐作品产生不同的艺术感受。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会逐渐增强,进一步发现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独特魅力。教师要调动学生声乐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声乐作品中的传统音乐文化,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夯实学生音乐文化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音乐素养,还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因此,高校音乐教师要加强对音乐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要选择合适的内容融入其中,而且要掌握好理论教学跟实践教学的比重,以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成效。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要了解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以及不同区域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然后结合课堂教学,灵活多样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及音乐艺术素质。利用传统音乐来加强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是现今音乐教育教学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学生在吟唱乐曲的同时,提高了对音乐的认识水平,增强了学生的音乐情怀,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胡芮楠.高中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第二课堂(D),2021(08):45-46.

[2]张莲.高中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路径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1(01):97-98.

[3]王丽娟.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求知导刊,2020(50):87-88.

[4]管峰.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12).

[5]张瓅月.中国梦背景下高职音乐教学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路径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9):80-82.

[6]赵金.高中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路径探讨[J].新课程,2021(36):142.

[7]宋振华,巩洁琼.基于传统文化的音乐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2021(7):247-248.

[8]李孟璇.高校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渗透路径探讨[J].时代报告,2021(42):130-131.

 本文系绵阳市2023年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以绵阳市三台县石工号子为例》成果之一,项目编号:MY2023ZC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