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7
/ 2

建筑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余昊

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摘要:在土木工程中,混凝土作为重要的建筑原料,其用量占了很大的比重,因而备受建筑企业的重视。建设企业要持续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品质,提高其管理水平,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充分的应用与成效。文章就目前我国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建筑施工工艺进行了剖析,并就有关的施工建议进行了探讨,期望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 ;施工技术

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中,混凝土结构是其中最重要的结构之一。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其质量与整体建设效果密切相关。混凝土结构通常会呈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并且在其施工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多种外部条件的影响。因此,要在具体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出混凝土结构的优良功能和效果,在此背景下,对相关工程技术节点有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在工程建设时,还需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例等技术问题进行更好的控制。

一、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概念与优势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指在建设工程建设时合理应用混凝土材料建设主体结构、其他部位的施工建设。混凝土材料属于复合型材料,是由砂砾、水泥、碎石等材料混合后而形成的材料。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应用混凝土材料,并非是单独使用而是联合钢筋材料共同运用,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保障建筑具备承载力与稳定性。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于工程建筑建设中,具有如下优势:首先,强度优势。在工程建设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保障建筑强度,主要与混凝土材料性质密切相关,特别是混凝土材料中的水泥等胶凝材料充分发挥了作用,提高了强度,正是因为这种强度优势应用于建筑工程结构建设中,尤其是承重墙建设、支撑柱建设,能够保障承重墙与支撑柱的强度,提升稳定性。其次,防水优势。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起到防水效果,是建设时必须保障的元素。只有建筑具备防水效果,才能实现建筑使用价值及延长建筑使用寿命,避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最后,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在建设时应用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操作流程简单化,并且与以往建设技术相比较,提高了施工效率,对工程建设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现状

在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裂缝。混凝土是有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经过严格的配比、搅拌后,最终形成混凝土。混凝土结构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不可控因素,从而产生裂缝。裂缝是混凝土的结构通病,根据影响程度不同,裂缝的种类也会有一定区别。常见的裂缝有表面裂缝、贯穿裂缝和深度裂缝。深度裂缝与贯穿裂缝对结构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工程建筑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策略

1.混凝土配比

在土木施工中,混凝土的制备必须严格依照比例,将水泥、砂石、外加剂等与水以特定的比例进行混合。不同的建筑工程对混凝土的配制需求也有差异,因此也就会形成不同的配合比,而这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来进行,才能确保用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在配制混凝土时,若砂石的水分含量与实际需求的配比有差异,则需确定搅拌量,确保在混凝土搅拌前就能得到最优的配合比。

2.混凝土搅拌

在搅拌时,投料量、投料时间、顺序等都会对混凝土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要遵循适量的原则,确保混凝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搅拌。首先,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混合体系,对混合剂量、混合时间、混合顺序等进行严谨的规范。其次,确定最少的混合次数。在搅拌过程中,砂浆的损失对混凝土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应严格控制砂浆的损失,并在投放时要注意配合比。最后,在搅拌时,要注意混凝土的清洁,在进行下一次搅拌之前,要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全部卸下来,以确保其质量和强度。

3.混凝土运输与泵送技术

在运输混凝土时,需要充分考虑泵送时间与路程,采用合理化的拌合配比,实现混凝土强度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如果运输时间较长,混凝土会发生凝固、离析的问题,对后期施工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若是运输时产生凝固与离析,应采取充分搅拌至均匀性后运用于建设中。另外,在运输之前,应对运输路径进行设计,采用合理化运输路径,达到运输时间缩短、尽可能減少转运次数的目的,保障混凝土在初凝之前能够到达现场,实现现场浇筑。

4.温度应力的控制

在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中,经常会遇到开裂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温度应力。所以,在混凝土浇筑时,必须随时注意温度的变化,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入仓温度适宜。首先要注意浇注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并对其进行适时、高效的冷却;混凝土施工时,应尽量选用较低温度的气气温尽量避免高温天气开展工作。其次,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应采用降温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降温效果。此外,还应对原料采取适当的冷却措施。在施工前对混凝土进行强制冷却。在某些情况下,可在混凝土中布设一些降温管道,利用降温管道中的凉水对其进行冷却,以确保其温度适宜。通过对混凝土温度的有效控制进而对温度应力的产生进行有效控制,使混凝土的浇筑和内部的温度在科学的范围之内,从而降低了混凝土产生裂纹的概率。

5.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

首先,从本质上来说,改善混凝土复合材料的抗裂性能,是改善混凝土复合材料性能的基本途径。第一,在原来的材质之外,添加强化物质,比如金属矿石,以提高其抗压、抗裂性能。第二,混凝土的配比要合理。在正式使用前,必须经过多次的测试,以确保混凝土的拌合物比例符合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第三,要加强对混凝土质量控制,使其质量控制实现规范化,同时使混凝土质量控制达到科学化、合理化的要求。其次,采用外加剂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性。在应用时,必须在专家的帮助下,经过大量的溶胀性测试,并经过科学的分析才能投入使用。此外,在选用添加剂时,也要把提高混凝土的抗开裂能力作为首要条件。最后,对钢筋进行加固。选用钢筋时,应尽量选用直径和节距偏小的钢筋。这主要是因为,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自身没有配筋,因此,从总体上来看,两者之间也有某些薄弱环节,而这些环节又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此,需在该部位加设钢筋,以加强该部位的品质,提高其抗裂缝能力,从而提高整个工程的品质。

6.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检查模板、钢筋的预埋件位置以及保护层的厚度,检查模板的间隙是否被彻底堵塞,同时清除模板上的异物。在进行浇筑时,要坚持不中断地连续浇筑,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必须完成下一层的混凝土的浇筑。由于地下室筏板混凝土浇筑体积大,铺设面积也比较大,因此,楼板采用1:5~6的斜率,对楼板进行倾斜浇筑,当混凝土在终凝后达到均匀密实并填满全部模板的间隙时,才能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另外,在排水方面,为了更好地解决浇筑后的排水问题,在楼面周围侧板上预先开有排水口。

总之,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程建设中,要对建筑材料质量,特别是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控制,然后,要对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进行详细地规划。注重在进行浇筑时,对工作流程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对浇筑的实际操作的熟悉程度,都需要仔细分析和考虑,假如在浇筑时,发生了一些意外情况,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处理,确保每一个工程的质量都可以达到要求。

参考文献:

[1]翁颜飞.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3,05:95-96.

[2]高德奎.关于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6:291.

[3]孟凡友.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