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打造巧家“两区一地”  促进跨越发展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8
/ 3

对打造巧家“两区一地”  促进跨越发展的思考

龚太秀

中共巧家县委党校  云南 昭通  654600

摘要:2021年6月19 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巧家现场办公会,对巧家未来发展明确新定位、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即努力成为脱贫致富示范区、金沙江下游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湖滨旅游康养目的地。在“十四五”开局起步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巧家实地调研并召开现场办公会,对巧家发展进行深刻分析、把脉问诊、精准定位,为巧家指明了前进方向、确定了战略路径、注入了强大动力。

关键词:脱贫致富;生态保护修复;湖滨康养

打造巧家“两区一地”建设,主动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和滇中城市群等重大战略,借势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做足高峡平湖水文章,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巧家努力成为脱贫致富示范区、金沙江下游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湖滨旅游康养目的地,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跨越发展新篇章。

一、聚焦目标定位明确总体要求  努力成为脱贫致富示范区

存在困难:巧家脱贫人口基数大、发展慢,是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主战场。发生返贫风险的可能性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因灾、因病、因残、因学导致的返贫,难以巩固提升。传统的乡村农产业规模小,集中度低,品牌培育不够,产业链不完善,价值链提高难,传统手工业、农村建筑业等工艺创新较慢,新产品较少,难以适应农村一二三产业。农村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导致农产品滞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为此在创建脱贫致富示范区的工作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思考:

(一)是要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脱贫致富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把防止规模性返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群众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落实情况要求,认真落实建立全省统一的救助平台(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全覆盖;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建立股份合作机制,实现村集体经济全覆盖;建立扶志扶智长效机制,实现培训就业全覆盖的部署,健全完善“精准识别”“快速响应”“跟踪问效”“结果运用”“举一反三”五项机制,坚决做到不允许1户脱贫户返贫、决不允许1户易迁户回流、决不允许1户易迁户没有充分就业、决不允许出现排查不到位导致返贫、决不允许出现风险是帮扶不到位的情况。要常态化开展网格管理、干部包保、定期走访,加强易地搬迁人口后续扶持,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落实促进脱贫群众增收等政策措施

认真贯彻精准动态监测、精准落实措施、精准识别对象。一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进行动态管理扶贫对象。每月开展动态管理,逐户逐人进行清查、调整,对因灾、因病、因残、因学等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对象纳入监测,及时以村委会研判落实帮扶措施。二是认真落实政策措施。按照“五个绝不允许”的总体要求,按照《巧家县关于印发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巧家县关于明确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包保帮扶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要求,及时掌握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三类对象”的家庭状况如有出现返贫风险的进行重点跟踪,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继续保持县、乡、村三级指挥体系不变,落实干部包保责任并督促开展常态化走访,建立健全监测帮扶的常态机制,持续跟踪并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确保风险早发现、困难早解决、问题早清零,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三)是因地制宜鼓励发展产业

认真结合各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发展适应群众和适应当地发展的产业、如核桃、烤烟、花椒、香蕉、火龙果、芒果、沃柑、葡萄、石榴草莓、蓝莓等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如养鸡、猪、羊、牛、蚕、鱼等的养殖来促进增收。鼓励群众在现有扶贫产业基础上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激发乡村内在发展活力;整合产业资源优势,壮大一批抗风险强、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富民产业,提高产业的规模效应,培育和发展乡村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龙头产业,重点扶持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和竞争力强的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行产业优势互补、强化产业联动能力,实现乡村产业从“单一”向“融合”转变,从满足本地向外扩展转变。鼓励劳动力专业就业,农村劳动力还有一部分还闲置在家,鼓励他们可就近务工、外出务工、经商等来增加收入。同时落实志智双扶,扶贫先扶志,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致富路上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在入户走访排查过程中向群众开展感恩教育和讲一些通过科学种植、养殖和勤劳致富的先进事例、激发群众谋发展的内生动力,让群众真正从思想脱贫。

二、打造金沙江下游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

存在困境:巧家是金沙江下游昭通段的第一道屏障,生态区位重要,但金沙江两岸属于干热河谷地带植被覆盖率低,地质破碎,生态敏感脆弱,难以保护修复。存在来自大气对环境影响的有:制砖厂、水泥厂、城市燃煤、建筑工地、机动车、喷染装修、沥青拌合站、燃烧油烟、农药喷洒、秸秆的焚烧等。水体污染源来自畜禽的养殖粪便排水、工业废水、城市生活废水、农业排水、矿山排水、地面流水等。固体废物的污染有来自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建筑垃圾、废旧电池电器等。生态破坏以森林植被遭大量砍伐破坏、野生动物被猎杀、生态遭到破坏的后果导致了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物种消失、水土流失、河流干枯、干旱、洪涝灾害、土地石漠化、沙漠化不断增多,生态难以保护修复。

打造金沙江下游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必须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切实筑牢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努力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突出生态“保护、修复”两个重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城乡绿化造林、草原生态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土流失治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落实好长江流域十年禁渔,继续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和环保督查问题整改,全力构建金沙江、牛栏江流域绿色生态廊道和水土保持廊道,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持续深入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全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空间管控取得实效,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

(二)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句话深刻阐释了改善民生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宜居的环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牢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就是要在发展过程中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不能只讲发展不讲保护,不能只讲利用不讲修复,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就是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资源开发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人的经济需求和社会活动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要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

