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东海县石湖林场退化林修复模式与成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浅析东海县石湖林场退化林修复模式与成效

李勇,李玉晏,赵蕾

东海县牛山木材检查站,江苏东海  222300

摘要:本文介绍了东海县石湖林场防护林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病虫害加重,林分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本文针对东海县石湖林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采取封育、复壮、更新、补植、抚育等退化林修复措施,实现森林可持续良性发展。

关键词:石湖林场;退化林;修复模式;成效

近年来,东海县石湖林场防护林普遍存在树种单一、结构简单、初植密度不合理、林分生长不良等情况,防护林退化严重,不同程度呈现枯梢、朽杆、死亡现象,生态防护功能减弱,迫切要求急需对现有退化林进行修复改造,以增强其生态功能。

1 石湖林场概况

1.1背景

东海县石湖林场始建于1959年,有64年的发展历史,石湖林场地处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紧临黄海,受海风影响很大,因此为典型的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沛,雨量适中,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光照时数2300小时,年平均13.7℃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为-10℃,无霜期225天,年均降雨6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7~9月份,春旱突出,秋季冬季以旱为主。水系为沂沭泗水系。

1.2现状

东海县石湖林场土地总面积8955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 8687.24亩,占全场总面积97.0%;其它用地占3.0%。全场森林覆盖率90.0%以上。由于造林时单纯考虑经济因素,营造了大面积针叶纯林,长期的人工林经营导致森林资源森林资源退化明显,且多年来由于受自然灾害等影响造成大面积林木受损,部分林地林相衰败,修复已势在必行。在已退化的林分中,按退化程度统计,轻度退化面积53.38公顷,占退化林面积的100%。

2 东海县石湖林场森林资源退化原因

2.1自然原因

由于东海县石湖林场土壤立地条件差,肥力低下,水源不足等不利因素,造成了林分质量下降,病虫害加重、加之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造成了林分质量下降,形成了退化林。

2.2树种组成单一

东海县石湖林场现有的防护林主要为人工营造的落羽杉纯林、榉树纯林,无明显的灌木丛,分布较多中华结缕草、茅草、鬼针草等,森林群落结够单凋,违背了自然界中多样性植物并存的规律,因此,在生长过程中相继出现了生长率低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退,林分退化。

2.3管理不到位

人工营造落羽杉、榉树纯林,相当一部分造林地块土层瘠薄,土壤保水能力差,在幼林生长初期,未能及时抚育管理,造成林地卫生状况差,病虫害发生严重,抑制林木生长,由于缺水、缺肥而表现出生长衰弱,出现枯稍、枯枝、枯干,生长不良,造成林分缺株现象严重,使林分整体质量出现退化,森林生态防护功能不断下降。

3 退化林修复技术与措施

3.1小班的选择与调查

项目实施地点位于东海县石湖林场二分场和三分场,其中,二分场,林保小班12个,面积为35.7870公顷。小班分别为1号地块04026小班;2号地块04026小班;3号地块03988、04041、04043、04129、04151、04026小班;7号地块03886、03978、03988、04189、04242、03885、04188小班。三分场,林保小班3个,面积为17.5992公顷。小班分别为4、5号地块03989小班;6号地块04189、04152小班。

3.2作业区地块选择

结合退化林分现状,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对因密度过大而退化的防护林,采取疏伐、生长伐等方法调整林分密度和结构,优先伐除枯死木、濒死木和生长不良木。对遭受自然灾害、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林分,采取卫生伐,根据受害情况伐除受害林木,并彻底清除病(虫)源木。

3.3退化林修复措施

退化林修复措施主要包括:更替修复、抚育修复、择伐修复、综合修复四种。根据石湖林场退化林现状,选择择伐、补植、综合修复类型。运用择伐补植补造等措施,对林分结构不尽合理,枯死木、濒死木和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林木分布特征一致性差的轻度、中度退化防护林进行修复。

3.3.1采伐方式 对影响幼树生长的灌木草本植物全面割除,促进林木生长,对郁闭度过大的中幼龄林适当进行抚育间伐,增加林分透光性。标号采伐前,由按照设计要求对所有选定的采伐木在其胸高处进行划圈标号,按号采伐,严禁采伐未标号木。

3.3.2剩余物清理 对林地抚育后所剪、所伐的林木,及时清理、妥善处理并加以利用,确保林地卫生,防止病虫害发生,防止森林火灾。

3.3.3补植补造 被修复的林分实施抚育后,郁闭度较低的,采取补植补造的方法,培育复层、异龄、混交林分。优先选择优良乡土树种造林或补植补播,培育混交林。石湖林场补植所需的乌桕、落羽杉、榉树苗木均来自本地苗圃。补植苗木全部采用I级苗:即生长健壮,根系发达,顶芽饱满,无病虫害、无损伤的苗木。苗木规格:高度100cm以上,地径2-3cm。修复补植共需苗木5840株。

3.3.4其它措施 在对幼树进行抚育管护时,一律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化肥,避免因退化林修复工程带来新的污染和破坏,同时,将盛装药剂的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等清理远离项目区,全面保护好林地小环境。

3.4后期多措并举加强管护

3.4.1落实退化林修复监管制度。加强退化林修复后效果监测,加大修复后的保护年度核查力度, 真正做到提高生态效益和林分质量。强化退化林修复保护责任追究,建立终身追究制,通过签订管护责任制协议书或合同,落实管护人员,落实管护任务,实现修复改造常态化管理。

3.4.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适地适树的前提下引进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的同时,积极统筹安排国有林场管护用房、道路、饮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管护站点、监测站点等建设,强化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控等的现代装备建设,全面提升我县森林综合管理水平。

3.4.3加强宣传引导保障。加强退化林保护修复科普宣传教育,建立宣传碑牌或宣传横幅,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各种媒体,提高公众对我县退化林修复生态、经济、社会价值的认识,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森林资源的良好氛围。

4 退化林修复意义

通过对退化防护林进行修复改造,必将产生较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1生态效益

退化林进行修复改造后,林分结构将得到优化,林木生长环境持续改善,将显著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森林质量,还将增强森林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效益显著。

4.2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主要体现为间接经济效益。退化林进行修复改造后,以生态功能为重点,林木长成后在形成良好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储备了一定的经济价值。

4.3社会效益

开展退化林修复,科学经营森林,将有利于促进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能让林区群众直接在项目中受益,有利于安置社会富余人员和农村劳动力,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5 结语

综合以上所述,退化林分的修复势在必行,在对退化林进行修复的过程中,坚持以自然修复和人工促进相结合、因林施策原则,实行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相结合的方法,对退化林的质量进行合理加强,从而提升森林景观质量。

[参考文献]

[1] 姜昕,陈建军.东海县退化林修复的研究—以西山林场退化林修复为例[J].乡村科技,2020,8(24):68-69

[作者简介]

李勇,江苏东海人,大学文化,林业工程师,从事工作:林业技术。