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林木管护工作的难点和解决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乡镇林木管护工作的难点和解决对策

黄超

东安县林业局  湖南省永州市 425900

摘要: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对居住环境的生态质量越发重视,要求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共同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其中,林业部门全面落实建设生态文明强国战略,加强了对林木管护工作的重视力度,促使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但是,从乡镇林木管护工作成效而言,依旧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为确保生态环境稳定发展,应当重点关注林木管护工作中产生的难点,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此实现林木管护工作目标实现。本文通过对乡镇林木管护工作的难点,提出了乡镇林木管护工作难点的解决对策,为林木管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镇;林业管护;难点;解决对策

引言:林木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既可以对空气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吸收,也可以为人类生存提供氧气[1]。为此,做好林木管护工作,需要保障林业资源的合理使用。一般情况下,林木管护工作职责是乡镇政府进行承担和落实,但是在具体进行管护中,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导致林木管护工作开展难度非常大,直接降低管护效果[2]。为保障乡镇林木管护工作目标实现,应当转变传统的管理及保护工作机制,科学合理解决当前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实现林业资源保护目的。

一、乡镇林木管护工作的难点

(一)缺乏有效管护,降低管护效果

从乡镇林木管护工作情况而言,其存在诸多问题。第一,管护人员无法满足当前林业发展的要求。基于森林资源面积大,往往需要综合素质更强的管护人员,但是大部分乡镇管护人员年龄大,并且缺乏专业性的管护人才。此外,乡镇林木管护工作并未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导致管护人员薪资待遇差异大,直接影响到高素质人员进入管护体系[3]。第二,在乡镇对林业资源制定保护及利用制度中,也存在很多矿产资源盗采现象,直接造成大量林业资源出现浪费,这源于不法企业为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损坏。虽然乡镇林业管理部门应当对此类行为进行遏制,但是并未有明确的管理权限,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制止。第三,并未重视管护工作。一般情况下,只有使用科学合理的管护方式才能提升林木资源管理成效,但是乡镇林业部门因资金、人员、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并不能对林木数据资料进行及时更新,导致现有管理体系无法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降低了管护效果。

(二)缺乏健全制度,管护质量低下

第一,林木管护制度无法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加上林业资源分布范围广,导致管理范围、工作任务量、工作难度非常大。从管护制度而言,我国并未对时代发展情况进行充分把握,没有对制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造成现有制度难以对林木管护中产生的各类现象进行有效遏制,甚至部分情况越演越烈[4]。第二,林木资源管理缺乏刚性约束。针对林木管护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够完善的,直接降低了管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很多乡镇林木管护部门没有对林业资源重视程度不够,并未按照管理情况配置相应的设备和技术,导致管理制度没有产生作用,最终只能让林木资源浪费严重。第三,培育林木资源和管护工作没有形成有效衔接。在林木管护工作中,管理和保护是并存,也是无法进行分离。但是,很多乡镇林木管护人员配置是不科学,也没有引入专业性的管护人员,导致管护质量难以提升。

(三)缺乏合理使用,影响管护水平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是无法缺乏对林木资源的使用。这源于林木资源作为很多行业的生产资源,也是人民群众生活中的重要物质资源[5]。但是,林木资源对人类生存产生重大影响,是保障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基于这种特性是无法对其进行大规模开采的,需要对其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计划,才能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一同实现。然而,从林木资源开发利用中,很多情况是忽视林木资源的保护,更多是将其经济价值进行最大发挥,导致生态问题愈发严重,最终只能付出更高的成本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乡镇林木管护人员没有按照制度进行落实,导致各类问题频繁产生,直接影响到林木资源的管护水平。

二、乡镇林木管护工作难点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人员管理,增强管护效果

在乡镇林业管护工作中,管护人员对管理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只有确保管护人员综合素质符合管护工作开展的要求,才能实现管护质量目标。基于这种情况下,应当全面落实管护人才建设。一方面,完善管护人员社会保障机制,合理提升管护人员的薪资待遇。从各个层面进行调整优化,适当增加管护人员的编制,有利于招聘到具有专业能力的林业人才,避免老龄化出现,促使管理人员熟料掌握自身的工作。另一方面,应当适当引入专业型的管护人员,调整优化当前的管护人员结构,有利于实现管护工作质量提升。通过选择专业人员开展林木资源管护工作,持续对林木管护人员进行教育。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培训、技能考核、比武等方式,提升管护人员工作效率,促使管护人员有更强的工作积极性,以此实现管护效果增强。

(二)重视法制建设,提升管护质量

一方面,需要林木管护区域中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让其认识到林木资源管护的重要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种情况下,乡镇林木管护人员可以使用健全制度开展各项工作,也可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例如,按照制度落实农民群众的林木资源补偿;全面落实采伐管理工作等,也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要确保管护区域居民认识到林木资源管护的好处和林木资源破坏的后果,从根源上避免林业资源破坏问题。另一方面,应当科学合理落实法律制度,对破坏林木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针对开发利用林木资源的行为进行审查,并且对各类举报线索进行及时查处,协同相关部门进行落实,以此确保林木资源的合理使用。

(三)发展林下经济,推动经济发展

在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中,是无法脱离林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强化林下经济的发展力度。第一,通过科学合理使用林木资源,引导管护区域居民培育新的林木资源,避免林木资源出现枯竭。第二,林木管护制度需要随着时代进行调整,并且在当前管护情况下,对各类问题进行合理处理,使用降低税收、加大资金支持等措施,引入外部投资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促使管护区域居民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第三,在合理使用资源中,也需要加强现代化管理方式和技术的使用,并且充分利用人资作用,提升林下经济产生的效益。并且,也需要与林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大力度发展旅游业、药材种植等,增加林业产品的丰富性,促使林业资源价值得到更大的开发,以此实现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使乡镇林木管护工作越来越重要。但是,从我国林木管护工作情况分析,其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林木资源保护效果。为确保林木管护工作质量目标实现,应当加强人员管理,增强管护效果;重视法制建设,提升管护质量;发展林下经济,推动经济发展,以此实现林业管护工作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致远.西北干旱地区林木资源管护问题初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03):94-96.

[2]张美英.东营市生态水系绿化工程建设及管护机制探讨[J].山东水利,2021(12):55-56+62.

[3]唐元.创新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建湖县林木管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农家参谋,2021(13):137-138.

[4]朱显东.潜山市城乡工程建设中绿化林木管护对策探讨[J].南方农业,2021,15(05):93-94.

[5]赵博.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南方农业,2020,14(35):80-81.

课题:乡镇林木管护工作的难点和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