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运行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8
/ 2

自动化运行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

谢枋洲

511102199203290416

摘要:将自动化运行技术应用到电力输配电系统中,能够结合配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对电力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保证电力输配的合理性,可以在保证电力资源稳定、持续供应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整个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提升,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精准、全面控制,进一步提高电力输配质量,实现电力自动化输配。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自动化运行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自动化运行技术;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应用

1自动化运行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意义

(1)提高运行效率。自动化运行技术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监控、自动控制和自动调度,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通过自动化运行技术,可以实现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状态和运行参数,快速发现和处理故障,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2)降低运行成本。自动化运行技术能够降低人工操作和管理成本。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监控,减少了现场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人员成本。同时,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和需求进行智能调度和优化,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效,降低了能源成本。(3)提高安全性。自动化运行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和预警,快速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智能诊断和保护,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提高了电力系统的防护能力。(4)优化能源利用。自动化运行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调度和优化,根据实时需求和能源供应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通过自动化运行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能源管理和负荷均衡,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损耗。

2自动化运行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

2.1强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

根据我国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挑战和困难又与自动化技术息息相关。然而,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撑,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水平很难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无法满足当前的实际需求。要想使这种情况得到有效改善,还得进一步推进。重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同时考虑到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特殊条件,我国对电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因此一方面应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也应高度重视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从而有效地促进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为有效实现输配电自动化创造有利的条件。单纯地依赖引进先进技术缺乏可持续性,必须深入挖掘和推进自主创新。在技术研发的同时,也要注重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电力企业在自动化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此外,普及自动化技术应用不仅局限在大型电力企业之中,也应考虑和推广到小型和中小企业,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综合来看,我国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仍面临许多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应用,完善相关政策和机制,相信电力自动化技术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2.2优化输配电流程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系统是一种基于现代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它能够实现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实时管理和优化。通过应用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电能资源的输送、分配和使用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输配电及用电效率和质量。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智能控制设备等手段,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另外,通过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电能资源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自动化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用电异常情况、电流过载等问题,并进行调整和优化。此外,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实现对电力资源的统计和管理,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采取实时监测措施,确保输配电和用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除此之外,还能科学合理地调度电力能源,严格控制无功负荷远距离输送,尽可能减少在此过程中造成的无功损耗。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加强对电力系统的日常检查,不仅能够大幅度改善输配电及用电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够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从而推动系统的高质量发挥。

2.3严格控制电能损耗问题

必须从人员管理上着手,才能有效地实现电能损耗的控制。电能消耗过大一部分是因为管理人员不当,导致电能消耗过大。因此,电力企业首先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建立起一套相关的激励机制,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可以采用绩效考核、激励政策等手段,将责任体系与激励机制相联系,以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其次,在实际经营管理工作中,电力企业需要建立起与责任体系相联系的制度。这包括对员工的培训、考核和晋升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此外,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以确保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规可循。最后,电力企业还需要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以确保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共同推进责任体系的落实。同时,还需要建立起与外部合作伙伴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以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在实际经营管理工作中建立起与责任体系相联系的制度,以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做到有据可依、有规可循。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建立责任制度等方式,将个人履职情况与员工用电情况挂钩,从而进一步促进个人节能意识的提高。一旦出现工作中电能消耗严重等问题,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才能使企业有效减少耗电量。

2.4故障检测

为了确保自动化技术的有效运用,并实现对电网系统的实时监控,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定期的故障检测,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安装在电网系统中的传感器和其他设备,实现对电网系统的实时监控。这可以帮助监控系统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并及时发现故障和异常情况。定期检测环节需要对电网系统进行故障检测,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可以帮助检测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故障和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对电网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故障,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这可以帮助监控系统中的数据变化和异常情况,并对电网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整。故障检测可以实时监控设备参数,从而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缓解工作压力,帮助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明确故障原因,及时进行抢修,通过对参数的分析,判断系统有无故障。

3结语

由于科技的发展,电力公司不得不加大步子,积极开拓新的、先进的、可持续的、高效的智能化技术手段,来满足当今社会的日益增长的用电社会市场,保证国家电网的数据安全可靠性,达到效益的最优化。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地开发出一种针对配电的先进自动化系统,但是未来,我们仍将继续努力,推广这种先进的系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由于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发展也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关注,智慧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降低人工成本,改善传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竞争,电力公司不得不加强对自动化技术的投资,同时也需要大量招聘和培育具有多元知识和专长的高素质员工,以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郑向荣,詹盛,吴烊.自动化运行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10):91-93.

[2]郭术明.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2,12(07):47-49.

[3]黄盛春.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的结合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24):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