(三)全面部署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在创建生态宜居家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上,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强化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严守生态红线,筑牢金沙江畔生态安全屏障。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禁止乱砍滥伐、合理开采沙石,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打好环境污染攻坚战,加强“两污”综合治理,控制好污染源,围绕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干净整洁,努力打造金沙江下游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让人们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绿色之美、生活之美。

三、打造湖滨旅游康养目的地。

存在问题:广大干部群众对“湖滨旅游康养目的地”打造的认识不足,解放思想、创新意识不够。没有相关经验可借鉴,干部群众缺乏认知,对康养目的地的内涵和外延认识不清,旅游业与康养产业的深度融合不够。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思考:

(一)增强广大干部思想意识

筑牢群众思想根基加强广大干部群众对“湖滨旅游康养目的地”打造的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强化“软环境”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营造热情、真诚、礼貌的旅游大环境,构建诚实守信、公平交易、规范有序的旅游经营环境,提高接纳能力和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园林城市,以城市绿化、美化、亮化为抓手,做好城市更新,构建生态宜居环境。提高市民、旅游从业者文明程度,树立把外来人员或游客当做“亲人”的理念,特别是老年人更需要热情的关心和帮助,“湖滨旅游康养目的地”打造,必须提高巧家市民文明程度,让外来人员和游客感受巧家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巧家这座美丽小城的温情和温度。

(二)依托巧家自然环境、金沙江峡谷、白鹤滩水电站高峡平湖、移民安置区、堂琅文化等独特元素

立足古韵果香、温泉度假、湿地康养、文创休闲等特点,做好“引水入城、以水润城”的水文章,着力建成产城融合发展的湖滨旅游城市。巧家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区位优越、气候独特,要借势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充分发挥“高峡平湖”“避寒康养”的独特优势,抓好特色湖滨旅游城镇建设,强化特色旅游城镇的“软环境”建设,积极融入川滇旅游环线,主动承接滇中城市群和川滇渝结合部康养产业功能,大力发展老年照料、运动健身、文创休闲、温泉康养、避寒度假等产业,打响“湖滨旅游康养目的地”品牌,建成独具特色的生态观光旅游区、红色文化体验区、康养休闲度假区。

(三)充分挖掘堂琅文化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文化内涵。

致力于历史文化传承和现代文化融合发展,打造乌蒙山区堂琅文化展示地。依托巧家是李国柱、张开儒等历史名人故乡,红九军团“巧渡金沙江”旧址,解放大军进巧家、配合西昌战役等轰轰烈烈的革命大事,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县,打造好红色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围绕白鹤滩水电站形成水电资源综合开发区,感受水电移民文化。梳理文化元素,以生活日用品、工艺品为主线,推陈出新不断研发创作一批以巧家小碗红糖、马树红毡、炉房斑铜、金江奇石、巧家小河的造纸等为代表的优质特色文化产品。

(四)充分利用以邱家屿至黎明的8公里湖滨大道,建设滨江绿色步道和休闲自行车道,打造城市休闲新地标。

依托库区水资源和蒙姑镇至水库大坝90公里沿江走廊,推广运营沿湖马拉松等特色路跑赛事和龙舟、游艇等水上运动基地,创建区域运动品牌。依托巧家 “大药山雄踞南高原巡览乌蒙沧海桑田,五针松郁立滇东北诠释世界莽野苍生。”的雄伟壮观的避暑康养目的地,感受药山是天然的、朴素的、清新的、无污染反璞归真的自然生态园。在一天的旅游中,你会感受到夏天的火热,秋天的凉爽,冬雪的圣吉。美丽的高原景色、独特的气候、更是中药之源、疗养圣地。还有巧家县金塘镇的“栗喉蜂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观赏、巧家小碗古法制糖展示等,让人们在旅游中享受健康快乐,感受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五)巧家特色美食吸引游客。

巧家有很多独具特色的美食:如卷粉、稀豆粉、豌豆凉粉、熨斗粑、破酥包子、包谷粑、灰豆腐、燕麦浆粑等为代表的地方特色美食。多元化、多业态、多风味的特色餐饮传统美食宴、特色小吃宴、乡野农家宴满足多元化游客饮食需求。以巧家洋芋帝国、草莓基地、蓝莓基地、森林花海、高山平湖、奇石、红糖、花椒、核桃、中草药等特色优势产业;构建“一城三镇”为核心,沿金沙江、昭巧线“为两轴”药山山麓、牛栏江峡谷为两区的“一核、两轴、两区”的全域旅游发展布局。大力发展“体验式、参与式”乡村旅游和高原特色休闲农业,构建集体游览观光、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农事采摘、商贸购物为一体的全域旅游产业体系,助力巧家经济社会高质量跨发展。

巧家依托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带来的新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结合移民搬迁安置打造巧家县特色旅游城镇”的目标和市委市政府对巧家“两区一地”新发展定位,通过以高峡平湖、湖滨生态旅游城市为主体,紧扣“一面山、一江水、一座城”的特色规划,将打造一个崭新的湖光山色、脱贫致富、生态康养、人居和谐的现代化湖滨生态康养旅游城市。

参考文献:

[1]巧发〔2021〕10 号文件、《巧 家 县 巩 固 脱 贫 攻 坚 推 进 乡 村 振 兴工作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