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专科医院院内感染质量评估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8
/ 2

精神专科医院院内感染质量评估分析

宋喜阳

成都市德康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目的:评估某精神专科医院院内感染发病率、抗菌药使用率。方法:选取2019—2021年我精神病防治医院精神科2560例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院内感染情况,各年度或不同类别的院内感染发病率、抗菌药使用率。结果:各年度院内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各年度抗菌药使用率、送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联、二联、三联抗菌药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男病区院内感染发病率高于女病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020年及2021年,男、女病区院内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精神专科医院院内感染发病率低于国家控制标准要求,抗菌药使用率高于国家控制标准要求。

[关键词]精神科;院内感染;感染管理;抗菌药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是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研究对确诊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追踪,结果表明相当数量的早期确诊患者为医院获得感染的病例,且不乏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情况。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疫情暴发的特殊时期对防止出现院内交叉感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中的关键环节。我国大多数精神专科医院病房实施封闭式管理,同时由于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自理能力差、住院时间长、病情容易反复,患者身体机能紊乱,更易发生院内感染,增加了院感发生的风险和防控难度。疫情防控期间,国内17个省份多家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被确诊为COVID-19。因此,加强精神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能力对落实疫情防控和保障医疗安全意义重大。

1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2021年我精神病防治医院精神科2560例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98例,女1162例;精神分裂症2229例,双相情感障碍148例,躁狂症115例,器质性精神障碍28例,复发性抑郁障碍18例,躯体化障碍9例,使用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8例,其他精神疾病5例。均为住院患者。院内感染诊断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方法:回顾性分析2560例患者电子病历档案、《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等原始资料,分析其院内感染情况,各年度或不同类别的院内感染发病率、抗菌药使用率。以《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100~500张病床院内感染发病率<8%的规定要求,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精神病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5%作为院内感染质量评估的对照标准。

观察指标:①观察2019—2021年院内感染发病率;②观察2019—2021年院内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及送检率;③比较男、女病区院内感染发病率。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19—2021年院内感染发病率比较:2019年精神科出院患者890例,院内感染35例,院内感染发病率为3.93%(35/890);2020年出院患者774例,院内感染32例,院内感染发病率为4.13%(32/774);2021年出院患者896例,院内感染21例,院内感染发病率为2.34%(21/896)。各年度院内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19,P=0.081)。

2019—2021年院内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及送检率比较:各年度抗菌药使用率、送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联、二联、三联抗菌药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男、女病区院内感染发病率比较:2019年男病区院内感染发病率高于女病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020年及2021年,男、女病区院内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医院感染被公认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COVID-19疫情的暴发更是说明了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科院内感染发病率为3.44%,低于文献报告水平,也低于100~500张病床医院感染发病率<8%的国家规定要求。近3年院内感染发病率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各年度院内感染发病率处于相似水平,一方面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住院周期长,病区环境的相对局限性,加上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容易出现行为懒散、生活料理能力下降、个人卫生自主控制能力差等;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身体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易发生院内感染。回顾近3年院内感染发病率总体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说明医院管理层,以及医务工作者近年来一直重视院内感染防控问题,采取“医患同防”“人物同防”加大感控培训考核和监督管理力度,持续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精神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2021年院内感染发病率下降幅度较大,体现相关防控措施已经取得实效。

本研究显示,2019年精神科男病区院内感染发病率高于女病区,说明精神科男性患者是院内感染防控的重点人群。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精神病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5%,本次研究显示,院内感染抗菌药使用率为6.09%,高于国家规定要求。各年度抗菌药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2019年高于2020、2021年;各年度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019年抗菌药使用可能存在不够规范的现象,由于采取有效的培训考核措施,后2年抗菌药物使用逐渐规范。近3年内感染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仅为0.94%,远低于45.89%的全国平均水平。说明精神科医师对感染病原学诊断意识较差,存在凭经验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有研究表明,采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全组织、全过程、全流程、全要素的四全网格化系统性管理,加大培训考核、监督落实措施,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同时,基于循证医学的PDCA管理模式,建立院内感染控制专案,有效地降低院内感染发病率。做好医联体内部规范化、同质化、信息化的感染管理工作,能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精神科院内感染发病率低于国家控制标准,但抗菌药使用率高于国家控制标准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大感染管理力度,尤其是精神科患者这一特殊群体,诊断、治疗、预后等各环节均需要医院制定严格的管控措施,加强院内感染规范化的治疗处理,不断降低院内感染发病率、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强化精神科医师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的理念,使院感抗菌药的使用逐步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参考文献

[1]樊雯婧,蒙定武,楼冬洁,等.2014—2018年海南地区各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1,20(4):333-339.

[2]王莎莎,刘运喜,秘玉清,等.中国近13年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8):2786-2790.

[3]苏红,汪园园,陈飞,等.基于循证医学的PDCA模式在神经外科院内感染控制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0,37(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