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全面预算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1
/ 2

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全面预算管理分析

杨霞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建筑企业的国内市场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局面已然白热化。预算管理是建筑企业提高销售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如何利用成本控制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建筑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途径,包括,期望为建筑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应预算体系,收获最大化利益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成本控制;建筑企业;预算管理

引言

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灵活多变,涉及范围较广,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形势中面临着诸多不可预料的挑战或机遇,只有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管理水平,严格把控财务工作,从成本控制角度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才能缓解资金压力,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巩固企业经营运转的经济根基,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成本控制与管理是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础,是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的后盾,建筑企业如果想在优胜劣汰的市场局势下生存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综合水平,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一、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在建筑成本控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有助于确保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经济效益以及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通过细化项目成本,包括劳动力、材料、设备等方面的开支,帮助项目管理团队合理分配和优化资源。通过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可以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合理安排资金,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并避免浪费和冗余。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对项目成本的全面控制和监督。通过制定详细的预算和成本计划,可以对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预测和监控,确保项目在预定的成本范围内进行。预算管理还包括制定监测和报告机制,使项目管理团队能够实时了解成本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成本超支。

、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全面预算管理途径

1.全面了解建设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的核心经营内容,也是进行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的主要切入点。建筑企业应该在投标过程中全面了解建设工程项目,根据工程招标情况,展开项目经营及资金测算工作,测算时考虑资金垫付成本,分析如何进行项目全过程应收账款回收工作。首先,企业应该对工程项目进行信誉评价,着重调查建设单位是否有被起诉案例发生,是否故意拖欠工程费用,是否发生财产抵押等问题,综合评判甲方履约能力。然后从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两方面对甲方进行综合评估,判断对方是否会恶意违约,是否具有债务能力,为最终的合作提供情报依据。其次,依据市场情况及企业资金状况测算合同约定付款比例是否能够支撑工程顺利运转,如需额外融资应将该部分费用进行成本估算,综合、全面考虑项目经营成本,测算项目整体盈亏。

2.促进合同管理制度的完善

很多企业财务部门开展合同管理只为会计核算数据提供依据,具有局限性。全面预算管理需要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共同完成,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合同管理的内容较为冗杂,不仅要为合同双方提供规则约束,还要为企业对合同的执行情况提供选择。合同管理制度可以使企业资金回收的风险降低,有利于企业进行预算管理,最大化资金安全,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另外,施工合同也是预算管理的媒介,建筑企业要重视对施工合同的审查工作,从六个方面抓住工程项目合同的要点,确保项目合同各项条例严谨,具有法律效力,降低投资风险,确保成本回收。第一,明确工程项目中的资金付款方式、付款节点、付款比例,工程价款支付方式中配合提供的相关依据是否有可行性,确认合同外增加价款是否纳入当月支付等。第二,审核工程项目的保证金额度和期限是否合理,如合同中约定的履约保证金、工程保函等是否超出企业垫资承受范围及期限。第三,确保工程竣工验收后的应收账款有具体的还款日期。第四,分析施工方扣留的质量保证金和付款期限,是否与相关法律法规相一致。第五,理清项目方的违约责任,如拖延支付其对应的延期支付利息等。第六,合同涉税性条款的审查,促进合同管理制度的完善,方便协助企业开展追款工作。同时,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应注重上下游合同付款比例的匹配性,在审核供应商合同条款时,应关注工程项目甲方付款比例,确保回收资金能够满足支付需求。

3.强化内部审计职能

构建一套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必须深化各部门审计合作,加强企业内部的审计考核,督促各部门从成本控制角度开展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一项关乎企业资金流通的严肃工作,必须实行审计责任追究机制,同时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对工作人员从回款方案,落实情况,回款金额等方面进行考核,给予适当的奖励或惩罚措施,从多方面调动项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从人员基础上进行制度管控,确保企业各项管理方案的有效落实,全面提升管理成效。另外,企业通过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对会计管理部门划分明确的职责范围,可以有效避免出现问题责任模糊不清的现象,从而加强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促进企业高效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4.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应收账款是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确保资金流通的关键。建筑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落实成本细则与预算细则。第一,企业要按照单位性质,应收账款账龄,质保金期限对应收账款进行归类,准确划分欠款单位拖欠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追款方案,成立清欠小组、指定相应责任人进行专项催收。第二,财务部门应与甲方定期核对应收账款,针对信誉低、恶意赖账、多次未按合同约定付款时间、节点支付款项的债务人,采用发送对账单、发出催收通知、律师函等方式,并留存相关发出记录,以防后期发生诉讼。第三,财务部门应季度、年度召开资金回收专题会,管理层及项目人员应同时参会,结合年度产值及以前年度逾期应收账款情况,制定年度应收账款回款指标,并纳入项目年度考核体系中,以“考”促“收”。财务人员出具月度应收账款回款情况表,提醒项目按时进行催收工作,保障应收账款能够及时回收。第四,财务部门应依据国家新出台的行业政策、条例,如《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财政部关于工程价款结算相关办法等,找到有利于企业的相关条款,定期给项目清欠人员进行宣导及培训,给清欠工作提供有力后盾。第五,成立历史遗留问题清欠小组,定期召开历史遗留问题清欠会议,针对以前年度逾期账款分类、专人跟进,防止逾期变坏账、死账的情况发生。

5.规范预算管理方案制定流程

在企业财政方面,资金的收入与支出应该实现分类管理,并由不同人员负责。企业的利润收入应该制定详细的数据统计,辅以正确的单号证明依据,随时供管理人员考察。而企业的资金支出也应严格标注用途和具体金额支出,拟定相关文件,在高层管理人员签字盖章后方可批准拨款。由不同人员负责可以减少资金收支作假现象的发生,弥补企业财政制度漏洞,控制资金周转,实现资金最大化利用率。同时,成本控制应该以实现企业最大化利润为指标,将企业的自身情况作为切入点,以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作为指导方针,综合考虑企业的生产工艺,人才引进,财政支收状况,股权结构,市场变化形势等方面,全面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敏锐分析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挖掘隐藏机遇并及时抓住机会实现企业最大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全方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建筑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受到了高度考验。只有企业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环境中保持长久发展。全面预算管理是建筑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根基,与企业资金休戚相关,必须紧跟形势不断完善,促进成本控制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发挥效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专业技能,并学习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建筑行业进一步健康稳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黎国靖.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全面预算管理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07):35-36.

[2]苗姜龙.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全面造价预算管理研析[J].居舍,2020(06):147.

[3]王炼,唐镜.探究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全面预算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0):50.

[4]孙伟荟,王翠英.浅谈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建设科技,2017(06):88.

[5]宋士忠.关于建筑成本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J].四川水泥,2017(03):196.

作者简介:杨霞(1990.01-)女,汉,内蒙古乌兰察布,本科,学士,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